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

唐初,浙江云门寺来了一位落魄书生,虽说落魄,来人却是长得姿容俊雅,风度翩翩。

他正驻足在寺庙的廊壁前观赏上面的书法,这一幕恰巧被寺内的辩才和尚看到了。

辩才是一位80余岁的老和尚,一生最喜欢的便是书法。他见这位年轻的施主对书法似乎颇有研究,便笑眯眯地上前双手合十:“施主来自哪里?为何来这云门寺?对书法可有心得?不妨与老僧一叙?”

书生躬身答道:“老师父见笑了,我乃魏州莘县人,萧氏人家,因家道中落,来此云游,想借宝寺住宿一晚。晚辈自小也是个读书人,对书法略知一二,见廊壁上题有诗书,便留步观赏一番。”

辩才和尚见年轻人仪表非凡,谈吐之间隐隐有士族之贵,猜想他定是名门之后,便引荐他去自己的禅房休息。

几句倾谈下来,原来萧生乃是梁元帝萧绎曾孙,与杨广的萧皇后是一家,而辩才俗家时的先祖叫袁昂,正是梁朝的高官,登时大感亲切。

他乡遇故知,两眼泪汪汪。

辩才和尚沏了一壶好茶,这萧生谈吐风趣幽默,才思敏捷,不仅能识文断字,还能针砭时弊,辩才和尚与他一见如故,一晚上便成了忘年交。

此时,萧生又见禅房上挂着书法,想是辩才所作,指出辩才和尚的行书颇得王右军(王羲之)风骨。

辩才笑而不语,继续和萧生一边喝茶一边纵谈书家。辩才只觉得和眼前这个年轻人相见恨晚,于是多留他住宿了几晚。

这几晚,辩才和尚与萧生谈不尽的书法大家,说不完的故乡往事,互相挥毫泼墨,好不惬意,但每次萧生谈到辩才和尚书法师从何人之时,辩才和尚便不说话了。

又过了一晚,萧生来到辩才禅房,腋下夹着两幅卷轴,他打开卷轴放在桌上,原来是两幅书法,请辩才和尚鉴赏。

辩才和尚上前一步,眯缝着老眼仔细观看,忽然一拍大腿:“哎呀,这可是王右军的真迹呀!”

萧生故作神秘地问:“大师说的可是真的?”

辩才略一沉吟,说道:“我看不假!不知道萧施主的这两幅墨宝来自哪里?”

萧生说:“是小生祖上所得。”

辩才点了点头:“是啊,萧施主是帝王之后,有王右军的真迹自然是平常之事。”

萧生话锋一转:“大师看这王右军的真迹如何?可否称之为至宝?”

辩才和尚微微一笑,说道:“虽说这两幅书法是王右军真迹,但说是至宝么,我看未必!”

萧生略一惊讶:“大师说笑了,这王右军的真迹世所罕有,随便一副也是价值连城,连当今圣上都求之不得,怎么不是至宝!”

辩才和尚见萧生言语中微有愠怒,连忙解释道:“萧施主可知道《兰亭序》?”

“兰亭序乃王右军于永和九年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怎会不知?”

“那你可知《兰亭序》的真迹现在哪里?”

萧生大吃一惊,嘴巴无法合上,战战巍巍地问:“莫非,莫非在大师手里?”

辩才双手合十,高念佛号:“阿弥陀佛”。

萧生激动地全身发抖:“当真在大师手里?”

辩才泯一口茶,缓缓说道:“老僧本不当说出这话,但是我与施主一见如故,不忍心骗之。”

原来,这辩才和尚的师父便是智永和尚,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兰亭序》的真迹在智永出家后被带到云门寺保存。智永圆寂前,将《兰亭序》传给辩才和尚并嘱咐他要妥善保存不可侮辱了先祖真迹。

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1)

李世民继承皇位后,因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到处求找《兰亭序》,最后打听到在辩才和尚庙里。于是几次三番邀请辩才和尚赴京面圣,想尽办法让辩才和尚交出至宝,可辩才和尚只是装聋作哑谎称不知,所以李世民也没有办法。

萧生听闻《兰亭序》真的在辩才这里,心情如何安逸?

王右军的天下第一行书,岂可错过?

于是,央求辩才和尚拿出行书一观,便是死也此生无憾了。

辩才知道,天下哪有读书人能抵挡得住《兰亭序》的诱惑?于是从禅房暗格处小心翼翼地取出《兰亭序》。

谁知萧生看罢,却指出行书中“错误”之处,强言辩才和尚的这幅《兰亭序》也是拓书伪作。

辩才争他不过,各执一词,一时真假难分,只是将《兰亭序》和萧生带来的两幅书法放在一起。

辩才年事已高,说着说着便睡过去了。

等一觉醒来,发现《兰亭序》和萧生都已无影无踪。

《兰亭序》不见了!辩才方知那萧生是个骗子,正急着去寻找,就见寺中徒弟禀报:“监察御史大人求见。”

辩才和尚出去相迎,顿时傻了眼,来人正是萧生。

萧生拱手道:“下官萧翼,我奉皇上谕旨来求《兰亭序》,知辩才大师绝不可能献出至宝,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还请大师恕罪!”

辩才和尚两眼一抹黑,顿时昏死过去。

原来太宗皇帝对《兰亭序》求之不得,故经常对左右言:“今生不得见《兰亭序》,实为人生一大憾事!”

宰相房玄龄道:“我举荐一人,必能成事。”

太宗大喜:“何人?”

“监察御史萧翼乃名门之后,谋略过人,着他办理此事,定有所成。”

太宗急召萧翼,萧翼一口答应,但要借王羲之几副真迹才能去诱骗辩才和尚。

太宗准,萧翼便打扮成落魄书生求得辩才和尚的信任,这才把《兰亭序》弄到手。

唐太宗李世民和监察御史萧翼联手,行坑蒙拐骗之法将《兰亭序》骗到手中,致使辩才和尚抑郁寡欢,不久便撒手人寰,此举可谓不义,背负千古骂名。

太宗死前,关照唐高宗李治:“我死以后,务必把《兰亭序》放在我的枕头下,陪我殉葬。”

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2)

昭陵(唐太宗陵墓,位于今咸阳市)被合上的那一天,《兰亭序》就作别人间,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过千年长夜。

但是……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盗取昭陵,将李世民的随身葬品全部盗出,在他的盗取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

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3)

据后人推测,《兰亭序》并没有被葬在昭陵,很有可能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陵墓),因为武则天和李治同样非常欣赏王羲之的书法,极有可能随同他们夫妻葬在乾陵。

郭沫若对此就深信不疑,几次上书中央对乾陵进行考古,但因为之前郭沫若挖掘明神宗的定陵导致文物大量被破坏,上层考虑到关系重大并没有得到批准。

而乾陵之所以没有被盗,完全是因为太牢固了。1958年,当地有几个农民带着炸药来到了乾陵,这一次他们用炸药找到了入口。当时陕西还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员会,为的就是一探乾陵究竟。后来总理下达了指示,停止乾陵挖掘的行动,这才将乾陵保存下来。

如果没有总理的英明决策,郭沫诺将再次成为历史的罪人。

倘若《兰亭序》真的被葬在乾陵,倘若以后技术完备可以挖掘,《兰亭序》一旦重现世间,必定会震惊世人!

也真的希望《兰亭序》可以保存完好,毕竟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是太宗皇帝命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

那么,《兰亭序》为何如此珍贵呢?

这么说吧,连王羲之自己都写不出来同样的字了!

在王羲之51岁那年,邀请了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宴会,酒过三巡,气氛烘托之下,众人建议王羲之提笔泼墨。王羲之一气呵成,如有神助,洋洋洒洒写下这一旷古佳作。等王羲之酒醒后,看到自己的得意之作,想再写一篇,怎么样都无法达到当时的境界了。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兰亭序》只是即兴而作、随便写写,并没有太多的深思熟虑,并且还有涂改、凌乱之处,王羲之酒醒后想重写一篇,几次下笔都无法达到当时的境界,只能放弃。

《兰亭序》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好不好在此不表,但是用笔灵活多变,全篇324个字,每一个字都被王羲之写得雅逸有致。其中“之”字有20个,竟然无一雷同!难怪酒醒之后老王怎么也写不出当时的多变。

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4)

很多时候,离开了当时的意境、离开了当时的氛围,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么,《兰亭序》可有重见天日的时候?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附《兰亭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李世民得兰亭序损失一员大将(李世民盗取兰亭序留千古骂名)(5)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不知⽼之将⾄。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云:“死⽣亦⼤矣。”岂不痛哉!(不知⽼之将⾄⼀作:曾不知⽼之将⾄)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