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公益手语培训(安徽大学生志愿者将手语带进乌溪)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它能够将传达者的意思很清楚明白地传递给接受者,从而才能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好地相处下去。这种语言并不仅仅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还包括其他的特殊语言,一如人们所熟知的“手语”。2017年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当涂“国学随身,书礼塑人”团队携手皖南医学院志愿者、安徽工业大学志愿者和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将手语带进乌溪,让乌溪初中的学生们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志愿者公益手语培训(安徽大学生志愿者将手语带进乌溪)(1)

志愿者表演《和你一样》手语手势。 詹淇 摄

缺失的亲情,说不出口的爱

乌溪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是一个三面环湖,只有一条道路进出的小村落,乌溪初中也是这十里八乡唯一的初级中学。这里大多数父母在他们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年年如此,乌溪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我都不记得自己是从小学几年级开始成为留守儿童的,直到现在我从留守儿童变成了留守学生。”乌溪初中八年级二班一个女孩子在面对志愿者的关心时无奈的说到,“那你爱他们吗?”志愿者又继续提问,但回答他们的却是无尽的沉默,虽然嘴上没说,但眼角闪烁的泪光却让志愿者感到心疼。

从小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学生们,因为亲情的残缺而让他们的性格趋于内向,不敢或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手语的到来使他们找到了另一种更容易表达内心真情的方式。

志愿者公益手语培训(安徽大学生志愿者将手语带进乌溪)(2)

学生们认真学习手语。 詹淇 摄

留守候鸟指尖跃动,志愿者以爱筑堤

志愿者秦霞和郑琼以一首《和你一样》为切入点,将手语和歌词结合起来,向学生们演绎了一场音乐与手指结合的浪漫。“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歌词感动了留守学生们,所以在志愿者的手语分解教学中学得分外认真。

同学们认真学习着每一个动作,努力记住动作的意思,很快便学会了整首歌的手语手势。经过课堂的互动学习,原本害羞不愿说一句话的同学也愿意开口回答志愿者的问题了,虽然仅仅是几句话的回答,但至少志愿者们用手语攻破了留守学生警戒的心理防线。

志愿者公益手语培训(安徽大学生志愿者将手语带进乌溪)(3)

学生们认真学习手语。 詹淇 摄

别样的方式,一样的爱

志愿者在教授完《和你一样》手语手势后又另外教给同学们一句话:“大家首先拿起你们的右手,竖起大拇指,以指腹贴近嘴唇,然后再用右手食指贴近嘴唇。”同学们虽然还不知道这个手势的含义,但依旧学得非常认真。“双手展开交叉汇集在胸前,再双手竖起大拇指,手臂画大圈使两手相遇,相遇时弯曲两手拇指,最后是伸出双手食指相汇指向前方。”

志愿者在教完所有动作后说到:“同学们想必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吧?这句话是‘爸爸妈妈,我爱你’。”虽然底下的同学们并未说什么,但一张张害羞却欣喜的笑容却告诉志愿者们“我很喜欢这句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