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前面的句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

这部剧涵盖的内容很广,讲了一大家子的事儿,覆盖了亲情、友情、爱情,每个人的选择和挣扎都演的不错。在那动荡的年代,国共两党的关系不断变化,剧中三兄妹的命运发生了突变,立青和立仁两兄弟反目成仇。血浓于水的亲情、革命理想以及纯洁的爱情将何去何从?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给予了很好的诠释。能够获得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是对该剧的肯定。主旋律正剧中难得的不偏不倚的客观表现历史的作品。典型的兄弟阋墙的故事,父子兄弟分别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象征意义不言自明。几位主要演员演技在线,刻画人物生动可信。重看必须承认艺术水准高,但政治作为贯穿全剧的灵魂,不得不说编剧依然把其附庸于一种看似坚不可破实则千疮百孔的家国情怀,里面呈现出来的每一种政治主义,恐怕都无法接受这种调停式的和稀泥历史哲学。这里面给立华单独的镜头总是很奇妙,歪斜的、昏黄的、色彩重点突出,似乎在表达她不定与矛盾的心境,很戏剧舞台化,也很特别。这里面最喜欢的是立仁,演员把他塑造的很饱满很丰富。

人间正道是沧桑前面的句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1)

一家人对于信仰的不同,是这部剧最戏剧冲突的地方也贯穿了始终。每个人物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杨瞿两家三代人的国恨家仇,爱恨情愁,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追求,演绎了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曲折之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论一个国家,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还是某一个人只有走正路,才会被历史所铭记。历史剧难得拍的没有浓重的政治指向性和说教意味,通过杨家三兄妹的故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人物众多却都有血有肉,毫不纷乱空洞,加上巨大的时间跨度,很有历史正剧的范儿;印象最深的是孙淳的角色,混合了周恩来和瞿秋白,非常理想主义,但真的完美,由衷的佩服。这部剧中的每一个人,你都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个体。就如同杨家老爷子,代表的就是经历了百年国耻的旧中国。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离去…瞿恩和瞿霞的死是本剧最令人心疼的地方,他们不愧为中华儿。瞿恩死之前都非常之棒,那封遗书感人至深,"我最亲爱的儿子,你从未谋面的生身父亲在给你写信,此时窗外月白风清、万籁俱寂,只有哨兵传来的脚步声,我知道这将是我在这世界上给你留下的最后的文字,虽然沉重,但…我想告诉你,我亲爱的儿子,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又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一个人。” 背景史实上确实有不少可商榷的地方,但总体上实在是太好,隐喻太多,可解读的角度也太多。政治就不多说了。只说这类历史剧我最讨厌感情戏,然而这部却好,完全没有同志之类取悦观众的东西,都是直男直女,爱憎分明,男人有担当有情义,女人有奉献有独立。

人间正道是沧桑前面的句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2)

当时在电视上看的,最爱的还是立仁,相较立青他显得更简单更纯粹。立仁一直坚信这一件事虽然最后还是离开了大陆,但我坚信他就算如此他也不会动摇的。儿时不懂事,只能浅薄地说出导演在剧中的拍摄手法多么巧妙。主演和一众配角之间的对手戏多么精彩。长大了,才知道。我感动的,是那个时代大环境下家族与历史交融的兴衰史。是那时无法详谈对错的政治立场,是面对政见不同却依然无法割舍的亲情。多少年过去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

人间正道是沧桑前面的句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3)

1925年的某一天,晴天,清澈的阳光透过窗倾斜在地板上,瞿霞一脸无辜笑看着初次见面懵懂的杨立青,问道:天,是不是蓝蓝的一条线。 风吹着她的短发飘呀飘,在往后的那些残酷的岁月里微风也吹动着林娥的头发,她们是如此的坚定和自信,而我,好像真的置身于其中,多么美好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