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

郡之西七里有卧龙岗,横亘于淯水西北岗上,诸葛亮躬耕于此;岗下淯水迴环处,有一古村名曰:黄龙庙,乃黄承彦隐居地,皆淳朴有上古之风。

《南阳访古之361:为卧龙岗景区提升谋对草庐十三策》中写到:“在黄龙庙复建黄承彦故居,借助“诸葛亮招亲”和三顾桥与卧龙岗相呼应。同时,比邻诸葛亮躬耕故宅,要建设一座体现汉代大庄园格局的建筑群,并以此作为汉代居住、生活、骑射、宴乐、蚕桑、纺织、养殖的传承和展示中心。”

《南阳访古之378:黄龙庙黄承彦嫁女,卧龙岗诸葛亮招亲》也再次写到:“应该借卧龙岗景区提升,在黄龙庙社区所在,有章有法的复建黄龙庙和黄承彦故居,以与卧龙岗相呼应;并像《诸葛亮招亲》一样,把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故事继续传唱。。。。。”

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直十分关注黄龙庙社区文化发展,多次拔冗前往。6月27日上午,应黄龙庙社区之邀,我和张睿堂、李成溪、杨雄飞、郭斗等几位朋友一起前往寻访、座谈,期间,系统谈了一些看法和建议,现归纳总结如下,由社区汇总提交市政府领导,以作决策参考。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

一、黄龙庙历史悠久,是黄承彦隐居地,并建有黄龙庙

1、黄龙庙村滨河而建,藏风聚水,实谓一方宝地,世传黄承彦自襄阳来南阳后便隐居于此,现村中存有一方汉画像石,说明这里汉代便有村落人烟。

2、黄承彦观此风水,乃建庙祀龙王以保平安,世人遂始称黄龙庙。今存有古庙遗存的香炉、神像、石供等,为清朝旧物;村中七八十岁的老人皆能指出前后两座古庙的位置,并有“黄龙庙为船地,水涨船高不会淹”的俗语。

3、在黄龙庙社区正对的白河河道中电力铁塔所在的沙岛上,就是黄龙庙的最后所在。可以在铁塔底部面朝村落方向,以铁艺艺术手法勾勒出庙宇造型,铁塔上边标注“古黄龙庙”字样,以使岸边眺望、凭吊作历史信息的印记和传承。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2)

4、黄龙庙距离宛襄古道和宛郢古道均不远,或也曾是白河水路的一处重要码头,河对岸就是后场、五里堡、十里铺,向西径上卧龙岗,东北登临比武岗则驻目宛城,这也是刘备三顾茅庐所走的路线之一;村民介绍黄龙庙区域过去多有相传为诸葛亮埋设的“地钉”,自当应为水陆交通要道。

5、黄承彦宅院和黄龙庙虽已消失在白河浪涛和时光中,但这里世代相传黄承彦嫁女和诸葛亮招亲的精彩故事和戏曲唱词,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重要人生篇章。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3)

二、黄龙庙的文化定位和展示的不同方式方法

1、今天已经成为繁华市区和城中村的黄龙庙,兼具古庙、黄承彦隐居地、黄月英故里、诸葛亮招亲等历史文化元素,既要统筹兼顾,又要以不同的方式方法突出重点,做到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2、村口建黄龙庙牌坊式大门,沿袭以庙名作为村名地名和地图搜索关键词;同时复建黄龙庙并将其作为地标符号,造型位置要醒目,但体量宜小不宜大,需与现存的古庙遗物尺寸相配套;可以选择三岔口黄龙庙社区进入电池厂的南边高地上。

3、现存“黄龙庙”石质香炉造型小巧精美,上面“黄龙庙”三字笔法流畅,可以作为黄龙庙社区统一规范的形象识别字体和符号标识。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4)

4、黄龙庙不仅是黄承彦的隐居地,而且还是其讲学地,做为黄承彦的学生,时分别隐居在南阳卧龙岗、紫山、光山的诸葛亮、庞统、崔州平等都应不时来此学习、交流。这也是黄承彦迁居南阳和诸葛亮黄月英爱情故事的缘起。

5、作为荆襄五大家族之一的黄氏,其居住环境有别于卧龙岗诸葛亮的简陋草庐,而是典型的汉代庄园。可以在三岔口电池厂外围毗邻处建一座体现汉代大庄园格局的建筑群,近期兼做民宿丶餐饮丶游学学堂,远期可以此作为汉代居住、生活、讲学、宴乐、蚕桑、纺织的传承和展示中心。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5)

6、黄承彦是黄龙庙重要的历史人物,而黄月英则是打造现代黄龙庙文创社区的核心人物。

传统戏曲、故事传说中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故事以及诸葛亮招亲的精彩章节都发生在黄龙庙和黄承彦庄院中,南阳大调曲和三弦书都有《诸葛亮招亲》的曲目,其中的唱腔生动有趣、经典欢快,表演性强:“木牛木马上下窜,木猪木羊满院跑,木鸡木鹅把翅扇;木刻的猫儿连声叫,木雕白兔蹦哩欢,还有木猴爬高杆;木老虎就把木山上,人一见了心胆寒。。。手牵木驴扣夹板,套上木驴曳木磨,拨磨得本是木丫环。。。诸葛亮观罢心惊喜,真来是能工巧匠赛过神仙”。

民间传说还有:诸葛亮要迎娶黄月英时,黄承彦设下娶亲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搭船的“三不”条件。诸葛亮为难之时,黄月英托丫环给他带来了一张图纸,诸葛亮依照做了一只木牛模样的独轮车,成功抱得美人归。这独轮车,就是后来木牛流马的雏形。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6)

7、因此,要以静态展示和非遗活化演示的方式来同步强化、固化这一文化创意重点:

(1)撷取传说故事中的经典情节,借助沿三里河居民外墙璧做成连环画故事;并可制做小型木牛流马、水排等道具增加趣味性丶参与性、娱乐性。

(2)以黄承彦所定的“三不”情节做剧本,强化体验性、参与性、传播性,自黄龙庙到卧龙岗进行小场景演出,与卧龙岗的演艺活动进行对接和丰富。

(3)最重要的是:在三岔口原电池厂或黄承彦故居宴乐处设立社区大戏台,加入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和欣赏习惯的现代表演元素,演出《诸葛亮招亲》,把诸葛亮黄月英两人重才不重貌的爱情故事打造成黄龙庙核心文化。

(4)在此基础上,在黄龙庙举办并成为南阳市相亲节的会场,延伸黄龙庙文化概念,打造出专属黄龙庙的爱情文化品牌。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7)

三、黄龙庙周边区域的文化和经济配套建设

1、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发展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基础,要利用黄龙庙的文化优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集聚城市相关发展要素,统筹规划,兴旺产业,促进就业,凝聚人气,繁荣经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基层社区组织更大更积极的主导、引领、示范作用。

2、充分利用滨河路丶卧龙路丶躬耕路及白河丶三里河以及白玉桥、三顾桥这三路两河两桥所围合的优越独特的地理空间,打造三岔口和沿三里河东岸为主线的渔猎民俗展演丶民宿餐饮、文化创意、休闲慢生活景观带。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8)

3、黄龙庙村落较大,但自滨河路向西到三里河,有数条村道相通,正可选择利用东西两条村道作为肌理形成回路,并利用白河岸边已经形成的餐饮风尚辐射、引导,形成以三里河东岸沿线为重点区域,改造升级现有民居做民俗民宿文化创意产业。

4、要通过社区的力量和号召,在东西两条街巷范围内引导和疏解村民,汇总闲置房屋,规划相关产业布局,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在现有民居外立面上统一为古色古香、整洁有序的汉代街巷和集市,加强建筑标准、消防配套、卫生环保等硬件建设,由村民自己经营或参与或租赁经营,迸发活力和创造力。

5、借鉴、延续卧龙区民协刚刚举办的端午民俗节的良好影响,吸引非遗项目落户黄龙庙,让非遗民俗、三国特色餐饮、民宿客栈、酒坊、汉服、手工制作、书馆教育、中医健康等文化产业集中展示,形成常态化和聚集、裂变、放大效应。

这样,既不影响现有村民的正常出行,也不给游人带来更多的突兀感和不协调感;也使村民改变理念和生活方式,发挥自身房屋、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和价值,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和经济建设中来,提高收入和生活品质。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9)

6、三里河沿岸要突出诸葛亮和三国文化,张衡的宣传版面要撤出;现有的黄承彦父女雕像所在的小花园命名为“书香园”缺乏特色,可改名为:“黄承彦授读兵法苑”;

而且雕像不太协调,黄承彦体量偏大,黄月英个头偏高,诸葛亮、刘琦、崔州平、庞统、石广元等都曾是黄承彦的学生,可将黄承彦像向北移动,身边增补诸葛亮、庞统、崔州平三名学生聆听兵法的雕像;而另一边,温柔贤淑黄月英的视线正好落在一表人才、孜孜以求的诸葛亮身上,这也暗合了两人的缘份,突出了黄龙庙文化主题,也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协调。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0)

7、充分利用电池厂遗留下的红砖红瓦的工业厂房,发挥周边高校人才及本土爱好者、村民以及外来从业人员的聚集和孵化优势,定位为文创基地,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汉韵特色的文化产业和品牌,比如以三国为题材的动漫业、以汉服为特色的服装业、以汉画为题材的雕刻拓印装饰业、以汉代冶铁为元素的古代兵器模型业、以中草药、养生酒为核心的健康养生业、以赵氏毛笔泥塑陶艺木牛流马为主的手工制作业、以书馆博物馆为平台的游学讲堂;以及网络空间互动和传播、营销的新媒传播业。

8、电池厂厂房和比邻复建的黄龙庙牌坊、黄承彦故居、黄龙古庙这个区域是黄龙庙社区重要的文化、经济和人群集聚点,要向西打通到三里河的人行步道,接连三里河东岸文化经济生态带,在这个藏风聚气的区域,打造出南阳慢生活和夜生活的休闲浪漫时光。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1)

9、两千多年前的黄龙庙,一片自然田园风光,村民们或泛舟打鱼,或耕种劳作。那么,自三里河入白河口的白玉桥上溯至三顾桥,这一段三里河水面,可以大作文章,各建一小型码头,以小木船为主要载体,让村中几个老人带着斗笠、船上立着鸬鹚,或垂钓或驾船或游湖,营造渔猎农耕氛围;街巷、集市、戏台上,要着意培养自己的黄承彦、诸葛亮、黄月英乃至黄府丫鬟等人物扮演,吸引人流,不仅增加村民收入,也或可培养出村里自己的网红。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2)

10、“这本是黄府招赘一佳话,到后来三请诸葛出离茅庵”,黄承彦不仅主动促成了诸葛亮黄月英这桩姻缘,而且更直接导演了徐庶荐贤、并促成了刘皇叔三顾茅庐、君臣知遇的千古佳话。《三国演义》中刘备二顾茅庐也很是经典:风雪中刘备怅然而归,在回去的路上见一人骑一驴,后随一小童携一壶酒,踏雪过小桥。这座小桥因刘备的三顾而名“三顾桥”至今。在电池厂打通到三里河的步道交叉点,也正是黄龙庙到三顾桥这一段,正可用雕塑形式尽显“二顾茅庐”这一经典场景。

11、同时,在这个场景的位置上,跨三里河建一座仿木制人行小桥,联通两岸,复制“三顾桥”残碑立于岸边,还原营造历史氛围,更以此激活对面龙腾花园社区和三里河西岸的文化经济产业因子。

12、龙腾花园,也要借助黄龙庙的“龙”和龙腾花园的“龙”,做好历史信息的衔接,讲好故事,这分明就是诸葛亮潜龙在渊、得贤妻、受兵法而成为腾飞之龙的兆象。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3)

13、黄龙庙的文化特色独一无二,在可大胆定位为卧龙岗景区重要的配套休闲区,以民宿、民俗、餐饮、休闲、娱乐、文创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并能给游客带来不虚此行的美好体验,赋予社区景观价值和社会意义。

14、同时,黄龙庙又不仅仅做为卧龙岗配套项目,吸引外来游人入驻入住;更要继续提升,定位成为市区周边学生和市民的打卡地、休闲地,积累黄龙庙文化社区的人气与上镜率、曝光度,利用聚集和裂变效应发挥出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

因为文化景区的消费人群,不能也不可能总瞄着外地人,本地是一个重要的消费人群,而且更经常化,更持久,也更能集聚人气;而且本土文化更需要本地人的宣传推介,现代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对外宣传推介的窗口,这样也才能更好、更多的吸引外来人群。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4)

15、市里要高起点做好北边梅溪河、三里河汇流处和三顾桥那一个重要节点的总体规划,突出效果,起到联动作用。

16、黄龙庙北边的塔园是南阳南大寺即观音寺得道高僧的墓园,目前仅存留这一名字,令人不知其所以然,可以在路边树立一铭牌,增加黄龙庙区域历史文化内涵。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5)

四、结语:

借助黄龙庙社区已经形成的餐饮风尚和商业业态,在规划布局上,充分挖掘、宣传、依托黄龙庙独特的文化优势,既独成系统,又与卧龙岗景区互为补充,为外地游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和社会服务,并认真对待和打造适宜本地人群消费的产业和项目,推动相关链条产业的发展和综合效益,使其成为极具人气集聚和活力的文化创意社区和旅游服务基地,留住和昭示南阳的厚重璀璨。

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关于统筹打造黄龙庙文化创意社区的报告)(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