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战一师逃跑(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3485)

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的减员人数

1950年11月27日夜,中国志愿军九兵团三个军十二个师约16万人在长津湖地区突袭了由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军第十军,奥利弗·P·史密斯少将指挥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遭到志愿军的包围和攻击。美军部队在付出惨重伤亡后冲出包围圈,一路撤退至兴南港。美国海军陆战队部队的撤离得到了美陆军第31团团级战斗队的支持,该部遭遇了志愿军的全面进攻,遭受了重大伤亡,几乎全军覆没。

林恩·蒙特罗斯所著《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韩国的作战行动》第三卷附件称,1950年10月8日的陆战1师自身编制23533人,附属的美国陆军人员78人,韩国海军陆战队人员2159人,共25770人。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发生时,陆战1师自身编制25166人,附属的美国陆军人员73人,英国皇家陆战队员234人,共25473人。12月15日时的编制人数为19362人,附属的美国陆军人员14人,英国皇家陆战队员144人,共19520人。

除了23533名美军士兵之外,还配属了2159名韩军士兵。兵力规模相当于志愿军2.5个师。该师的主要力量是由其三个步兵团,即第1、第5和第7海军陆战团组成,这些中的每一个团下设三个 1000 人编制的步枪营,一个 4.2 英寸重型迫击炮连、一个反坦克连和一个司令部和勤务营。总的来说,每个团平均编制有大约3500名官兵。

每个步兵团的三个步枪营(总共该师中有九个步枪营)编制三个步枪连,一个枪炮连和一个司令部和勤务连。每个步枪连下设三个步枪排,一个30口径轻机枪排,1个装备三门 60 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分队。每个步枪排大约有四十五个人,分成三个十三人班(又分成三个四人火力组加班部))和一个排部,包括排长、排中士、向导、传令兵、无线电员和救护兵。

营枪炮连编制了三个重机枪排,每排装备六挺 30 口径水冷重机枪和一个81毫米迫击炮排(三个分队,每分队装备2门迫击炮)。营司令部和勤务连包括营参谋人员及其士兵文员和技术人员,一个通信排、一个机动车队、配属给营的一个海军医疗队,以及几个支援性武器联络小组,例如前线空中管制员和炮兵前线观察员。

陆1师的第四团,第 11 海军陆战队团是一个炮兵团。它编制了三个 105 毫米榴弹炮营(每营装备18门火炮,每个炮兵连装备6门炮)和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第4营装备18门155毫米榴弹炮)。三个 105毫米炮兵营中的各个营划给一个步兵团,对其进行作战控制,每个炮兵营的营长兼任步兵团团长的炮兵顾问。 155 毫米榴弹营是一个师级支援单位,技术上隶属于师长的直接控制之下,不过,155毫米榴弹炮连,甚至整个营置于师下属司令部的作战控制也是常见的。陆战11团1营用于支持陆战5团,2营用于支持陆战1团,3营用于支持陆战7团。陆战11团4营通常由师部调用,为了加强西进火力,全营于11月27日傍晚到达柳潭里用于支援5、7两团。

1950年底,美陆战一师的第一坦克营编制为四个连:A, B, C, D, 和营部连。A, B, C, D四个连全部装备M-26潘兴坦克。每个连有三个排,例如B连战术编号为B-11至B-15、B-21至B-25、B-31至B-35,此外连长和副连长乘坐B-41和B-42。每个连另有3辆M4A3谢尔曼清障坦克,和1辆M32坦克救援车(有机枪无火炮),因而每连合计有21辆坦克。一个喷火坦克排,共编制9辆M4A3喷火坦克。三个陆战队步兵团(陆一团、陆五团、陆七团)的反坦克连各自有一个反坦克排,拥有5辆潘兴坦克,故合计为15辆。 全师共有108辆坦克。

陆战一师工兵营下属4个连队A、B、C、D,另有直属连和勤务连。在长津湖战役中,担负修桥铺路、爆破、清除路障、确保道路畅通,并兼作战步兵,他们边作战边施工,建设了两个供C-47双发运输机起降的简易机场,并且与各兵种密切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铺设车辙桥越过水门桥。

陆战一师卫生营下属5个连队,11月27日时候的位置为:A连和B连在咸兴-兴南运行师部的后方医院;C连和E连在下碣隅里运行前进医院,;D连随陆战一团在古土里。

美陆战一师逃跑(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3485)(1)

1950年10月8日至12月15日的海陆1师实力数

在长津湖战役期间逐日伤亡(11月27日至12月12日)情况统计总数为:死亡人数为717人(阵亡603人,因伤死亡113人),失踪192人,负伤3470人,战斗减员3845人,非战斗减员7338人,共减员11733人。

美陆战一师逃跑(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3485)(2)

Koreanwar.org (Korean War Projec)有目前较为完全的死者名单,特别是名单绝大多数列出团级单位,大多数细化到连级,并附有简短描述和照片,并且与大量的军方报告和民间讣告一致,可以认为来源可靠。

据koreanwar.org 朝鲜战争项目披露,美陆战1师11月27日至12月15日的死亡总数为760人,包括阵亡 伤死 被俘后死亡 失踪后认定死亡,其中陆战7团死亡人数最多为293人,其次为陆战5团,死亡人数为201人,陆战1团死亡人数为86人,炮兵团死亡人数62人,两栖运输营2人,工兵营17人,师直13人,卫生营9人,师直属宪兵连10人,汽车运输营21人,地空战术联络组3人,军械营5人,师直属侦察连2人,通讯营11人,后勤营17人,坦克营7人。

美陆战一师逃跑(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3485)(3)

koreanwar.org (Korean War Projec)列出的海陆1师第5团1950年11月28日阵亡人员名单

林恩·蒙特罗斯所著《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韩国的作战行动》和koreanwar.org (Korean War Projec)所列出的海陆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的阵亡人数分别为717人和760人,两者相差不大。

两个数据都显示,在伤亡数据中,陆战1师的3个主要步兵团占了大头,陆战7团2营的战斗伤亡最为惨重,它的D/E/F连分别在1240/1282/福克斯高地各遭到志愿军平均2个营的进攻。

此外,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之战中一共被俘77人。

史密斯师长提交上级的报告所记载的陆战1师减员情况

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1950年12月17日向海军陆战队司令提交了长津湖战役的报告,他在报告里数次提到过伤亡情况。他写道,到 12 月 1 日,伤员救治形势变得严峻。 海军上尉尤金-格林医生在下碣隅里有 600 名伤亡人员等待撤离。这些伤员由 C 和 E 医疗连负责。(在 11 月 28 日至 29 日夜间,志愿军对下碣隅里发动了进攻,美军的伤亡人数为 500 人,其中约 300 人来自步兵部队,200 人来自司令部和勤务部队单位。仅司令部营就有60人伤亡。从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1海军陆战队团第3营的伤亡情况为43人阵亡,2人失踪,270人负伤,战斗减员人数为315人。

如果水库以东的陆军营突围的后,估计将带来 400 多伤亡人员。 (实际上,我们甚至从这些营中后运了 900 多名伤员)。我们估计第 5 团和第 7 团将带来 500 伤亡人员。 (实际上,它们带来了 1500伤亡人员。也就是说,在柳潭里战斗中,陆战1师第5团和第7团的战斗伤亡为500人,非战斗伤亡为1000人。)

美军C-47飞机12月1日降落在下碣隅里简易机场,开始撤运伤员。12 月 2 日,美军空运了 919 名伤员,其中大部分来自陆军营. 12 月 3 日上午,医生通过空中疏散运走所有剩余的伤员。现在,第 5 和第 7 海军陆战队团的伤亡人数估计已升至 900 人。19时35分,第 7 海军陆战队团的先遣部队抵达下碣隅里外围阵地,紧随其后的是步行伤员的队伍。纵队在夜间继续前进,每辆车都带来了更多的伤员,有些人躺在吉普车的引擎盖上。到早上,医院设施已被伤员塞满。 12 月 4 日当天,有 1,000 名伤员被空运后撤。 12 月 5 日当天,又有 1400 名伤员被空运疏散。当美军在 12 月 6 日从下碣隅里撤至古土里时,所有伤人员都撤离了。美军12月2日还从古土里运走了47名伤亡人员。共有4312名伤员被运走,共中包括3150名海军陆战队员,1137名陆军人员,25名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第十军则估计有4207伤员被后运。美军12月7日从古土里简易机场后运了200多名伤员,12月8日运走了19名伤员,9日运走了225名伤员。

美陆战一师逃跑(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3485)(4)

美军进行空投和直升机撤运伤员

陆战1师从下碣隅里突围至古土里的战斗(包括在下碣隅里东山争夺战)的伤亡为阵亡83人,伤重不治20人,失踪7人,负伤506人,共616人。

陆战1师从古土里突围至真兴里的战斗的伤亡为阵亡51人,伤重不治24人,失踪16人,负伤256人,共347人。

粗略计算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主要战斗的伤亡人数(柳潭里战斗的伤亡人数为1500人,下碣隅里的战斗伤亡600多人,古土里战斗的10人阵亡,52人负伤。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在从古土里向下碣隅里增援时所遭受到的伤亡为阵亡162人,负伤159人,战斗减员总人数为321人,损失75辆车辆。陆战1师从下碣隅里突围至古土里的战斗减员616人,从古土里突围至真兴里的战斗减员人数347人),总计战斗减员人数3437人,与美军公布的相差不大,应当是可信的。

可以肯定的是,陆战1师的主要战斗部队在长津湖战役中承受了很大的伤亡。另据海军陆战队司令向海军部长的报告,10月26日至12月15日期间,共有4418名海军陆战队队员伤亡,其中包括718人阵亡或者因重伤不治,3508人受伤,192人失踪。此外,还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多数是冻伤)。自11月26日至12月11日,霍华德-约翰逊上校的第1医务营共治疗了7350名各类伤员。三个步兵团承受了伤亡的大部,抵达马山时只有一半的实力,一些步兵连队只有编制人数的25%至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