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讲解皇帝(7五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传说中,黄帝是有熊氏的孩子,因为住在轩辕这个地方,起名轩辕氏,后来统一了天下,根据推算,五行属土,土是黄色,于是称为“黄帝”。他的妈妈叫附宝,有一天梦到天上的一颗星星落到了自己的肚子里,然后怀孕生了黄帝。黄帝一出生就能说话,聪明伶俐,智商过人,才15岁,就被推选为有熊氏部落的首领。

按理说都是上古时期了不起的大人物,可为什么从黄帝开始称为“五帝”,和“三皇”明确的区分开呢?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因为“五帝”是一家的。是的,你没听错,“五帝”其余四个人,颛顼(读音‘专需’)、帝喾(读音‘地库’)、尧、舜,包括建立夏朝的大禹,都是黄帝的后代,换句话说,从黄帝开始,天下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了,所谓“禅让制”,不过是自己家人互相做家长而已。具体是这样的:少典得到盘古的眼泪生下了黄帝,然后颛顼是黄帝的第一代孙子,帝喾是黄帝的第二代孙子,尧是黄帝的第三代孙子,舜是黄帝的第七代孙子,禹是黄帝的第三代孙子。黄帝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子孙轮流做皇帝,具体见下面的表格。

历史故事讲解皇帝(7五帝)(1)

黄帝做到部落首领的时候,炎帝神农的统治已经到了后期。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了,闲的没事就开始抢地盘抢东西。神农也试着做和事佬的,可是一来年纪大了,有心无力;二来也没人找自己麻烦,就睁只眼闭只眼了。黄帝却不一样,他率领部队南征北战,征服了好多部落。最后,向炎帝发起挑战,和炎帝在阪泉决斗。黄帝也很喜欢医药,后来还写过一本叫《黄帝内经》的书,一会儿我们会说。所以对炎帝爱屋及乌,加上炎帝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黄帝很敬佩他,老百姓也很喜欢他,于是黄帝要求士兵不论如何不准伤害炎;炎帝更客气,眼见自己的实力不如黄帝,为了避免百姓受难,直接跟黄帝妥协,把王位让给了黄帝。礼尚往来,黄帝邀请炎帝和自己一起统治天下。炎帝拒绝了,但是人们还是把他们并称为“炎黄”,表示尊敬。这里说一下,黄帝姓“姬”,周朝的皇帝就姓姬,也是他的后代;炎帝姓“姜”,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就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在很久后的未来,炎帝的后代仍旧在帮助黄帝的后代,历史真是奇妙啊。

历史故事讲解皇帝(7五帝)(2)

黄帝和炎帝合并后,决定对最后一个强大的敌人——蚩尤下手了。

在黄帝还没有即位之前,就知道蚩尤的存在。蚩尤是九黎部落首领,自称“神的后代”,带领着八十一个将领,整天惹是生非。他的这八十一个将领,都是他的兄弟,个个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拿石头沙子当食物,吓人的不得了。最夸张的是,这些人还制造出了锋利的武器,到处打劫,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人人都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炎帝出兵镇压过,可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黄帝早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想着怎么除掉蚩尤。后来,黄帝和炎帝合并,黄帝做了王,大家都听他的,力量也比以前更强大了,就决定向蚩尤宣战。他发出消灭蚩尤的号召,所有人都举双手双脚赞成,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齐心协力对付蚩尤。

在涿鹿(读音“捉鹿”)这个地方,决战终于到来了。蚩尤带领他的部队,神气活现的向黄帝进攻。他们体型巨大,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摇晃,周围的鸟兽也被他们满脸的杀气吓跑了;与此同时,黄帝在田野的另一边耐心等待着。他把自己精心训练的部队都带来了,并邀请了老虎、熊等六个野兽大将帮忙。蚩尤的部队一靠近,黄帝就命令他的士兵冲上前去,两伙人打的乱成一团。蚩尤的部队虽然厉害,但怎么是黄帝的精英部队和一群野兽的对手,慢慢处于了下风。蚩尤一看,形势不妙啊,赶紧请来风神雨神帮忙。刚刚还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会儿,变得乌云密布,飞沙走石,迷的人眼睛都睁不开;紧接着天降大雾,黄帝的部队在大雾中,连方向都分不清,蚩尤趁机逃跑。还好黄帝也是个发明家,他发明了一种叫做“指南车”的车子,可以辨别哪边是南方,跟我们的“指南针”差不多。靠着“指南车”的帮助,黄帝分清了方向,继续追杀蚩尤。最终,蚩尤被杀,他的手下都被抓回去做了农民、仆人,做着最差的工作。因为他们是九黎部落,又被称为“黎民”,这就是现在我们称底层老百姓为“黎民百姓”的原因。涿鹿之战的胜利,让黄帝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更多的部落来投靠,为他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刚才说了,黄帝除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发明家。他发明了指南车,还发明了井,就是农村还在用的打水吃的井;还把农田分成私人的和公家的,老百姓除了自己家的地,还要帮公家种地,是以后的“井田制”的前身。他还发明了鼎,用来煮东西,后来,鼎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在讲述大禹的事迹的时候我们会详细说明。

历史故事讲解皇帝(7五帝)(3)

此外,我们刚才说了,黄帝还对医药学情有独钟,写了一本叫《黄帝内经》的书,主要通过讲解“气”和人的相互作用,解释人是怎么生病又该如何治病的原理,是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后来有很多种说法,不过牛爸觉得,对于任何不可能有结论的事情,我们没必要钻牛角尖,那样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就足够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关于上古传说,我就这么一说,您就这么一听,认真你就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