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

———泰戈尔

最近在爱奇艺追一部都市情感剧叫《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主要讲述的是四位三十左右的女性在上海独自打拼,追求理想和幸福的故事。该电视剧主要由王光利指导,宋茜,郑恺,卢靖姗,张佳宁,李纯领衔主演。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1)

在看完《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我感触颇多。孙艺荷,“讨好型人格”,永远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任染,爱上上司的她,陷入“三角恋”;丁丁和凯伦,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她们,一个过度假装坚强,一个过度自我保护。很多人都说在电视剧里的四个女主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我看完这部剧以后发现它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独孤。

孙艺荷——成长是一个人的孤独,可我仍希望得到你们的爱

孙艺荷是一名电视台记者。她就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无论是同事有事请帮忙还是朋友需要帮助,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谈恋爱的时候更是男友的“完美女友”——事事听话,委曲求全。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孙艺荷是“讨好型人格”,总是为了避免让别人产生失望或者受伤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感受。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为父母未曾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家长在日常中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对他们漠不关心。只有在孩子“学习好”或者达成某个目标时而称赞他们。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2)

说实话曾经的我也一度认为,父母并不爱我,他们只关心我的考试分数。从小学到初中我因为身体体质弱又患上慢性疾病,经常生病打点滴而没能去上课,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恰巧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年纪跟我相仿,学习成绩特别好。经常我可以在父母口中听到:“某某某,期末考试又是满分,你看看你跟人家相差多少。”每次我们两家聚会,总是在父母对她考试成绩的称赞中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赞美,不值得被爱的孩子。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3)

渴望得到爱是人的天性。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敏感而多疑,总是被身边的一点小事而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总是渴望得到他人更多的关注作出一些突兀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渴望得到这个世界更多的注视,因为害怕孤独。

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察到孤独的感受呢?有人说,是从我们与母亲温暖的子宫分离的那一刻,所以我们都是呱呱坠地的;也有人说,是在我们学会走路那一刻,开始脱离父母的手,独自前行;还有人说,是在我们背上书包走进校园那一刻,因为从那一刻开始我们注定要在未来某一刻离开家。

无论从何时何地开始,当你察觉到孤独,那么你便会意识到内心总有个巨大的黑洞。我们因为父母的爱而忘却了那个黑洞。但当我们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那种孤独感就从内心深处升起。

成长,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与孤独为伍。

任染——在父母沉默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孤独而不断逃离

任染的感情之所以曲折,主要因为她原生家庭是典型的“暴躁的母亲➕沉默的父亲”。因为父亲的出轨被母亲知道,从此整个家庭便笼罩在父亲出轨的阴影中。

任染的孤独与孙艺荷不同。她完全生活在沉闷的家庭。如果说孙艺荷是被父母忽略而产生的孤独,那么任染是被母亲过度严苛要求而产生的孤独。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4)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5)

徐峥主演的电影《囧妈》为我们揭露了一个实实在在为了孩子而忍受丈夫粗暴对待的母亲。很多家长在知道另一半出轨时候总是因为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需要一个完整家庭。但他们忽略了,父母相不相爱,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当夫妻的爱情在背叛中死去,婚姻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自以为“为了孩子而苦苦维系的家庭”的壮举,在孩子看来却是彼此毫无意义的羁绊。任染的妈妈将自己不离婚的理由全部归结为为了孩子,导致她把对丈夫的爱和失望全部转移到任染身上——自小对她要求十分严格。

一个家庭中,父母间如果既不忠诚也缺乏不交流,意味着婚姻名存实亡。而家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爱”。任染的从小就成绩优秀且独立,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逃离这个冰冷的家。直到遇到了自己的上司——陆浩。一个事业有成,又对她关怀备至的男人,给她母亲般的温柔爱意和父亲般的坚毅守护,让她宁愿沉溺于他所说的“我爱你”的谎言中。

在我看来其实任染早就看透了陆浩是个只爱他自己的自私的男人,也早就知道他们不会有未来,只不过长期生活在那个存在背叛却还苦苦维系婚姻的家庭,让她对爱情里的忍耐度及其高。父母之间那种畸形的相处模式造就她在一段不正当的感情中也是苦苦挣扎却不放手。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写道:

恋爱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以复制童年;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家庭里缺少爱,每个成员都是孤独。没有爱的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彼此为了维系家庭的完整而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丁丁和凯伦——我孤独地爱着这个世界,唯独不敢碰爱情

在《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中凯伦曾说了这么一句话:

谁也保证不了爱一个人就能爱一生一世,谁就永远不会变心,谁就永远不会离婚。我只能和我的妈妈保证,离婚后,孩子还是我的孩子,房子还是我的房子,钱还是我的钱,健身房还是我的健身房,朋友还是我的朋友,我还是她的女儿。

那么,到底什么是会变得?那就是爱情,是曾以为的天长地久和白头偕老。正如纳兰容若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刘若英写了一本书叫《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婚姻中的爱情。我是爱你的,我们都是自由的。我能在你怀里,享受孤独,我们拥抱着但我们也有彼此空间。

婚姻里最怕的就是”连体婴儿“,看似亲密无间的关系其实是过早内耗着爱情。婚姻中彼此留有的空间,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你既可以在这个空隙中舒适地做着自己,任意舒展;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变换自己,给伴侣不断的惊喜。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6)

凯伦很早就没有了父亲,被乐观的母亲带大,养成了超乎常人坚强的性格;丁丁从小母亲抛弃她和父亲,这让她对爱情怀有觉得的恐惧,怕自己和父亲一样突然失去挚爱。丁丁和凯伦一样,”坚强”只是她们的铠甲,脆弱才是她们的内核。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往往因为父母一方的缺失而容易自卑。过度的自我保护正是内心深处自卑的体现。

凯伦和丁丁都是特别善良的人。凯伦一个人辛苦地照顾孩子和生病的母亲,但只要闺蜜有事,必然出现;丁丁对自己乐队的孩子们照顾有加,甚至家附近的流浪猫狗都是会每天去喂食。但是她们都因为害怕爱情而显得极其排斥。凯伦的口头禅语“我不会和会员谈恋爱”,丁丁的至理名言“谁又能爱情里保证只爱一个人”

我孤独地爱着这个世界,唯独拒绝爱情。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人生的必修课爱上孤独)(7)

什么样的人才会如此害怕感情的伤害?通常来说,只有人格不够健全,过度依赖他人的人才会如此害怕承受感情的伤害。他们不敢随意打开心门,因为害怕深爱后承受失去对方的痛。真正内心独立的女人,对待爱情,对待自己深爱的男人,都是像梁秋实说的那样:“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大雨,我要去接你。”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是一生的必修课

在《他没有那么爱你》中,我感受最深刻的不是四个女性的职场拼搏和爱情里的独立自主,更加突出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穷尽一生,无论是追求事业还是爱情,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安稳,都要会学和孤独相处。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不被这个喧闹的世界所改变;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在孤独中思考,知道自己要什么;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正视自己童年的缺失,真正修复那些过往的伤痛;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在爱人的时候也爱自己,不再患得患失;

学会和孤独相处,才能在受伤的深夜,自己给自己最有力的拥抱和安抚。

世界如此孤寂,愿你我都能在孤独中成长为勇士,那时候爱情将不再是人生的救赎,生命将得到源源不断的活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