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清朝命运最悲惨的12位妃子(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

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如果哪位妃嫔或是宫女犯了错,就会被罚入辛者库。因此,有些人片面地认为辛者库是关押犯罪奴才的地方,其实不然,辛者库只是内务府的一个包衣机构,其中也有一些原包衣人,他们有些人甚至还能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有一些辛者库女子还能册妃封后,比如说乾隆后宫的孝仪纯皇后,即大名鼎鼎的令妃。

盘点清朝命运最悲惨的12位妃子(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1)

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而得封妃位的女人,她就是康熙后宫的良妃。

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良妃卫氏的祖先在天聪(皇太极第一个年号)年间归顺了清廷,随后被编入包衣管领,即辛者库。这也就说,卫氏并非因罪入辛者库的奴才。

相反,卫氏的许多家人都在内务府任职,比如说御膳房总管、御前二等侍卫以及盛京佐领等等,卫氏的父亲阿布鼐就曾担任内务府管领(正五品),因此,从出身来看,这卫氏并不算低,而是来自中等官僚家庭。

盘点清朝命运最悲惨的12位妃子(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2)

关于卫氏入宫时间,史料中没有记载,可以肯定的是,卫氏是通过内务府的宫女选秀入宫的,早年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宫女经历。

关于卫氏的容貌,官方史料中同样没有记载,不过,燕北老人所写的《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中称卫氏“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暂且不管这种传说是否属实,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卫氏确实是一名难得的美人。

清朝康熙二十年,卫氏为皇帝生下了一名小皇子,排行第八,取名为胤禩。由于卫氏当时仅是一庶妃,且后宫妃嫔极少有抚养亲子的机会,因此,胤禩出生不久便被父亲康熙送到了惠妃处抚养,惠妃是康熙二十年册封的四妃之首,从这个安排来看,康熙对卫氏母子还是比较照顾的。

盘点清朝命运最悲惨的12位妃子(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3)

而且,令卫氏想不到的是,她的儿子胤禩很快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皇子,在18岁那一年被康熙封为贝勒,是受封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卫氏很快也在儿子的受宠中获得了好处,于康熙三十九年被册封为良嫔,随后不久又晋升为良妃。由此,卫氏成为清朝首位出身内管领而获封妃位的女人。

但是,康熙晚年夺嫡斗争此起彼伏,卫氏所生的儿子胤禩也成为夺嫡风暴中的核心人物,遗憾的是,虽然胤禩十分优秀,但是康熙并没有将其立为太子的想法,相反在康熙一废太子之后便渐渐疏远了这个儿子。

盘点清朝命运最悲惨的12位妃子(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4)

顿感夺嫡无望的卫氏心灰意冷,或许感受到自己的低微出身给儿子造成的不利影响,她在康熙五十年离开了人世。

卫氏儿子胤禩的结局就更加凄惨了,雍正继位后,虽然将胤禩封为廉亲王,实则是一种麻痹对方的做法,在雍正皇位稳固之后,终于对这个弟弟出手了,雍正下旨将胤禩改名为“阿其那”,并将其幽禁致死。由此可见,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并非是一句空话呀!

参考资料:《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史稿》《清实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