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之十二)

简明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之十二)(1)

《现代汉语语法》之十二

一,什么是助词?有何语法功能?

1,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一类词。助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极强的黏着性,帮助词语或句子表示某种附加的语法意义。

由于在词类的划分过程中,我们把凡是黏着性强,又不好归入其他词类的词都归入了助词。现在我们把助词的语法功能大致总结如下:

(1)附着性强,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2)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只表达某种语法意义;

(3)一般读轻声。

2,助词可以分成几类?

根据助词的功能和用法,我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

(2)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3)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4)举例助词:等、等等。

(5)表示复数的助词:们。

二,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的助词,其作用是把词语连起来,使之成为某种句法关系的词组,比如"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得"连接中心语和补语等等。

1,结构助词"的"

(1)一般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起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作用。如:

聪明的孩子

他的书

南边的大楼

北京的气候

"的"后面中心语一般是名词,但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如:

老张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他的细心是学生出了名的。

2,结构助词"地"

"地"一般连接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如:

她仔细地看了看那封信。

大家都激动地大喊大叫。

3,结构助词"得"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引岀表示可能、状态或程度的䃼语,起连接䃼语和中心语的作用,如:

(1)这么小的西瓜我们吃得完,你放心。

(2)你爬得上去吗?

(3)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

(4)我们都等得直不起腰来。

(5)这药苦得不得了,我实在喝不下去。

三,动态助词

1,我们在说明动作事件时,总是要指出动作是否发生,是否完成,是正在进行还是持续等等。"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过"表示有某种经历。如:

(1)奶奶买了一斤香蕉。(他洗了两条裤子)

(2)他听着音乐呢。(书在卓子上放着呢)

(3)我去过长城。(我没吃过烤鸭)

2,动态助词"了"

(1)"我下课了课就去"和"苹果红了"中的"了"一样吗?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了"无论是句法位置还是所表示的语法意义都不相同。第一个句子的"了"位于句中动助之后,表示动作实现。第二个句子中的"了"位于句尾,表示某种状态的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