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殷帝国(殷商古国方国)

夏商之际天下诸侯部落林立,每一个部落或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称之为“方”,如龙方、亚方、虎方、雀方等。但“方”不但可作方国用词,商朝还有一个以“方”命名的国家,武丁卜辞有“方侯”的记录,各代古籍中也留下了方国的蛛丝马迹,《路史·国名纪》记载:“方,方国,帝尧时有方明。”说明方国在夏朝前就已存在。上古有方族,方国系出自九夷之一的方夷,《逸周书·王会》说:“方人以孔鸟。”方国或是个以“孔鸟”为图腾的部落。《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方夷来宾。”方国先臣服于夏,进入商代,先是作为商的敌对,与商多有冲突,后被商征服,附属于商。方国是个擅战之国,卜辞中记录了大量方伐其它族落的事迹,也有替商王出伐他国的记载。

古代殷帝国(殷商古国方国)(1)

方国的地理位置在哪?据《括地志》:“方城故城在幽州固安县南十七里。”即今河北固安县东南一带,其境内有个方城村,可能跟商代方国故地有关。但近代学者持不同说法,分别有山西夏县说、晋南说、晋中或以北的太行山地区说,更有认为方国不在北方而处东方的说法。卜辞中有“方其出于唐”的记载,推测方国距离唐国不远,唐国在山西临汾一带,属晋南地区。又见“方其来于沚”,可能跟商代沚国也颇为相近,沚国大约在今山西石楼县、吉县一带,位于唐国西北方向。但是卜辞中也有“方大出,立中于北土”的记载,指出方国属于北土。综上所述,由于卜辞中相关方国的信息量比较松散,难以确定具体某个方向,由此推测,方国可能具有流动性,或为商朝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可能拥有多个分支,当然也有可能是征伐过程中不断迁徙所致。《周书》记载:“武王命伐方,乃商圻(qí )内。”圻内,即边界之内,方国当为商边界之国。

古代殷帝国(殷商古国方国)(2)

竹筏

“方”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跟一种翻土农具有关,即“耒(lěi)”,“耒”和“方”的甲骨文相近,由“刀”和“工”组成。“方”是一种犁地工具,其形如叉,甲骨文形象作没入土状,表示正在整土断方;另有说法认为“方”的造字本义为“筏”——一种渡水工具,也叫“桴(fú)”,通常用竹、木制成,一头上跷,筏为方形,故有方正之意,建筑学上有个术语叫筏形,即为方形。《诗经·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意思就是江水无涯,不可筏渡,这里方作动词用。《说文解字》说:“方,并船也。”有一定道理,其实并非指两船或多船合并,而是指“筏”的结构,筏由多根同款同形同尺寸的竹管或木柱编排而成,叫作“并”。以上两种说法后则较为可信,早期方地部族或起源于这种渡河工具。

古代殷帝国(殷商古国方国)(3)

方的甲骨文

方国一开始是不服商的,或者其中的某些支族与商对立。卜辞中记录曾屡屡攻击商朝,为此商王多次发动亲信对方国的反击和追逐。卜辞中可以看出,商王从“伐方”到“御方(防御)”,从“取方”到“视方(巡视)”,是方国从敌对到臣服的整个过程。方国非常强悍,除了敢于直面攻击商朝,还屡屡对其它国家用兵,卜辞中记录了许多小国不同程度受到方国的侵伐,比如“截于人”、“征于寻”、“征于吕、微”、“敦见何”、“征于门”、“其征印”,这些人、寻、吕、微、何、门、印等都是方国征讨过的对象。甚至卜辞中还有“敦周”的记录,可见远在岐山的周族也被他威胁过。不过方国虽然国力强大,民风彪悍,支系甚多,最终也被商王征服了,而且臣服后对商王服首贴耳,成了商的征伐工具。卜辞:“方其大出,七月;勿令方归,八月;己卯卜贞:令归。”大意是七月,商王令方国出征,具体情况不得而知,等到了八月,商王不许归师,估计军情紧急,敌方颇为强大,方国征战一月还未能决出胜负,到了己卯日贞问后,才允许归师。可见方国不但常常“大出”为商王效力,且唯命是从,不敢马虎。方国也因此受到王室的特别对待,卜辞:“甲申卜:于大示告方来。”大示,是一种大型的祭祀活动,商王要举行大示,请方侯来参与,一方面显示出方侯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方国与王室之间频繁的互动交流。

古代殷帝国(殷商古国方国)(4)

师旂鼎

方国在周取代商后并未亡国,不但安生一隅,还选择继续与周作对。西周中期铜器“师旂(qí)鼎”铭文记载了一则军法处治事件,说得是师旂的臣属官们不去参加周王亲征讨伐方国一事,属临阵缺席,违反军规,得到了惩治。这里要说的是,西周中期周王亲自讨伐方国的事,说明方国有反叛迹像。方国进入周代后,与王室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开头提到“武王命伐方”,是说武王时也曾讨伐过方国,说明方国自始自终没有臣服过周,或者周始终没能认可方国。方国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师旂鼎”记载的被周王所灭。方国之后有方姓,应该是最早的一支方姓。

文/堰风

殷商古国——噩国,国君仗义执言被制成肉干,湖北简称鄂的来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