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

关于《红楼梦》里的薛姨妈是守节寡妇这件事,到底有多少人根本没意识到?因为薛姨妈的种种表现是真的不像个清净守节的寡妇。

她既不会守家业,也不会教养儿女。整天张口姻缘,闭嘴月老,特别热衷保媒拉纤当红娘,连对个酒令都要说什么“牛郎织女会七夕”。

她自己不避嫌疑地住在姐姐姐夫家里,纵容儿子打死人命私逃,又在京城花天酒地,纵情酒色。她抛出“金玉良缘”,让女儿宝钗像商品一样待价而沽,又把贾宝玉推进了宝钗的闺房。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1)

其实,古代的寡妇,尤其是抚养遗孤的寡妇,是活得非常节制和凄凉的。贾府的寡妇李纨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不能戴花,不能用脂粉,不能管家,不能常出门会客等等。

对比李纨,薛姨妈简直活得太热闹带劲了。那么问题就来了,薛姨妈明明也是名门千金,为何就不懂清净守节,偏偏活成了“捞偏门”的王婆做派?

薛姨妈活的太热闹:大家闺秀守寡,却活成了“捞偏门”的王婆模样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活得很带劲,一看就不像寡妇的生活。至少对比书中的寡妇李纨,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薛姨妈出场进贾府的时候是四十上下,也就是可能才三十多岁,到了八十回她虽然娶了儿媳妇,其实也没超过四十五岁!

古代女人四十多还能生孩子的多的是,薛姨妈一个三四十岁的寡妇,难道不正是徐娘半老的年龄?你们觉得她带着一对儿女千里迢迢,跑到姐姐姐夫家里一住七八年真的合适吗?

小姨子和姐夫是要严格避嫌的好吧!薛姨妈经常往荣禧堂这边串门子,真以为碰不上贾政吗?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2)

就连八十岁的贾母看大夫,老妈妈还要请贾母进幔子去坐。贾母道:“我也老了,那里养不出那阿物儿来,还怕他不成!不要放幔子,就这样瞧罢。”什么是“阿物儿”,翻译一下就是私生子。

武则天的姐姐是怎么死的呢?不就是因为守寡后,带着儿女投奔皇宫,和皇帝李治翻云覆雨怀孕,被武则天狠心灭口了吗?她的女儿后来又和李治厮混在一起,又被武则天弄死。

寡妇门前是非多,连贾母这样年老的寡居妇人还要避讳,薛姨妈母女们却根本不讲究

她和薛宝钗不仅经常往荣禧堂跑,她们母子居住的梨香院和后来搬去的东北小院,还能让小厮进屋,在院子里宴请男客伙计们,薛姨妈和掌柜的张德辉在书房隔着窗户说话。

书中贾府里每次的热闹,包括省亲大典、王子腾夫人拜访、元宵夜宴、端午节宴、螃蟹宴、芦雪庵赏雪、宝玉生日等等她都不肯错过,还跑到王家去拜寿送礼,参加婚宴等等……吃饭、喝酒、看戏、说笑,简直没有她不赶的热灶。

最要命的事,薛姨妈十分热衷当“红娘”,整天保媒拉纤,张嘴姻缘,闭嘴亲事。

薛姨妈亲自公然嚷嚷“金玉良缘”,一个寡居的中年母亲,这样高调在亲戚家给女儿求偶,实在是荒诞又离谱。

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种话,亏薛姨妈也好意思张开嘴亲口说,这难道不是当娘的亲自给女儿做媒?

最难堪的是,说得都这么明白了,贾府的长辈掌权者,还有贾宝玉本人全都不搭理。如果薛姨夫还活着,估计能让薛姨妈活活气死了,这份上赶着却被冷处理的尴尬,都能抠一座大观园了。

可是寡居的薛姨妈就是特别爱干红娘的事儿,她不止喜欢给自己的女儿、儿子求婚姻,还喜欢给别人说亲。

邢岫烟和薛蝌的婚事是薛姨妈亲自张罗的,“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贾母要给宝琴假提亲,薛姨妈也是无比热情且遗憾。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3)

事后还还特意跑到林黛玉的潇湘馆感慨:“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然后又大谈月老红线,儿女姻缘的故事

薛姨妈道:“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

然后紫鹃就跑过来让薛姨妈去帮宝黛说亲,薛姨妈打趣她:“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

婆子们也凑趣“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乐呵呵地表示:“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有没有觉得薛姨妈的言行举止特别眼熟,没错!这不就是媒婆吗?而且是那种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巧言令色,坑蒙拐骗的“捞偏门”,和《水浒传》里“捞偏门”的王婆差不多,为了利益,没有干不出来的事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的媒婆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贱的,只有底层那些穷得过不下去的中老年妇女才会以此谋生计。可见作者对薛姨妈的讽刺有多狠!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4)

有人可能不服气:人家薛姨妈是长辈,给自己儿女和亲戚家晚辈说亲有什么不妥的?当然不妥!

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家联姻,讲究三媒六聘,基本上很少有做父母的亲自出面给儿女说媒,就算是很穷的人家请不起媒人,也会让邻居帮忙说,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吆喝。

比如邢岫烟和薛蝌的婚事,贾母是怎么处理的呢?她甚至没让邢夫人插手,而是亲自保媒,又让堂族的女眷尤氏婆媳来处理。

薛姨妈不仅喜欢做媒当红娘,张口闭口是姻缘月老,而且就连说酒令都要涉及情爱典故。

第四十回,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大家吃饭的时候行酒令,薛姨妈说的是:织女牛郎会七夕。”

织女牛郎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织女牛郎七夕相会难道不是提到了夫妻情爱?而且她还有一句:“世人不及神仙乐”。

神仙是谁?就是她刚说的织女吗?所以薛姨妈这两句酒令是在羡慕牛郎织女还能一年相会一次,有短暂的欢乐时光,可惜她这个凡人只能艳羡神仙的快乐。

这也是一个古代守节的寡居中年女人能当众说的吗?可笑她女儿薛宝钗还好意思去教训林黛玉说了什么西厢记、牡丹亭的典故,人家林黛玉甚至都没说戏文中的原句啊!薛宝钗怎么不管管自己的母亲说了些啥?

青年丧夫,薛姨妈不能打理家业,也教坏了一双儿女

薛姨妈,是王夫人和王子腾的妹妹,伯爵王家的女儿,王老伯爵是他们的爷爷。

薛姨妈本是个大家闺秀出身,被亲爹下嫁皇商薛家换取经济利益,她嫁入薛家之后,注定这辈子当不上诰命夫人了,然后就放飞自我了,什么当家主母的责任,相夫教子的手段,薛姨妈好像全都忘了。

薛姨妈的丈夫死得很早,作者写道:“薛公子幼年丧父”,薛宝钗只比薛蟠小两岁,他爹曾“令其读书识字”。薛姨妈带着薛蟠和宝钗进贾府的时候,才“四十上下年纪”,薛蟠至少十六七岁了。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5)

因此可以推测,薛姨妈丧夫的年龄大约是在二十五岁左右。好巧不巧,贾母当年丧夫大约正好也是这个年纪。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只要参照贾母守寡后的行为,就可以知道薛姨妈的种种表现多么的差劲。

贾母守寡之后,并没有撒手摆烂,更没有带着孩子们投亲靠友。纵然她娘家史侯爷家那样显赫,贾母也没带着贾赦、贾政和贾敏寄居在史家,惹人笑话。

贾母凭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守住了荣国府的家业,抚养遗孤,熬到了长子贾赦长大袭爵。

她也给两个儿子都娶了门当户对,各有所图的婚事。贾赦的原配出身必然很高,贾政娶王夫人明显是仕途无望,贪图嫁妆。

她又把金尊玉贵的宝贝女儿贾敏,嫁给了勋贵之后的清流探花郎林如海,继承丈夫让家族从武荫转清流的家族发展计划。

甚至丈夫留下的六个小妾,她也能按家法份例,给她们的家人该有的物质待遇和体恤恩典。后来探春理家时说得很明白:六个老姨奶奶除了按出身赏赐家人丧葬费之外,令一个是隔省迁父母之柩,外赏六十两;一个是现买葬地,外赏二十两。

就算贾赦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事,贾母也能及时止损,让他交出管家权,住到旧园中去,让次子贾政当家。荣国府的基业能支撑到第五代,离不开贾母守寡后这几十年来的辛劳操持。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6)

就算八十多岁了,也不能彻底省心。大观园聚赌吃酒,王夫人不管,王熙凤病了,薛宝钗越管越乱。贾母不得不亲自过问,出手严惩了那些不守规矩的恶奴。

再看看薛姨妈,丈夫活着的时候,她就依仗自己高贵的出身,压制丈夫不许纳妾。薛姨夫在金陵那么大的财主,居然连个庶子庶女也没有。

更可怕的是,薛姨妈自己生了嫡子薛蟠,宠溺得无法无天,也不许丈夫管束。气得薛姨夫只好去培养女儿薛宝钗读书写字,并且恨恨地认为宝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古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薛姨夫说这种话,这简直就是明摆着打薛姨妈的脸,等于在明着骂她不会相夫教子。

但是很明显,他被薛姨妈拿捏得死死的,说了也白说。也不知道薛姨夫是不是被薛姨妈活活气死的。

反正薛姨夫死后,薛姨妈活得就更放飞自我了,既没本事打理家里的生意产业,也不会教育儿子去支撑门户,继承家产,反而“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

在薛姨妈的加倍溺爱下,薛蟠长成了大字不识几个,只知道吃酒好色,斗气使性地“呆霸王”。薛姨妈见女儿宝钗懂事听话,又长得美,知书达理,就想着好好利用宝钗的婚事,给她和薛蟠换取后半辈子的依靠。

宝钗自己本就有“上青云”的野心,不甘生于没落商贾之家的卑微。本想借选秀翻身,谁知被薛蟠的人命案子连累,失去进宫的资格。

薛姨妈带着一对成年儿女投奔姐姐姐夫家,一住七八年,还公然放出“金玉良缘”的谣言,等于是把女儿宝钗明码标价,找女婿的矛头直指贾宝玉。

为了促成这桩婚事,薛姨妈亲自把宝玉推进了宝钗的闺房,自己绊住了李嬷嬷等人,让宝钗和莺儿在里面一唱一和,推销金玉良缘,互看金锁通灵玉,解排扣,嗅冷香,堪比勾栏做派,暧昧香艳。

正是薛姨妈这样不顾体面和声誉的做派在前,她又不停地给宝钗施加压力“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那一个来!

宝钗才会豁出去不择手段地在贾府笼络人心,四处讨好逢迎,又对宝玉紧追不舍,什么送棒疮药、绣肚兜、露酥臂等手段都使出来了,典型的“有其母必有其女”。

很多人可能又不服气地表示:为什么要把薛姨妈和李纨比?薛姨妈可是长辈,人家贾母也是寡妇,贾母能整天吃喝玩乐,薛姨妈为什么不能?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7)

答案就是:薛姨妈真的不能和贾母比!因为贾母在故事中出场的时候已经是祖母辈,她的两个儿子贾赦、贾政都是朝廷命官,荣国府的男主子,贾母已经不再单纯是守节寡妇,而早已经升级成为贾府的老封君,而且她自己本身也有超品诰命的职衔。

薛姨妈则要什么没什么,她儿子连门户都支撑不起来,要跟着她这个寡母投亲靠友。薛姨妈没有资格享受摆谱,始终没法超越寡母的身份。

古代守寡是礼教的吃人制度,李纨才是悲苦寡妇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不了解封建社会的寡妇有多苦,事实上守寡对古代女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种吃人的制度,相当于活着用全部余生的快乐给丈夫殉葬。

清人潘江为守节长达四十一年的陈太夫人作《寡妇赋》:身不曳纨縠之章兮,首不耀傅玑之珥。面不施粉泽之光兮,口不尝肥鲜之旨。声不出中壶之外兮,足不踰房闼之跬。

魏丁廙妻寡妇赋曰:静闭门以却扫,魂孤茕以穷居,刷朱扉以白垩,易玄帐以素帱,含惨悴以何诉……还空床以下帷,拂衾褥以安寐,仰皇天而叹息,肠一日而九结……亦同归乎幽冥。

翻译一下就是:古代女人出嫁从夫,她的生死荣辱都在丈夫身上。丈夫不幸早亡,女人被迫守节不能改嫁。每天只能关起门来,抱着幼子偷偷地哭,不能穿光鲜的衣服,不能戴华丽的首饰,日用品全部性冷淡风,连门都要刷成白色的。甚至还不能吃肥鲜的食物,脚步不能踏出寝室,声音不能传出内宅,每天看着冰冷的床铺,愁苦不已,恨不得和丈夫一起死了拉倒。

《红楼梦》中贾府的寡妇少夫人李纨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悲惨的守节寡妇。作者写她:“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李纨的丈夫贾珠比薛姨妈的丈夫死得更早,十八九岁就一病而亡了。李纨不到二十岁就当了寡妇。

薛姨妈薛蟠斗嘴(寡妇偏爱当红娘)(8)

她娘家是书香门第,婆家是贵族高门,又育有儿子贾兰,肯定不能改嫁,只能守一辈子寡,抚养儿子。

李纨被王夫人剥夺了管家权,不能用胭脂水粉,不能戴花,穿的衣服也是老气素净的青色。她一开始被王夫人安排住在荣禧堂这边的走廊房间,后来进了大观园也是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的稻香村。

贾府的繁华热闹与她无关,她“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其实就连照顾姊妹们,都是贾母安排给她的活儿,同样青春守寡的贾母理解她的苦处,给她一个喘息的机会。否则,她就只能蹲在屋里照顾贾兰而已。饶是如此,王夫人还要经常刻薄她,不仅母子俩一共不到十个奴才,而且连贾兰的奶妈都要撵走。

李纨的人生,才是古代守节寡妇的真实写照。丈夫死了,娘家不再重视她,婆家族人也会欺凌她,她什么快乐都不能有,只能辛酸悲苦的抚养教导儿子长大。

多亏了李纨是德才兼备的女子,苦心孤诣,才能培养出贾兰这样长大后爵禄高等的儿子,就算贾府败落,不依靠祖荫,也能给她挣回来凤冠霞帔,给自己挣得一份功名前程。

但凡薛姨妈能有李纨一半的德行,薛家母子三人也不至于沦落在贾府寄人篱下,薛蟠不会顶不起门户,窝囊一辈子当“活死人”,薛宝钗也不会苦苦追求宝玉多年,结婚后还落得守活寡那么凄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