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不嫌女丑(母嫌女丑抛家出走)

母不嫌女丑(母嫌女丑抛家出走)(1)

01

冯大和不但是人穷貌丑农村户口的三寸丁谷树皮,且一个大圆脑袋上光秃秃寸草不长。

大和可没武大郎的好命,有大富人家赏他个如花似玉的婆娘。三十五六岁的他,还是光棍一条,跟一个半瞎老妈妈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苦倒也安宁。

大和三十八岁那年,命交桃花。一个远房亲戚从某省山里带来一位22岁的姑娘。虽说是山里人,姑娘却是水灵灵花朵儿一般漂亮。亲戚知道大和家底子薄,要价8000元,少一分就走人。

大和的老妈妈拿出微薄的棺材本,又找家里姐妹七拼八凑,总算把钱凑齐留下了这女人,终于给大和成了个家。

冯家母子都是善良的老实人,好不容易得着个小媳妇,对她是疼爱有加、百依百顺。地里的活儿,冯大和不要她操半点心;家里的活儿,冯老娘操持惯了,更不用媳妇动一手头儿。母子俩当她闺女一般娇惯着。

地里的粮食一年两季,收上来卖了才能换点现钱花,原来母子俩过日子凡事将就,现在多了个闺女,自是和以前不同。为了日子过得宽裕一点,冯大和买了最便宜的手摇式缝纫机,在马路边支起了修鞋摊。不管五元、十元,每天晚上回去衣兜掏个底朝天儿,全都上交给小媳妇儿。

不久,小媳妇怀孕了。母子俩更是把她当观世音菩萨伺候着。冯大和每天出摊前,先蹬自行车去一趟菜市场,今儿买几条小鲫鱼,明儿买二两活江虾,后儿买一根筒子骨送回家,交给老妈妈做给小媳妇滋补。娘儿俩都舍不得吃一口。

每逢下雨,出不了摊,大和就挽起裤腿,到河塘边捞鱼摸虾挖河蚌……改善家里的伙食。

母不嫌女丑(母嫌女丑抛家出走)(2)

03

让大和倍感欣慰的是,宝宝不但懂事乖巧,且从小学一路到初中升高中,成绩都特别优异。但长成少女的冯宝宝,有些自卑,总是独来独往不合群。高中住校后,依旧如此。

有一次上晚自习,班里的女文娱委员,竟用量衣尺箍住她长着几根茸毛的脑袋,其他女同学捂嘴窃笑。宝宝气的冲出教室,一个人躲在宿舍流泪。

几周后下晚自习,宝宝郁郁地走近自己床位,突然失声尖叫——她的床单上,竟有一团毛茸茸、黑黢黢的东西……而这时,宿舍里竟冒出了全班女生,哈哈笑成一团。宝宝又一次气哭了。

那个用量衣尺箍她脑袋的女生,把她拉到舍门后的镜子前摁住,然后另一个女生抓起那团黑黑的毛团团,戴在她的头上……原来,竟是个发套。

文娱委员说:“宝宝,这是真的头发哦。咱班上所有女生都把头发铰短了,让我带回家给我开理发店的小姨,用半个月时间才给你编成这发套。上次晚自习,我就是量你脑袋的尺寸来着,不要怪我们哦。”此后三年,宝宝和小伙伴们相处融洽,变得自信坚强。

母不嫌女丑(母嫌女丑抛家出走)(3)

04

高考结束的暑假,宝宝天天到路边摊给大和送饭。

那天,父女俩正说笑,邮递员笑眯眯送来录取通知书,竟是北京科技大学。邻居们纷纷羡慕:冯大和苦尽甘来,生了个好女儿!

可冯大和愁啊,别说学费,就是去北京的路费都让他为难。想来想去,他修鞋的间隙就顶着烈日跪在马路边,面前放一个盆子,让路人捐个一元两元。

那天,盆子里突然落进一沓百元大钞,冯大和惊愕地抬头,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宝宝的亲妈。

她傲娇地说:“收起你的讨饭盆,宝宝所有的费用,我包!但宝宝必须跟我走,从此再没你这个爹。”

冯大和考虑到宝宝的前途,把女人领回家,让宝宝自己拿主意。宝宝听完,对她亲妈说:“有钱了不起?滚!我没你这样的妈!”

冯大和既惊且喜,继续顶着烈日为女儿讨学费。乡里领导闻听此事,将一万块送到冯家门上。以后几年的学费及生活费,宝宝都是留在北京打工积攒。

毕业后,宝宝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留校任教的名额。她回家接大和去北京,但大和说啥也不愿拖累女儿。宝宝不知道如何是好。

恰巧,高中母校邀她参加聚会,并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为了照顾老父亲,宝宝毫不犹豫放弃了北科大优渥的待遇,回母校当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师。

冯大和还是不愿拖累女儿的生活,宝宝就每晚乘汽渡回家,天天陪伴在老父亲身边。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