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合集(资治通鉴160作威作福)

学习内容:【原文华译】13 太后兄弟、虎贲中郎将马廖,以及黄门郎马防、马光,在明帝时期,始终没有得到升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合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合集(资治通鉴160作威作福)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合集

学习内容:

【原文华译】13 太后兄弟、虎贲中郎将马廖,以及黄门郎马防、马光,在明帝时期,始终没有得到升迁。

皇帝任命马廖为卫尉,马防为中郎将,马光为越骑都尉。马廖等人热衷于结交宾朋,官吏士人争相趋赴他们。

第五伦上书说:“臣读到《尚书》上说:‘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做臣子的,不要作威作福,否则害了自己家,也给国家带来凶灾)。’

近世光烈皇后虽然天性友爱,但一直抑制自己娘家人,不让他们掌握权势。其后梁氏、窦氏两家,都有人犯罪,明帝即位之后,多有诛杀。

从此洛阳城中,不再有专权的外戚,请托说项之事,也都断绝。

明帝又晓谕诸外戚说:‘辛苦自己去结交宾朋,不如为国家多做点事。头戴着脸盆望天,既戴不稳脸盆,也看不见天。’

如今,舆论焦点集中在马家。我听说卫尉马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马防以钱三百万,私自资助三辅衣冠之士,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有赠送。

又听说他们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初八)给洛阳地区的士子每人五千钱。越骑校尉马光,腊日一天的开支,就用去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

臣愚以为,他们的做派不符合儒经大义,我感到惶恐,不敢不汇报上来。陛下如果从感情上希望厚待他们,但也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平安。臣今天说这番话,对上是忠心于陛下,对下是希望保全太后家族。”


【学以致用】

01,看《资治通鉴》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它会展示给你,对待一件事情,你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

不仅要看到现在,也要看到未来

当你从时间抽,从整体上去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角度就会更全面,这个时候,你再回到事情的开头来思考,那么,你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对于我个人看近代战争史来讲,我不喜欢看局部的战争剧,更喜欢看比如把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伟大的转折,延安颂,解放,换了人间,....等等连着一起看

这是因为

1,有个时间长河

2,角逐的因素,力量更多

3,整体感更丰满,这个时候看局部就会看得更清楚

只有拉长了时间维度,拓宽了整体界限,这时,你或许会发现一个现象

可能这段历史过程中,不够不起眼的局部,却能影响到整个历史的进程

我们很难想象,遵义会议期间能够顺利地推选出自己的领袖,这要跟上海的两部电台的损坏有关系

正是因为上海的这两部电台被特务损坏,导致了临时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从而推动了“小孩子被动断奶”,自己开始踏上政治独立的脚步

命运就是这样神奇

回到上文

所以第五伦说,老大你如果从感情上希望厚待他们,但也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平安

意思就是,依照他们现在开始有了“作威作福”的行为,未来,有可能逼着老大(或下一个老大)以后对他们动刀子

02,“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这段话有意思,很重要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权力

谁用,谁就是在行使老大的权力

这会导致两种结果

在古代,1是给家族带来祸害,2是给国家带来灾难

在现代,那就是坑爹坑妈坑丈夫.....

同时,给公司,或者单位公信力造成损失

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只有一个:

大公无私

这是因为自己坐上了这个岗位,这个位置才有这个权力,这个权力也是为国家,为公司,为下一任代为使用而已,时间到了自然要交出去

不在这个岗位上的人,有什么资格来使用这个权力呢?

有些领导能够做到这一步, 当他上台的时候,所有的亲朋好友打他的旗帜不要使

但这是极其少数的

中国人的文化里面,有人身依附这一条规律,所以,领导人到时会怎么做,看他的原则与修行了

03,有些人是想从亲戚那里得到好处,而不是想着怎么去保护好他,不给添麻烦

如果亲戚做了领导,处在高位,他主动来帮你,那肯定是在他职责范围之内

但如果你主动去利用他的地位,影响力去为自己行方便,这就可能为他埋下隐患

华老师在这里提到一个词语“不市恩”

换句话说,当你一旦当上领导后

正是因为这个岗位的存在,使得你的人就是国家的人,公司的人

做的事,培育人,推荐人等等,都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

只要跟公司,平台有关系的,没有什么是私人的,除非你不在这里任职

所以,只有这种“公”的思维认知,才有可能化解上面“作威作福”的问题。

所谓领导者而言,我们要记得这种事,留意身边的亲人,心腹,看看有没有作威作福的行为

在春秋时期,有田氏代齐案例

在21世纪的今天,也有被坑了丢官丢职的案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