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回国后一举灭掉吴国(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

一、吴王向北争霸,越王乘虚袭吴

吴王夫差七年(前489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继位的晏孺子年少无权,大臣争权夺利,国内混乱,就打算兴兵伐齐,其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但是,伍子胥反对。他对夫差警告说:越王勾践不吃好饭菜,不穿好衣裳,老百姓死了去凭吊、病了去慰问,收买人心,是要让百姓们为他效力。这个人不除掉,必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大王不先除掉腹心之患,反而去伐齐,不是把事情给弄颠倒了吗?夫差嫌他多嘴,不听他的劝告,下定决心要伐齐。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 年),吴军在齐国艾陵这个地方打败了齐军,俘虏了齐国大臣国惠子、高昭子,胜利而归。夫差为此而洋洋得意,并指责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夫差听了大怒,伍子胥就要自杀,被夫差阻止了。 消息传到越国,大夫文种对勾践说:“我看吴王已经骄傲了,请大王让我到吴国去借粮,试探一下吴王对我们越国的态度。”于是文种就到吴国去,向夫差提出借粮,夫差准备答应,伍子胥又反对,但夫差还是把粮食借给越国了。越国君臣知逍吴王夫差已经对越因没有什么戒心了,都暗暗高兴。

二、鸟尽弓藏

越王勾践灭吴以后,率领得胜之师,北渡淮河,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县),大会齐、晋等诸侯,派人向周天子送去贡礼。周元王也派使臣给勾践送去祭肉。从此,越国的兵马横行于江淮一带,诸侯都来朝贺,承认越王勾践的霸主地位。这样,勾践就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带领军队回国。这时,勾践已经灭了吴,报了仇,雪了耻,而且称霸于诸侯,作为一个国君,他的事业已经到头了。而辅佐勾践完成霸业的大夫文种和范蠡,他们治国治军的才能,这时对勾践巳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作为上将军的范蠡,在回国之后,感到大名之下,难以久留。于是,给越王勾践上书说:“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君王受辱于会稽,为臣下的应当死。臣下之所以没有死,就是因为要帮助君王报仇雪耻,完成霸业。现在报仇雪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臣下请求君王根据会稽受辱的事,给臣下降罪处死。”勾践看了范蠡的上书后说:“我正要奖赏你的功劳,把国土的一部分给你,怎么反而会降罪将你处死呢?”话虽这么说,范蠡根据多年的交往,深知勾践的为人,当然是不会相信的。于是,他就秘密地把珠宝玉器装上船,带着自己的亲信随从乘船到了海上,同勾践不辞而别,再也不回来了。后来,他到齐国做了大商人。

范蠡秘密出走时,没有忘了他的老朋友文种。他给文种留下了一封信,对文种说: “飞鸟打光了,再好的弓箭也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煮了吃了。越王这个人,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共享安乐。你还是快些走吧!”文种看了范蠡的信,将信将疑。他不象范蠡早已有准备, 现在他要走,恐怕也来不及了,况且他对越王勾践还抱有幻想。为了自身安全着想,他就称病不朝。

但是,果然不出范蠡所料,悲剧终于发生了,越王勾践向文种开刀了。有人向勾践进谗官, 诬告文种要作乱。这当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这正好袚勾践找到了一个借口。于是,勾践就派人给文种送去了一把宝剑,并传话给文种说:“当年你教我伐吴,有七条计策,我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了。还有四条计策,还在你的脑子里,你准备干什么用呢?你还是带着你的计策,替我到地下跟随先王去使用吧!“文种接过宝剑一看,正是当年吴王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屈镂宝剑。文种这才完全相信范蠡的话一点也没有错,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忠心耿耿地辅佐越王勾践复国、报仇、称霸的文种,就这样含冤饮剑而死了。

“敌国灭, 谋臣亡",这个历史典故,就是这样留下来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杀功臣的事数不胜数,文种式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着。在这件事情上,越王勾践可以说为后代君主做出了榜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君臣关系的实质,不是单纯从勾践个人的性格所能解释得了的。对于那些智谋出众、立不赏之功的能臣宿将来说,他们的功劳本身就是“罪”,就是置自己于死地的原因。因此,在勾践之类的君主那里,功与罪的关系是颠倒的。这类事情不断重复地出现,常常使得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们惶恐不安。但是,事实上,象范蠡那样功成引退因而保全自身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象文种这样不幸被杀的人是多数。

诛杀功臣无疑是越王勾践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抹杀他在会稽失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坚强毅力。凭着这种精神力量,他能较好地采纳臣下的建议,得到百姓的同情和支持,终于达到复兴国家,报仇雪耻,最后完成霸业的目的。大国争霸的战争,都是劳民伤财,造成的破坏极大,越王勾践也不例外,这是不值得赞颂的。我们要肯定的是越国君臣以及百姓们的发愤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国家和民族遭受危难和耻辱时,这种精神常常激励人们的斗志,因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因此,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可贵的精神财富。

越王勾践回国后一举灭掉吴国(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