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题怎么讲(中小学英语阅读到底怎么教)

鲁子问老师将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定义为:面向中小学生的以阅读为形式的课内外英语教育活动。鲁老师认为英语阅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尤其是思维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等。鉴于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鲁老师提出了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在此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 英语阅读教育的基本原则

关于中小学英语的阅读教育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英语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更是一种文化教育,运用语言进行理解与表达、进行思维等的工具性非常重要,但母语与外语的人文价值取向本身更加重要,否则工具就失去价值取向,可能沦为绝对工具。我们强调的是人文性的阅读,工具性是为人文性服务的,在英语语言的教育中工具性是第一位的,但是在阅读教育中我们强调人文性是第一位的。

我们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在目前中国外语教育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现象:中国英语老师对英语本身的理解能力大于文化理解的能力。不久前我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学校做了一个同课异构,我们在英语课上读了一个故事Kongrong and Pears(见下图)。

小学英语阅读题怎么讲(中小学英语阅读到底怎么教)(1)

可能会有很多老师说,学习英语, 却读这么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有意义吗?我们想做什么呢?在外研社的《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中,我们坚持每年至少让学生读一个中国故事,就是想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直接讲中国故事。当我们向世界讲中国文化的时候,需要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达到很深的高度,这样我们才能讲好、讲明中国故事,也才可能真正读懂国外的文献以及意义建构。

第二个是自主性与干预性。学习从来都需要自主性,但单纯自主的学习,可能导致发展迟滞。在必要时的外在干预,是保证自主发展效率与不自我戕害的关键。学生在所有的阅读中本质上都是自主的,是不可控的。真正的阅读是自我的大脑行为。但是如果只有自主, 就会出现问题,中国的学生会读什么?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干预。教师的责任是干预学生回到人文性的阅读上来。中国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浅阅读,真正的深层次阅读却很少。如果我们老师自身的阅读深度和干预力度不够,就需要全社会积极的价值取向,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

二. 英语阅读教育的主要策略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策略主要是批判性阅读(以批判性方式进行阅读)、分级阅读(基于与言语认知难度分级进行阅读)、内容阅读(根据不同内容开展广泛阅读)、同伴分享阅读(本班、本地、国内、全球学生之间分享)和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强化家庭生态与小文化代际传承)。

批判性阅读的目的有三点,一是促进批判性的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阅读的社会本质,批判性阅读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建构意义。二是发展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既是批判性阅读的基础,也是批判性阅读的对象。但批判性思维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有的批判性思维是狡辩。如果只有批判性思维可能无法真正去促进社会发展的,所以在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之前一定要有批判性的意义建构。三是丰富知识,发展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西方都有批评思想的传统。在西方,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就开始系统地探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他深读穷究追问的方法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起源,他的方法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追问(Socratic Questioning)”,之后不断发展。在中国, 批判性思维是中国自古至今思想家的主要思维实践工具,无论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还是“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难言”、“说辩”等,都是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倡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用很强的社会力量推动批判性思维进一步的发展和社会化。目前中国也在逐渐推动批判性思维,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提到了批判、质疑,说明国家在确认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时,认为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价值,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批判本身的价值取向。

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包括判断力、活动、思考标准和性质。判断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因为判断是有目的的,目的本身是值得思考的,而且对目的本身要有批判。此外,判断力还有一个维度就是自我规约,这一点我们需要向西方人学习,其实课堂教学层面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对目的和自我规约的要求都不够强。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批判性思维要基于事实的判断,而不是主观感受。

批判性思维的活动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思考标准包括事实、概念、方法、标准和语境。

批判性思维重要的性质在于它是一种教育解放的力量。批判性思维的另一种性质是指个人与公民教育的强力资源。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构成,第一是解释。要去理解意义,澄清含义。其次是分析。任何一个观点都要做检查,审查观念,识别论证,分析论证。再次是评价。评价主张,评价论证。我们的推论是寻找论据,推论不同的可能,得出结论。在说明过程中,要陈述结果,证明程序正当,表达论证,并在最后环节做好自我审验和自我校正。

批判性阅读的文本分析,教师作为读者,对文本要读懂、读深、读透,在读透这个层面上还是很有挑战性的。阅读的时候我们常说要“读进去”,因为读进去才能读懂,但是更要“读出来”。要是读不出来的话就不可能真正去读透它。这里有两个建议,一是你要尽可能地穷尽文本中的事实和相关的事实,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另外一点是要关注不同,包括不同的事实,不同的观点。阅读本身是有事实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观点。在读懂观点之后还要知道各种各样的相关的观点,这是更为重要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候,你会发现本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本质背后的观点。英语老师在观点这个层面上有很多不足,任何一节课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社会学问题。所以我们要丰富自己的观点,形成不同的理解(见下图)。

小学英语阅读题怎么讲(中小学英语阅读到底怎么教)(2)

小学英语阅读题怎么讲(中小学英语阅读到底怎么教)(3)

另外,我们要基于以下标准分析所阅读的文本:是否能阐释所有事实;概念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作者观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同观点;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存在不同方法;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同标准;是否存在不同语境。

但是批评性思维也有局限性,批判性思维是人类丰富多样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囿于人类认知局限,批判性思维无法认知和思考人类可以认知之外的世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无法验证感性思维、直觉思维等,但人类迄今无法否认感性思维、直觉思维的价值和功能。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遵循伦理基础的批判可能会成为诡辩。

囿于批判性思维的局限性,批判性阅读无法真正阅读理解、分析、探究纯粹感性的思维,如无法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个人纯粹感性的质感判断、体感判断等。 对外语文本的批判性阅读,由于文化差异中显著的情感差异,可能是读者难以理解原文的情感表达,甚至误解作者原本的情感表达,形成既非外文亦非本族语的错觉理解。还有一点就是无原则的批判性阅读,有可能会遮蔽原典本义。你可以赋予它新的意义,但是需要在原典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意义。

关于英语阅读教育,我们不仅要谈英语教学,要谈阅读教学,更要谈阅读教育。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实现核心素养的每个领域,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意义建构、品格培养为发展方向(见下图)。我们还可以强调能帮孩子实现很多价值的建构,包括对社会的认知。

小学英语阅读题怎么讲(中小学英语阅读到底怎么教)(4)

我们读传统的文献或者读他人的著作, 其实是分享值得我们分享的他人的阅历, 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另外,中小学英语阅读应持守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自主性与干预性相统一的原则。希望阅读中人文性是第一的,而且教师要有能力去干预孩子的阅读。阅读应该追求高度,阅读课可以采用批判性阅读、分级阅读、内容阅读、同伴分享阅读、亲子阅读等策略,其中批判性阅读具有独特价值。此外,中小学英语阅读课适度发展悦读、越读、跃读、 乐读、岳读。作为英语老师,只有我们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我们的学生才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达到更高的高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