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

刘晓都 UPRD《一个可见的深圳乌托邦》,2016年

由华·美术馆主办,策展人野城策划的“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展,于3月24日在深圳华·美术馆正式展出。展览通过乌托邦这条线索,发掘中国建筑师实践和艺术家创作的想象脉络,将具有乌托邦精神的实践与构想向公众集中展现,并由此引出批判。

人类对于乌托邦的需求

乌托邦是人类在思想意识中对美好社会的建构,它是对完美时空的追求和对想象蓝图的展望。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和帕提农神庙,可以看作是人类将乌托邦以城市和建筑方式呈现的最早案例。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2)

邱志杰《建筑地图》,2017年;《乌托邦地图》,2015年

从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构想的乌托邦社会,到上世纪随社会变革和技术发展而涌现的乌托邦城市建筑模型,尤其是在一战和二战之后,因住房短缺和城市复兴而提出的关于建筑向空中发展延伸的城市理论和建筑构想,都是人们对乌托邦现实意义的讨论和实验热潮。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3)

袁顺《意念之境》,2004年

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说过:“今天的乌托邦很可能变成明天的现实,各种乌托邦都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这是对乌托邦存在价值的肯定。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4)

策展人野城为开幕式致辞

策展人野城在为“重构乌托邦”撰写前言时曾提到,乌托邦是人类集体想象力的结晶,无数未建成的乌托邦恰恰是已建成的现实世界的基础。但是因为科技发展、物质膨胀,这个时代也变成了一个想象力匮乏的时代,那些乌托邦的思潮也成为了历史。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5)

刘韡《仅仅是个错误 II No.2》,2009-2013年

野城认为,权力与资本操控未来科技发展,人类已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他们甚至会被机器所取代,而唯有乌托邦才是超脱于残酷现实的港湾。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6)

开幕嘉宾合照,左起:设计师蒋华;艺术家袁顺;论坛嘉宾沈国建;策展人野城;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冯峰;设计师韩家英;设计师石汉瑞(Henry Steiner);设计师李永铨;OCAT理事会理事长,华·美术馆馆长栾倩;艺术家尹秀珍;论坛嘉宾张宇星。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7)

观众们正在参观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野城从建筑和艺术领域着手,邀请了21组有着大胆创想和深度实践的中国建筑师和艺术家,以乌托邦为线索,通过影像、绘画、设计、雕塑、装置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来展现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未来图景。在他看来,在如此喧嚣的大建设背景之下,这样的思考难能可贵。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8)

马岩松《朝阳公园广场》,2016年

“重构”是找寻通往未来的全新路径

芭莎:重构后的乌托邦是怎样的场景?

野城:重构乌托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纯粹的精神化实验。它绝不是对传统乌托邦的复辟,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临界态。在我看来,区块链就是一种未来的乌托邦。它不否定任何的存在,但任何存在都是相互关联,并在任意点达成交汇和共识。没有中心、没有垄断、没有阶级、没有造物主、没有完全独立且恒常不变的存在。未来城市如果按照区块链思想来构筑,那将比摆脱重力环境带来的城市变革更加天翻地覆。

芭莎:为什么会想到邀请艺术家和建筑师来诠释“重构乌托邦”?

野城:虽然我是建筑师出身,但我认为艺术和建筑是无界的。乌托邦是我一直以来的研究课题,宗教和哲学也是我很关注的领域。我一方面有知识化的思想体系,但另一方面,我特别注重保护我的感觉和灵感不被知识、信息或技术障蔽。我也比较倾向于那些能够通过自我表达方式传达一种精神内涵,能够对建筑或艺术的“本体”进行追问的建筑师和艺术家。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9)

冰逸《囙:千里江山》,2011-2015年

批判、重构,进而走向本体论时代

本次展览将乌托邦精神的实践与构想集中展现,并从三个角度引出批判:反思过去,反思以中国为代表的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批判未来,批判过度智能化和大数据垄断的科智未来;从当下出发,以乌托邦精神超越物质与信息对人的奴役,激发人们自由的想象,共同走向更高的文明状态。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0)

朱小地《“又见敦煌”剧场》,2015-2016年

并且,这次展览也是探讨本体论的有效方式,建筑和艺术两个领域的作品在同一语境下,相互映照、相互对话,以差异化来凸显建筑和艺术的本体。不同创作者意识能量的碰撞和交融,产生出了奇妙的效果。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1)

刘家琨《西村大院》,2018年

在野城看来,这个时代正是一个历史的转折,对表象的过度认知、知识化的泛滥和觉知的退化导致我们想象力的匮乏,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对本体认知的缺失。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2)

朱锫《景德镇御窑博物馆》,2015-2016年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3)

张永和《垂直玻璃宅》,2012年

这次展览邀请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在尝试抛开过于理论化的阐释,而是更加直白地呈现了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用玻璃来代替钢筋、混凝土造一栋玻璃宅是什么样?造出来就知道了;用柔软的衣服来表达建筑是什么样?创造出来就知道了。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4)

尹秀珍《7》,2017年

《时尚芭莎》艺术部专访参展艺术家尹秀珍,与之共同探讨此次展览背后的故事。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5)

艺术家尹秀珍

芭莎:为什么会挑选《7》来参与这次展览?

尹秀珍:塔是精神的建筑。7这个数字与万物有着很多关联,一周有七天,音有七阶,光有七色,味有七觉……《7》呈现出了七座用不同人穿过的衣服、制作的有着旅行箱基座的塔,这些塔并非是真实塔的复制。

我通过对不同文化、用途的塔进行研究,重新创造这些精神之塔,使人们可以进入这些带着不同人经历和不同文化印痕的精神空间。全球一体化本身就是文化的行走和交流。在人的经历旅行中,我们创造着灵魂的储存器和想象空间。

芭莎:建筑与建筑艺术与何区别?

尹秀珍:从宏观看,并无区别,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形态和意识,而艺术又以不同的形态在建筑中发挥着作用。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6)

马岩松《贵阳山水城市研究》,2011年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7)

王昀《月球上的“M- 住宅3 号(2)”》,2015年

本次展览分为三层,以尹秀珍和刘韡的装置作品为起点,逐步呈现了一系列当代艺术家从艺术形式到内容在现象学层面的突破,以及对艺术本体的追问。二层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具有乌托邦精神的实验作品,并且有一部分作品已经对现实世界进行了干预和改造。三层主要呈现了建筑师与艺术家以影像空间的方式,展现各种具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意味的动态图景。

正在展出

乌托邦到底有多高(乌托邦应该是什么样的)(18)

展览:《重构乌托邦》

参展艺术家:冰逸、谷文达、刘家琨、刘韡、刘晓都 UPRD、马岩松、邱黯雄、邱志杰、汪建伟、王澍 陆文宇、王昀、吴俊勇、杨泳梁、姚仁喜、野城、尹秀珍、袁顺、张永和、朱锫、朱小地

地址:华·美术馆,深圳

精彩回顾:

艺术大师保罗·麦卡锡个展亮相北京,精彩不容错过!

周杰伦、陈冠希都爱他的艺术,KAWS如何用作品征服全球?

[编辑、采访、文/邱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