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

基础会计之会计要素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从抽象意义上看,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以制造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一般表现为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资金退出企业三个阶段。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又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各个阶段所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进一步分类的大类项目,是财务报表的构件,也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1、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例如,企业的设备可以用于生产产品,材料可以用来制造产品,现金可以用来购买原材料,产品可以出售换取现金等,这些都是企业的经济利益)

2、资产应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通常情况下一项资产是否归属于企业所有,主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但一项资源的所有权不是其确认资产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所有权具有可分割性,像企业融资租入或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虽然在付清最后一笔租金或者贷款前,企业对该固定资产无完全的所有权,但企业已对其拥有实际控制权,所以需将其视作该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不应把计划购买的设备作为企业的资产入账)

实物中,资产的确认还需要看其是否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与该项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例如,一套设备只有通过计量知道了它的成本时才能将其确认为资产;企业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可能成本很低,但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取得的话,可以按照公允价值予以可靠地计量)

为了便于确认、计量和报告,对于企业的资产需要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贷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的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在现实条件下企业已经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 负债偿还责任的履行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全,持续经营条件下企业的负债只有偿还才能消失。其偿还责任的履行势必导致资产的减少或另一项负债的增加,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注:负债也被称为债权人权益。

3、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

负债的确认应符合上述定义,并需要看其是否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暂收应付款项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实质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被称为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等。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资本公积是指从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企业、所有权归投资者,并且在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资产,包括资本(股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等。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盈余公积是指从企业获得的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暂时未指明用途的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由于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以,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都属于资产所有者的求偿权,二者可以统称为权益。但二者的性质却迥然不同,前者是一种剩余求偿权或称剩余权益,后者则是一种固定数额的优先求偿权。当企业倒闭清算时债权人的债权居于优先地位,在满足债权人的求偿权后的资产方可分配给投资者。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强调收入是由于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日常经营活动包括制造企业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企业持有的资产如房屋因物价变动发生的升值、借入的资金、所有者投入的资金等都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由这些活动导致的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不能算作是收入)

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以上收入特征,同时,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只有与收入配比时才能加以确认。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不应算作费用。

费用的确认应符合上述定义且符合以下条件:

1、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费用的发生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3、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收入减去费用之后的净额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它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上述六个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动态要素,它们分别构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大类项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