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经典诗句(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出塞经典诗句(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1)


【赏析】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诗,是唐人绝句中压卷之作。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对其作了具体分析:

“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的飞将军备边,边烽自息。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言李将军也”。边防筑城;起于秦汉。

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品唐诗

本书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书,也是一部学习唐诗的经典之作。自面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限于本丛书入选图书篇幅的大体均衡,我们未能将原书的全部内容刊出,只是选择了原书的部分篇目,书名也改为《品唐诗》。这个选本大体可视为原书的一个精华本。这当然已经不是原书的全貌了,不过,读者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其文“清水芙蓉般”的韵味和神采。

施蛰存文学理论

这段话是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并没有说出它的妙处何在。其中提到的“诗中互文”,是指“互文见义”这一修辞方法的运用。所谓“互文见义”,是指本应合起来说的词语分开来说,但在解释时仍须按照原来的意思。诗人借助这种“互文”的技巧,出色地写出了边塞战争不断的史实,表达了他制止外族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安全的愿望,使诗的机趣的光耀,在通篇中闪射出来。

王昌龄出塞经典诗句(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2)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它“奇”,那么“奇”在何处呢?这一句诗是写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关城月夜图。明月孤悬高空,关塞静寂荒凉。诗人将“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互文见义,自然不能仅仅认为这是由于诗句字数的局限及囿于平仄的协调,而应理解到它暗示着自秦汉以来抵御异族的战争从未止息,把上下一千年的整个边塞形势作了总的概括。

唐诗风物志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我们都明白回忆会带来什么,它带来钻石,也带来铁锈。”唐诗不正是唐朝的回忆么?在唐诗里,我们找到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抱负,也找到了那个时代的愤怒与脆弱,找到了钻石,也找到了铁锈。一部《全唐诗》,呈现一个有心跳有呼吸、会痛会闹会蹦会跳的真实唐朝。

毛晓雯历史传奇

正因为是互文,就不能将这句诗解释为“明月是秦时的,关塞是汉时的”,而应指“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塞”,“秦汉”拆开来说了。但诗绝不能写成“秦汉明月秦汉关”,因为这样一写板滞苦涩,诗味爽失。写成“秦时明月汉时关”,便能在引导人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上富有诗意,同时在“秦时”与“汉时”于相同语位而复合“秦汉”一意的安排上,显示出明割暗联的语言变化。就如《木兰诗》里的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并非指一处买一种物件。“东西南北”是泛指各个市场,即跑遍各处把所有需要添置的物件都买到了,用互文见义的手笔渲染了木兰准备从军的忙碌气氛。

王昌龄出塞经典诗句(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3)

同理,“秦时明月汉时关”,说秦只说明月,也包括了关塞,说汉只说关塞,也包括了明月,又前面省略“汉”字,后面省掉“秦”字,也都在“秦”中包括着“汉”,“汉”中包括着“秦”,这就化质实为空灵,把人们的想象调动起来。明月啊,曾经照过统一中国的秦朝和强盛当世的汉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频仍的唐朝!关塞啊,从秦汉时代开始就是抗拒北方强敌入侵的屏障,如今还是抵御异族来犯的依托!在这里,诗人利用“秦汉”一词的拆用为两个字,就在秦至汉的历史的延续,扩展而使人联想到现在上,满怀深情地说明了自秦汉以来烽燧不熄,边境的战争绵延不尽,如今镇守边关的将士依然在莽莽黄沙的土地上沐浴着硝烟,长期不能返回家乡!

王昌龄出塞经典诗句(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4)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巧妙地承接了秦汉,写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久戍不归。又连着上句的“明月”、“关(塞)”,让征人思妇厌恨“频年不解兵”的情景在读者的想象中浮现。三、四两句用“但”作一转折,借对历史上名将李广的怀念,抒发了希望朝廷能任用尽忠为国的“龙城飞将”来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太平的爱国激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两句,意思是:只要李广这样的将军还活着,就定能阻止敌人的马队从阴山进入内地。“阴山”,在今内蒙古北部,西起于河套西北,东接大兴安岭。这两句诗,可以说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含义的归宿,圆满地表达了全诗的主旨。

这首《出塞》诗,历来为人们推崇激赏,尤其是开头的互文见义的诗句列入了名句之列,这绝不是偶然的。


喜欢哪些唐诗?留言说一说。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