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

二 棕榈种类(一)

棕榈之名始见于我国先秦文献《山海经》,书中记载“石翠之山,其木多棕是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棕榈,又称栟榈,因皮中毛缕如马之鬃鬣(zōng liè,马颈部的长毛),故名。

棕榈科(Palmae)亦称椰子科(Arecaceae)。一般将掌状叶子的叫棕、榈或葵;羽状叶子的叫椰子。

原产中国的线棕、板棕、毛棕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棕榈,又名唐棕、栟(bīng,即棕榈)榈、中国扇棕、棕树、山棕,属于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

国内的王棕,在国际上叫大王椰子,散尾葵则称黄椰子,海南岛的食用椰子,在国外名为可可椰子。它们属于棕榈科椰子属。

棕榈植物可分热带棕榈和耐寒棕榈两类。前者于0℃以下死亡,而后者很多可耐-5℃以下甚至可耐-22℃。国内的棕榈绝大部分是热带棕榈种,而原产中国的唐棕,是唯一的耐寒棕榈,可耐-15℃。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1)

生长在北京的棕榈

棕榈科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大约有22属60余种。除了本土原产的唐棕外,从美洲引进的王棕,澳大利亚引进的假槟榔,以及从西域引进的海枣树都是南方常见的行道树和庭院栽培树。

现在人们常见的棕榈科树种有一下几种。

1 线棕,又称马尾棕、粗棕、竹节棕。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2)

线棕,又称马尾棕

线棕原产我国,树干高大,节间长。叶身大,叶柄长,叶色浓绿,皱褶先端较尖,叶质较薄。棕片厚而密,棕丝粗长,结构较稀,顶端结合成带而下垂,产量及出丝率高,最适宜制绳索。种实椭圆状卵形,熟时蓝黑色。以种子繁殖,适应性强,喜欢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环境,较耐寒,生长适温20~28℃,气温-10°C环境下,阴凉处稍加防寒保护,便可顺利越冬。

棕榈科树种一般都亭亭玉立,单干无分枝,叶大形,集生干顶,组成典型的“棕榈型”树冠,是热带植物景观的象征。线棕则是棕榈科树种中最具典型性和标志性的品种之一,近些年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绿化和庭室布景,多选择线棕来营造南国的“棕榈景观”。

2 板棕,也叫密棕。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3)

板棕,也叫密棕

板棕的树干粗肥,树势较矮,节间密,叶身较大,叶柄粗肥,叶色翠绿,皱褶先端凸尖,叶质肥厚。棕皮宽,棕丝较短,棕丝顶端分离而稍下垂,产量较高,宜于编制蓑衣。对立地条件要求也较高。树干粗肥,节间短,便于采剥。种实肾脏形,熟时黄褐色。

3 毛棕,亦称细棕。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4)

毛棕,亦称细棕

毛棕树干较粗,叶身小,叶柄短,叶色淡绿,棕片宽不及板棕,长不及线棕,棕丝短细,质脆,产量低,质量差。对立地条件要求一般。

4 蒲葵,别名扇叶葵、葵树、扇形棕榈、扇子树。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5)

扇形棕榈——蒲葵

蒲葵为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生长较快,高可达20米,基部常膨大,叶阔肾状扇形,果实椭圆形橄榄状。叶片较大,可做扇子。叶柄上是相互分离的尖锐倒刺。叶则较大,叶裂较浅,叶片尖端自然下垂。蒲葵茎杆上的纤维较棕榈的少,且易脱落而露出树干。雌雄异株。蒲葵耐寒力差,产中国南部,尤以广东新会种植为多。

为什么没有棕榈(你对棕榈知多少)(6)

园圃小蒲葵

由于蒲葵叶阔肾状扇形,能做扇子,被叫做扇叶葵,蓬扇树,也常有很多人叫它扇子树。其实,扇子树只是一个称呼,具体是不存在的。蒲葵属于蒲葵属棕榈科植物,不是狭义的棕榈树,但因其长相与棕榈树很像,人们就送它一个美称——“扇形棕榈”。

(图片对照的品种仅供参考。一人编辑,未完待续。)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自动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