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今天的知识点是: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高清课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

【实验结论】:实验①、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④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2)

【要点诠释】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要点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高清课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3)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要点诠释】

1.有时易将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混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由此可知: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汽油易燃烧是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2016•长春中考)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木条燃烧 D.水结成冰

【思路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答案】C

【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4)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鲜奶制成酸奶、黄豆酿成酱油、糯米酿成甜酒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总结升华】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主要的物质大全(河北省九年级化学知识点)(5)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答案】C

【变式2】(2015•重庆中考)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答案】B

【解析】

A.花朵掰成花瓣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果榨成果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冰砖凿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类型二、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2015•四川中考)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思路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答案】D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总结升华】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辨析的一道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2)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这两个性质均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铝的物理性质。

【总结升华】物理性质是不用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比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一反三#

【变式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浓盐酸易挥发(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

【解析】

(1)浓盐酸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盐酸易挥发”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2)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是铁本身的一种化学性质;(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变式2】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缸内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答案】(1)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气态

(2)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