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

隋朝虽然很短暂,但是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连远在东方的日本也感受到了隋朝的国威,先后派遣四次遣隋使来华,学习隋朝的典章制度。这当中就发生了两次日本在国书中藐视隋朝的事件。

隋唐的日本来华人员和以往不一样

隋唐时期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跟以往的日本派来中国的人员不一样。遣隋使和遣唐使的学习目的更强。这跟以前日本派人到中国来纯粹是为了进贡是不一样的。

公元1784年,日本九州的一个小渔村里面,一个农民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黄金刻成的金印。这个金印上面有五个字,叫做“汉委奴国王”,其中“委”通“倭”。这颗印的发现印证了中国古书中记载的一件事,那就是在公元57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赐予倭奴国金印的事件。其实当时的日本有很多个小国,这个倭奴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已,他之所以派使节来向东汉朝贡,目的是想通过东汉国的权威获得支持以便压倒其他小国。所以他的目的不是来学习的,是来获得支持的。后来这个倭奴国可能在战争中败给了邪马台国,于是倭奴国不得不把这个金印藏起来。1700年后这个金印才意外重见天日。

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1)

汉委奴王金印

刚刚提到的邪马台国后来也派人到中国朝贡。根据中国史书《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59年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人向当时的曹魏进贡,目的也是想在日本的诸侯兼并战争中,获得中原势力的支持。在中国进入南北朝之后,日本也经常派人向中国的南朝朝贡。这些朝贡含有太多的政治成分,跟后来的遣隋使和遣唐使差别很大。遣隋使和遣唐使他们来中国固然有进贡的成分,但是他们学习的目的占据主要地位。

四次遣隋使

公元600年,日本雄心勃勃的圣德太子摄政,圣德太子在这一年派出了第一次遣隋使。遣隋使到中国学习了中国的典章律法,回到日本后,圣德太子就推出了冠位12阶和17条宪法等改革。

七年后,日本再次派出第二波遣隋使。这一次的遣隋使的领头人是小野妹子。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他虽然号称妹子,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性。也就是这一次遣隋使到达隋朝后,发生了国书纠纷事件。

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2)

第一次遣隋使来中国,是隋文帝时期

遣隋使团从七月三号出发,到达中国后,就递上了日本天皇给隋炀帝的国书,国书的开头赫然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所以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功绩,尤其是周围国家和民族对他的看法。一看到日本国的国书这样藐视自己,非常生气,对主管外事事务的官员说:“蛮夷书无礼者,勿复以闻”。意思是说这些蛮夷的国书没大没小,以后不要再拿给我看。意外的是,隋炀帝并没有责罚日本客人,反而对他们以礼相待。我想隋炀帝的想法是对待这个远在天边、有海相隔、无关痛痒的蛮夷小国,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当时放在心上的是突厥、高句丽,吐谷浑等等。

第二年的四月,小野妹子启程回国。在经过朝鲜半岛的时候发生了意外,隋炀帝回复给日本天皇的国书被百济国抢走了。当时隋朝的使臣裴世清也一同陪小野妹子到日本,很多大臣都建议圣德太子处罚小野妹子,但考虑到在隋朝使臣面前要保持礼节,所以最后没有究追究国书被抢之罪。

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3)

隋朝官人

同年九月,隋朝使臣裴世清回国,小野妹子在送裴世清回中国的同时顺便开启了第三次遣隋使的行程。小野妹子在这一次递给隋炀帝的国书中,依然保持上一次的傲慢,国书写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当时的隋炀帝正春风得意,吐谷浑被打败了,隋炀帝西巡甘肃接受周围小国的朝贡。志得意满的隋炀帝因此也没有把日本的无理放在心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次遣隋使当中,除了正副使两人外,还有八个留学生和僧人。这八个人据考证大部分都是中国移民的后裔。他们留在隋朝直到唐朝初年才回到日本。他们将在中国学到的先进知识用到日本的政治改革上,促进了日本的进步。

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4)

日本来华使节

日本派出第四次遣隋使的时候,离隋朝灭亡仅有三年了。这年正值是公元615年。等到遣隋使到达中国的时候,中国兵荒马乱,四处征战,遣隋使的学习计划也只能不了了之。

遣隋使跟遣唐使相比,它的规模和次数都少很多,他的影响力也无法跟遣唐使相比。但就像科举制始于隋朝影响了唐朝一样。日本派出使团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也是开始隋朝,后来兴盛于唐朝。可以说遣隋使为后来的遣唐使提供了教训和经验,是日本开始学习中国的开端。

皇帝扭转时空的理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出天子)(5)

隋炀帝

总结:从公元600年到公元615年这15年间,日本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发生了国书纠纷事件,这背后反映了日本想跟中原政权平起平坐的心理,也反映了日本统治阶层的野心,日本统治者以为自己可以和中国平起平坐,但隋炀帝未必能看得起这个小国。所以虽然发生了国书的傲慢无礼事件,但隋炀帝并没有把重心放在东边的这个边远小国上,因为他要处理的民族事情太多了。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统一的400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分裂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同民族在中国争夺生存空间和统治权。所以隋炀帝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如何化解国内的民族和隋朝之外的不同的政权的纠纷,是他着重处理的优先事项,特别是强大的突厥、高句丽、吐谷浑、西昌国等等。相比日本文书上的傲慢,那些通过军事威胁到隋朝生死存亡的异族,才是隋炀帝最头疼的。所以隋炀帝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也是有他的原因的。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