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1)

涪江、凯江交汇处(图片来自网络)

三台县位于涪江中游、凯江下游,县城在两江交汇处,数千年来,涪江、凯江抱城而流,孕育了两千多年的三台文明,同时又给三台人民带来了洪水暴涨的威胁。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2)

1981年7月13日,洪水淹没顺河街(翻拍袁成松《三台记忆》图册)

历年来,汛期洪水因涪、凯两江上游大范围强降水而引起,三台县境内日雨量达到或超过100毫米,连续3天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50毫米时,就会出现洪涝。据历史资料记载,从唐贞观十八年(644)到民国三十八年的一千三百多年中,三台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计38次,其中有19次县城被淹。新中国成立后,出现洪涝灾害31次,其中特大洪灾6次。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3)

2018年7月11日,三台涪江洪峰过境(图片来自网络)

历代曾有勤政爱民的官员,组织移江修堤,治理洪患。史料记载,唐贞观十八年(644年)秋,梓州大水。唐太和五年(827年)涪江、凯江江水暴涨,洪水高达6米,洪水涌入州城,百姓死伤无数。唐时梓州城靠近涪江,每年夏秋,河水暴涨,冲刷城郭、民房,淹死居民。这已成为历代地方官的心腹大患。开成四年(公元839年)郑复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组织开凿新江,使涪水归道,护城安民。诗人贾岛时为长江(蓬溪郪口)县主簿,作有《郑尚书新开涪江诗》二首,说“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如今三台北坝已是一座高楼林立的繁华新城,这里三分一的土地(刘家壕一带)就是唐朝的涪江故道在开成移江后所形成。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4)

三台涪江河堤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5)

两江交汇处防护堤(图片来自网络)

宋庆元六年(1200)邱泳于城东建“王公堤”,使涪水安行。明弘治十七年(1504)知州蒋容组建东城堤。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徐世楹组织城东建万年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知事邹宪章在城北花园镇组建邹公堤。民国时期,探索治理洪患,修建堤坊,加固工程。

民国11年三台县知事陈古枝提倡修筑县城南河堤,县署拨罚款及船帮捐款作修建费,由谢师度、肖仲宝、黃辅卿等承修。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6)

北坝镇刘家壕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总结防洪治水经验教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国家财政增加投入,民众集资投劳,连续修建堤防工程和安全台,对抗御江洪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4年—1982年,经过不断对南外街河堤进行重修、整修延长、整修加固、复修等,完成防洪护岸240.3米。

1990年,三台城区涪、凯两江上有北坝防洪堤、涪江大桥至刘家壕防洪堤、涪江大桥至老南桥防洪堤、新老南桥段防洪堤、南外街防洪堤。北坝防洪堤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校核,堤顶宽4米,高6~8米,堤长3.85公里,堤内排水为自排。明台电站尾至凯江老南桥,堤长2733米,三级水工建筑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涪江堤距400米,凯江堤距220米,堤高10米,顶设计浪墙1米,顶宽23米,按城市干道路面设计主车道12米,人行道4米。1998年—2009年,分别建成一期刘家壕至涪江大桥410米、二期梓州大桥(涪江大桥)至老城壕1270米、三期老城壕至老南桥1130米。2009年,完成城区防洪堤工程,从明台电站至凯江新南桥形成了闭合圈,全长3.42公里。同时,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发展战略,开工建设青东坝、南寺坝全长5.7公里的防洪堤,城建设防标准达到30年一遇。2011年,通过“分段实施,逐步建成”的办法,三台县城市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县城区、南寺坝、青东坝共建成防洪堤长9549.9米,分别达到30年、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2018年7月11日,三台县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流量19000立方米/秒,在涪、凯两江防护堤的防护下,三台县城安然无恙。防洪堤的修建既为三台人民解除洪患,又为三台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7)

滨江公园河堤休闲步道

2014年,充分利用滨江亲水、休闲场地,在满足防洪度汛的前提下,梳理整治15.1平方米滨江绿带供市民休闲游玩。2015年,修建成横跨凯江连接南寺坝和凯江防护堤的凯江廊桥,为三台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2017年,刘家壕至涪、凯江交汇处(幺口子)生态修复工程(滨江公园)项目开始施工,设计亲水步道沿河堤及滨水带布置,形成了通行畅通、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内部路网。展现和提升了三台涪江、凯江两江交汇处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2018年,为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建筑生命,传承千年文脉,三台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实施潼川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再现了凯江防护堤一带的古时繁华景象。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8)

凯江廊桥

西北围堤工程(三台防护堤的前世今生)(9)

涪江河堤百米健康步道

漫步十里河堤,清风习习,杨柳依依,霓虹投影,廊桥卧波。依栏而望,涪、凯两江面广阔而又平静,时有白鹭、水鸟翻飞,河蛙、鱼虾游弋,江面便泛起粼粼波光,让人不禁油然而生出“晚风轻拂江河岸,一叶轻舟随梦流”的轻松自在之感,令人心旷神怡,是人们休闲健身、旅游观光、怀古咏史的好去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