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

文·段宏刚

牌匾是依托书法艺术而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号,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广泛悬挂于宫殿、庙宇、牌坊、商号、名胜古迹等各类建筑物的显眼位置,既是建筑物文化品味的象征,又是建筑物商业属性的体现,向人们传达着文化、身份、趣味、商业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题写牌匾有两大目的,一来可以展现牌匾主人的文化品位,二来能给题写者做长期推广,因此,从古至今,邀请社会名流题写牌匾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牌匾主人获得了风雅,题写者得到了宣传,乃至留名青史的机会。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人应该题写什么牌匾,但在牌匾文化里,还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人们对越界题写比较忌讳,尤其那些跟文化产业相关的场所,非常看重题写者的身份,所用牌匾往往由文化名人题写,如,中国书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荣宝斋等场所悬挂在门楣之上的牌匾,都出自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之手。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1)

德云社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使用牌匾,依然延续前人的传统做法。

相声是我国特有的说唱艺术,以说、学、逗、唱为表演形式,大约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我国北派相声的发源地在北京和天津,时至今日,这两地形成了浓厚的相声文化氛围,诞生了许多相声社团。

其中,成立于1995年的“德云社”,无疑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相声社团之一,它能走到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创始人之一的郭德纲的不懈努力和大力贡献。德云社最初的名字叫“北京相声大会”,在2003年被改名为“德云社”,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声艺人起名字时,有一个相沿成习的规矩,喜欢按照掌门人名字中带有的字来排辈分,比如,上世纪30——40年代出生的相声艺人多为“文”字辈,代表人物有苏文茂、张文顺、魏文亮、侯耀文等人。郭德纲等人则属于年轻的“德”字辈相声艺人。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2)

郭德纲

“德云社”改名后不久,2004年10月,时年27岁的郭德纲为了振兴相声艺术,拜老一辈相声大师侯耀文为师。可以说,郭德纲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当年侯耀文的悉心栽培。

为了表达对恩师的尊重,郭德纲拜师不久,就邀请恩师给“德云社”题写了一块牌匾。牌匾制作好后,郭德纲视若珍宝,当即悬挂在德云社的门楣上,到现在没有更换。

可以看到,“德云社”三字里边的“德”字,笔画顺序出现了错误,有错别字的嫌疑。

“德”字为左右结构,左边是双人旁,近似汉字“彳”,右边从上至下依次为:十、四、一、心。

侯耀文在书写中,将“德”字右边的“四”和“一”调换了位置,最终,把“十”字变成了“士”,让“心”字上边少了一横,成为一个异体字。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3)

“德”字的多种写法

这个“德”字究竟有没有错?如果以楷书的笔画规则和评判标准来看,这个字毫无疑问是错别字。

如果以书法艺术的标准来评判,这个字对不对就比较模糊了。因为在行书和草书,乃至篆刻创作里,艺术家为了塑造字体的协调性和美观性,常常会对某些字体的笔画进行增减或者挪用。

有些字体局部的笔画过于繁琐,若全写出来,会显得拥挤杂乱,让字体重心不稳,因此,书法家会对这一部分的笔画少写几笔,让字在整体上变得更匀称一些。

有些字体的局部笔画过于稀疏,同样不利于布局,因此,书写中会增加一些笔画,或者把其它部位的笔画挪用过来使用,让字体在细节上跟原来变得不太一样,但在整体效果上,并不影响艺术价值。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4)

德云社

但是,在书法创作中,可以增减和挪用笔画的字,都是结构和形状比较特殊的字,这类字都是左右、上下、里外的笔画结构组合非常不均匀,按照正常规矩去写,无法体现视觉艺术独特的造型美,比如“忀”、“履”、“阖”等字,如果墨守成规去写,再高明的书法家,写好它们都不容易,在这时,只能通过增减、挪用笔画的方式,来体现造型美和结构美了。

那么,“德”字是否也需要增减和挪用笔画呢?

不需要,因为“德”字还没有复杂到那个程度。

况且,查询古代流传下来的碑帖,像侯耀文那样写“德”字的情况压根没有出现过,可以说,这是一个错字,连异体字和通假字都算不上。

不过,在一些隶书和楷书的书帖里,“德”字常常被省略掉右半部分“四”和“心”之间的一横,这种写法在魏晋南北朝到隋朝这300多年里比较常见。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5)

德云社成员

在这300多年里,是汉字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一些汉字的笔画数量还没有固定下来,因此,相同汉字在不同地区之间,会出现书写上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字里,不是笔画多了就是笔画少了,这是由汉字特定的演化历史决定的。

现代的书法家在临帖中,可以按照字帖的写法来临摹,但在创作中,则必须按照现有的汉字笔画标准去书写,这是对汉字的尊重。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侯耀文把“德”字写成那样,不外乎有三种可能。

其一,侯耀文把“德”字的笔画记错了,将错就错写出来了。

这种假设很有可能,侯耀文出生于1948年,他读书识字时,正好赶上“繁体字简化”和“全国扫盲”的初期,那时全国文盲很多,识字率很低,许多人不会写字,即使学会一些字,对笔画顺序也可能没有了解清楚。当他把“德”字的书写按照错误写法养成习惯时,就很难改正过来,一直会认为自己写的没有错,就出现了今天的笔误。

扇子上写什么字好德云社(德云社牌匾上的)(6)

少写一笔的“德”字

其二,侯耀文故意把“德”字写错,想给郭德纲一些暗示。

侯耀文作为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想用这种方式暗示弟子做人“德”在先,以德服人,这样的艺术家才是伟大的艺术家。

当然,侯耀文具体要暗示弟子什么,事后并没有向外界透露,我们只能去猜测。

其三,侯耀文故意写错字,想给后人留下一些谈资,让历史记住他。

这类例子在历史上很多,如,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秀才钱子龙,能写一手好书法,因为一时疏忽,题写“全聚德”时,把“德”字少写了一笔,没想到他却因这个牌匾而名留青史,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