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知识梳理及题型练习(题型三 有机知识辨析型)

1.(2018·广西高三4月考前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第3单元知识梳理及题型练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3单元知识梳理及题型练习(题型三 有机知识辨析型)

第3单元知识梳理及题型练习

1.(2018·广西高三4月考前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共有5种

B.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可得到氨基酸

C.乙烷、氯乙烷、二氯乙烷互为同系物

D.植物油中不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 B

解析 A项,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可能是酯,其中属于羧酸的C3H7COOH有2种,属于酯的有HCOOC3H7 2种,CH3COOC2H5,C2H5COOCH3,共有6种,错误;B项,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水解为氨基酸,正确;D项,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错误。

2.(2018·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均为高分子但不是同分异构体

B.咖啡酸(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酸和乙醇通过加成反应制得乙酸乙酯

D.鉴别丝绸与棉麻制品可用灼烧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A项,淀粉与纤维素通式均为(C6H10O5)n,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正确;B项,咖啡酸(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C项,乙酸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制得乙酸乙酯,错误;D项,鉴别丝绸与棉麻制品可用灼烧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丝绸,正确。

3.(2018·白城市通渭县三校高三最后模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变成脂肪

B.丙烯和氯乙烯均可以合成食品包装材料

C.苯分子的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能用来鉴别所有的蛋白质

答案 A

解析 A项,植物油为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加氢后,可以变成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由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脂肪,正确;B项,丙烯可以合成聚丙烯,无毒;氯乙烯可以合成聚氯乙烯,有毒,因此氯乙烯不可以作为合成食品包装材料,错误;C项,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错误;D项,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例如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则鸡蛋白溶液呈黄色。这是由于蛋白质(含苯环结构)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的缘故,可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不是所有蛋白质,错误。

4.(2018·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萘(

)含有5mol碳碳双键

B.CH3CH===CHCH3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

D.尿素[CO(NH2)2]的含氮质量分数比碳酸氢铵的低

答案 C

解析 A项,因为萘(

)中是苯环结构,没有碳碳双键,错误;B项,CH3CH===CHCH3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4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错误;C项,苯萃取溴水,上层有颜色,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下层有颜色,酒精和溴水互溶,所以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正确;D项,尿素[CO(NH2)2]的含氮质量分数为46.7%,碳酸氢铵的含氮质量分数为17.7%,尿素[CO(NH2)2]的含氮质量分数比碳酸氢铵的高,错误。

5.(2018·新余市高三二模)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B.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纤维素、聚乙烯、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A项,乙醇含—OH,乙酸含—COOH,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均为置换反应,且二者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正确;B项,乙烯、氯乙烯均含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不含双键,则只有乙烯、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错误。

6.(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B.2­甲基­2­丁醇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

C.苯乙烯和甲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检验出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的乙醇

答案 D

解析 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是乙酸或甲酸甲酯,故A错误;2­甲基­2­丁醇,α­C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B错误;甲苯分子中含有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7.(2018·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下列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萘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8种

C.对甲基苯乙烯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

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它们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答案 A

解析 BrCH2CHBrCH2Br为1,2,3­三溴丙烷,A错误;萘的结构对称性很高如图:

环上只有2种氢,—C4H9取代基有4种结构,因此萘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8种,B正确;甲基中最多有1个碳和1个氢能够与苯环共平面,乙烯基中的碳、氢均能共平面,苯环中所有的氢、碳均可以共平面,所以对甲基苯乙烯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8.(2018·大连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向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

D.在C4H11N分子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 C

解析 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中水层褪色,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水中的溶解度,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中水层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正确;B项,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乙醇可拆写成C2H4·H2O,1 mol CH2==CH2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1 mol C2H5OH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二者消耗O2的质量相等,正确;C项,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在浓硫酸作用下进行,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证明乙酸是否过量,错误;D项,根据C4H11N分子中C、N、H原子之间都是以单键相连,以氮原子为中心,氮原子连一个甲基、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有1种结构;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一个乙基、一个乙基,共1种;氮原子连一个氢原子、一个甲基和一个丙基,丙基有两种,有2种结构;氮原子连两个氢原子和一个丁基,丁基有4种,有4种结构,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正确。

9.(2018·赤峰市高三4月模拟理科综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聚酯纤维常用于生产服装面料,属于合成纤维

C.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优异功能,所以人人可以直接使用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A项,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错误;B项,聚酯纤维如涤纶等常用于生产服装面料,属于合成纤维,正确;C项,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优异功能,过敏反应是使用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使用者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不能直接使用,错误;D项,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属于小分子,错误。

10.(2018·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三下学期一模)下列叙述错误的有几个(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④(CH3)2CHC(CH3)3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

⑤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3B.4C.5D.6

答案 B

解析 ①淀粉、油脂和蛋白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正确;②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所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正确;③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萃取,所以二者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相同,错误;④(CH3)2CHC(CH3)3名称为2,2,3­三甲基丁烷,错误;⑤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能使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对人体有害,错误;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这样乙烷中引入二氧化碳杂质,错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