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

儿时读《三国演义》,只看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撸灰飞烟灭;如今再看,却忍不住叹息一抹残阳下,多少士卒白骨露于荒野。儿时只管看当阳桥张翼德手持丈八点长矛,一声大喝河水倒流,千军万马为之胆寒;如今再看,却忍不住叹息多少新野苍生哀嚎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现在再看《三国演义》,已经对银鞍白马,大丈夫豪情不那么心涌澎湃,更多的是去挖掘一些以前忽略掉的细节。今天小编整理了《三国演义》里10处让人感慨万千的细节。


01 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园,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那一年,诸葛亮只有27岁,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决定出山,助皇叔匡扶汉室,恢复中原。

在这之后接近三十余年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取荆州,下益州,平南蛮,伐曹魏。

我多希望他能成功,不为刘备,不为汉室,只为他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1)

可是,那一年,上方谷的大雨,放走了司马懿,浇灭了诸葛亮一统中原,迁都洛阳的希望。

五丈原秋风起时,将星陨落,不知丞相可曾思念再也回不去的卧龙岗,可曾思念早已荒芜了的田园。


02备往常身不离鞍,髀骨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幼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以贩卖草鞋为生,桃园结义,生死与共。

投曹操,事陶谦,依袁绍,往刘表。自北而南,刘备漂泊一生,无依无靠。

投刘表那年,刘备已经四十五岁,壮志未酬,不禁苍然流涕,唏嘘不已。

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2)

其实有时候挺佩服刘备的,白手起家,屡败屡战,终于能与曹操孙权这种富二代三分天下,霸业得筑,壮哉!


03自华容一别,倏忽数载,不想孤与君侯须发皆白矣,云长公,别来无恙乎?

温酒斩华雄,我们只记得战鼓响时,关云长斩华雄于马下,拨马回营,酒尚有余温,关羽一饮而尽,傲视群雄的壮观!

却忽略了,当刘关张三人还是无名之辈,袁术不屑,诸侯鄙夷,众将轻看时,是曹孟德为关羽斟酒壮行!

赠赤兔,送千金,封侯拜将,曹操多么想留住这位英雄,可惜关羽最终还是弃之而去,恨只恨不能与其早相见。

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3)

失荆州,走麦城,尸首异处,看到眼前的故人头颅,曹操顿生锥心之痛,英雄惜英雄,惜哉!


04此鸦缘何夜鸣?鸦见月鸣,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

赤壁之战前夕的某个夜里,月明风清,曹操大宴诸将,饮酒赋诗。

所有人都以为天下就要一统了,曹操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破黄巾,讨董卓,进兖州,据青州,灭袁术,征张秀,最后以寡敌众拿下袁绍,终于统一北方。诸位将领跟自己南征北战,戎马一生,过不了几日只要击败孙吴联军,就可以安享天下太平了。

最后不料一语成谶,疑似天晓,却仍然是黑夜,自己的几十万大军被别人一把火烧的灰飞烟灭,统一大计功败垂成。

有时候挺心疼曹操的,戎马一生最终还是没能天下归一。

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4)

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05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昔日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军阵营,血染红袍斩杀曹营50余员战将,七进七出救出少主刘婵,三军为之胆寒,惊为天人!

后人赋诗赞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唯有常山赵子龙。

子龙威名,以至于几十年后在与魏将夏侯楙对阵时,罗贯中先生还不忘给出一段语言描写:

楙连夜与众将商议曰:“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放信当阳长板之事。似此无人可敌,为之奈何?”

然而,纵使你年轻时如何鲜衣怒马,勇冠三军,终究也有年迈不敌对手的那一刻。

三国赵云六句话(三国演义里十句思之极悲的话)(5)

是的,赵云被魏军死死的围在了阵中,也许最开始他并没有慌张,反而是越打越兴奋,因为他觉得凭借自己的红枪白马,照样能和当年一样在三军中犹入无人之境。

可是从辰时至酉时,苦战了一天的他发现依旧冲不出包围圈,四周人马向自己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

也许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老了吧!于是不禁说道:“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英雄迟暮,廉颇老矣,最叫人痛心!

我是历史中简堂观点君,专注三国史,明史,欢迎关注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