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

1.优良品种与蛋鸡高产有何关系?

优良品种、饲料营养、环境设备、卫生防疫和经营管理是影响蛋鸡产业发展的五大因素,其中优良品种对促进蛋鸡业的发展和提高蛋鸡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排在五大因素之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很多优良的蛋鸡品种。在这些良种的基础上,经过育种家的科学选育,形成了一系列的商业配套系,有力地推动了蛋鸡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蛋鸡品种以产蛋多为主要特征,体型较小,皮薄骨细,肌肉结实、羽毛紧密,性情活泼,5~6月龄开产,年产蛋200个以上,产肉少,无就巢性。现代蛋鸡生产中,选择优良的蛋鸡品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只有蛋鸡品种优良,才能实现蛋鸡高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

2.鸡品种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鸡品种一般分为标准品种、地方品种和商业品种。标准品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产物,是现代商业品种育成的基础,一般不参与直接生产。商业品种又称商业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标准品种是经验育种阶段的产物,强调品种特征,注重血统的一致和羽色、冠型、体型等典型的外貌特征;配套系是现代育种的结晶,具有突出的生产性能和特有的商品命名,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鸡的品种分类方法主要有标准品种分类法和现代化养鸡业分类法。

(1)标准品种分类法。将鸡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类、型、品种和品变种。

第1层次:类。按照鸡的原产地划分,分为亚洲类、美洲类、英国类和地中海类等。

第2层次:型。根据鸡的用途来划分,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和药用型等。

第3层次:品种。品种是指通过育种形成的一个有一定数量、具有特殊的外形和一般基本相同的生产性能,且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相似的生物群体。

第4层次:品变种,又称亚品种、变种或内种。是一个品种内,又根据羽毛颜色、羽毛斑纹或者冠型分为不同的品变种。

(2)现代化养鸡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根据鸡的经济用途将鸡分为蛋用系和肉用系。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

3.蛋用系鸡有哪些类型?

蛋用系鸡根据颜色的不同分为白壳蛋鸡、褐壳蛋鸡、浅壳蛋鸡和绿壳蛋鸡。蛋用系鸡不仅产蛋量高,而且蛋重大。

(1)白壳蛋鸡。白壳蛋鸡是从白来航鸡种选育出不同的品系进行品系杂交选育而得到的。

优点:①体型小而清秀。成年母鸡体重约1.75千克,全身羽毛白色,单冠,冠大鲜红,喙、胫、皮肤为黄色,耳叶为白色。②成熟早,产蛋量高,饲料消耗少。一般21周龄开产,72周龄产蛋量290~300个,20~72周龄产蛋期料蛋比为(2.2~2.4):1。③适应性强。各种气候条件均可饲养,特别是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强。④蛋品质好,血斑、肉斑率低。

缺点:①蛋重较小,蛋壳薄,易破损。②神经质,胆小怕人,抗应激能力差。③啄癖多,特别是开产初期啄肛严重。

(2)褐壳蛋鸡。褐壳蛋鸡以纯系兼用型品种如洛岛红、新汗县等为基础,选育专门化品系杂交配套组合而成。

优点:①为中型蛋鸡。成年母鸡体重约为2.2千克。②体重略大,开产较迟。一般23周龄开产,76周龄产蛋量300~310个。③蛋重大,总产蛋量高。22~76周龄产蛋期料蛋比为(2.3~2.4):1。④性情温顺,抗应激强,好管理,耐寒性好,冬季产蛋稳定。⑤商品代鸡可凭羽毛颜色自别雌雄。出壳时公雏全身羽毛米黄色,母雏羽毛多为褐色。⑥啄癖少,死淘率低,淘汰鸡体重大,适宜肉用。⑦蛋壳质量好,破损率低。

缺点:①培育费用高。②饲料消耗多。③占用面积大。④蛋的血斑和肉斑率高。⑤耐热性差。

(3)浅壳蛋鸡。浅壳蛋鸡是利用轻型白来航鸡与中型褐壳蛋鸡正交或反交而成。优点:①兼备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的优点,既具有白壳蛋鸡饲料消耗少、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褐壳蛋鸡性情温顺、蛋重大、蛋壳质量好的优点。②壳色介于白色和褐色之间,呈淡棕色。③雏鸡可通过快慢羽自别雌雄。

(4)绿壳蛋鸡。绿壳蛋鸡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是利用我国绿壳蛋鸡地方品种选育出来的。优点:①抗病能力强,食性杂,易饲养。②绿壳鸡蛋在我国数量少,市场潜力大,鸡蛋产品是畅销不衰的产品。③效益高。④营养价值高。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缺点是产蛋数量较少。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3)

4.现代商品蛋鸡品种有哪些?

现代商品蛋鸡品种有海兰蛋鸡、罗曼蛋鸡、伊莎蛋鸡、尼克蛋鸡、巴布考克B-380蛋鸡、星杂蛋鸡、雅康蛋鸡、迪卡蛋鸡、罗斯褐蛋鸡、海塞克斯蛋鸡、雪佛褐蛋鸡等。

伊莎蛋鸡系法国伊莎公司育成的四系配套杂交鸡,是目前国际上最优秀的高产蛋鸡之一,有伊莎白蛋鸡、伊莎褐蛋鸡、伊莎新红褐蛋鸡和伊莎金彗星蛋鸡。罗曼蛋鸡系德国罗曼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白壳蛋鸡配套系。有罗曼白蛋鸡、罗曼褐蛋鸡和罗曼粉蛋鸡。海兰蛋鸡是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杂交鸡,有海兰白蛋鸡(W-98、W-36)、海兰褐蛋鸡(海兰褐、海兰褐佳、海兰银褐)和海兰灰蛋鸡。尼克蛋鸡是德国罗曼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尼克子公司培育的蛋鸡配套系,有尼克白蛋鸡、尼克红蛋鸡和尼克粉蛋鸡。雪佛褐蛋鸡是法国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经法国伊莎公司授权,特准济宁市祖代鸡场使用“伊莎济宁红”名称)。巴布考克B-380蛋鸡是法国伊莎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雅康蛋鸡是以色列PBU育种公司培育的粉壳蛋鸡配套系,商品代羽速自别雄雌。罗斯褐蛋鸡是由英国罗斯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海赛克斯蛋鸡系荷兰尤利布里德公司育成的四系配套杂交鸡,有海塞克斯褐和海赛克斯白。星杂蛋鸡是法国伊莎公司培育的蛋鸡配套系。迪卡蛋鸡是美国迪卡不公司育成的四系配套杂交鸡。

现将主要商品蛋鸡品种的生产性能介绍如下。

(1)伊莎巴布考克B-300白壳蛋鸡。该品种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蛋鸡品种,生产性能高,饲料转化率不高,死亡率低。商品代鸡20周龄成活率为97%,18周龄体重1.29千克,18周龄耗料6.02千克,高峰期产蛋率达到93%,72周龄产蛋290个,平均蛋重为62克。

(2)伊莎B-380褐壳蛋鸡。该品种商品蛋鸡中有35%~45%的鸡只体表覆有黑色羽毛,与其他品种能清晰地鉴别开来。18周龄成活率可达到98%,18周龄体重为1.54~1.6千克,76周龄产蛋337个,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平均蛋重63克,饲料转化比2.10:1,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3)伊莎褐壳蛋鸡。商品代鸡18周龄成活率达到97%,18周龄体重为1.54~1.6千克,开产日龄161天,26周龄高峰产蛋,76周龄产蛋320~330个,全期平均蛋重62.8克,料蛋比(2.06~2.16):1。

(4)伊莎新红褐蛋鸡。商品代鸡18周龄成活率达到98.5%,18周龄体重1.75千克,开产周龄19~20周,高峰期95%以上产蛋时间17周龄,72周龄产蛋315~325个,全期平均蛋重65克,料蛋比(2.07~2.13):1。

(5)罗曼褐壳蛋鸡。该蛋鸡品种生产性能优异、生活力强、适应性好。商品代鸡开产日龄152~158天,72周龄产蛋285~295个,平均蛋重64克;20周龄耗料7.4~8千克,21~72周龄耗料44.2千克,料蛋比为(2.3~2.4):1;20周龄体重1.5~1.6千克,72周龄体重2.2~2.4千克;20周龄成活率97%~98%,1~72周龄存活率94%~96%。

(6)新罗曼褐壳蛋鸡。该品种目前已取代罗曼鸡。商品代鸡开产日龄150~160天,72周龄产蛋290~300个,平均蛋重64克;20周龄耗料7.4~7.8千克,产蛋期平均耗料112~122克,料蛋比(2.1~2.3):1;20周龄体重1.5~1.6千克,72周龄体重1.9~2.2千克;20周龄成活率达97%~98%,1~72周龄存活率94%~96%。

(7)海兰W-36白壳蛋鸡。该品种可凭快慢羽自别雌雄,母雏为快羽,公雏为慢羽。商品代鸡0~18周龄成活率97%,耗料5.67千克;18周龄体重1.28千克;开产日龄159天,平均蛋重62克;72周龄产蛋292个,72周龄体重1.76千克,料蛋比(2.1~2.3):1。

(8)海兰褐壳蛋鸡。该蛋鸡品种具有抗马立克病和白血病的基因。0~18周龄成活率96%~98%,耗料6.8千克。18周龄体重1.66千克;开产周龄22周,72周龄产蛋290~310个,平均蛋重66.8克。

(9)尼克白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3千克,1~18周龄耗料5.5千克,1~18周龄成活率95%~98%;平均开产日龄145~153天,产蛋率90%以上持续时间为16~21周,产蛋率80%以上持续时间34~43周;80周龄入舍母鸡产蛋325~347个,20.8千克,平均蛋重61克;80周龄母鸡平均体重1.78克;19~80周龄料蛋比(2.1~2.3):1,19~80周龄成活率89%~94%。

(10)尼克红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5千克,1~18周龄耗料6.1~6.4千克,1~18周龄成活率96%~98%;平均开产日龄140~150天,产蛋率90%以上持续时间为16~20周,产蛋率80%以上持续时间34~42周;80周龄入舍母鸡产蛋349~359个,19.1~20.6千克,平均蛋重62.5~63.5克;80周龄母鸡平均体重1900~2200克;19~80周龄料蛋比(2.0~2.2):1,19~80周龄成活率91%~94%。

(11)雪佛褐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2千克,1~18周龄耗料6.68千克,1~18周龄成活率98%,平均开产日龄146~147天,高峰产蛋率95%,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338个、21.08千克,平均蛋重62.3克;76周龄平均体重1.95~2.05千克;19~76周龄料蛋比(2.04~2.11):1,19~76周龄成活率93%。

(12)巴布考克B-380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6千克,1~18周龄耗料6.85千克,1~18周龄成活率98%;平均开产日龄140~147天,高峰产蛋率95%;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337个,21.16千克,平均蛋重63克;76周龄平均体重1.95~2.05千克;19~76周龄料蛋比2.05:1,19~76周龄成活率93%。

(13)罗斯褐壳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4千克,1~18周龄耗料7千克;平均开产日龄126~140天;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92个、23.1千克,平均体重2.2千克;19~76周龄料蛋比2.43:1。

(14)雅康蛋鸡。18周龄平均体重1.5千克,1~20周龄耗料7.7~8.0千克;1~20周龄成活率95~97%,平均开产日龄152~161天;7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337个,平均蛋重63克;21~80周龄成活率94%~96%。

(15)海塞克斯褐壳蛋鸡。商品代鸡0~18周龄成活率97%,18周龄体重1.4千克,耗料5.8千克;开产日龄158天,72周龄产蛋300个,平均蛋重60.7克。

(16)迪卡·沃伦褐壳蛋鸡。该蛋鸡品种饲养效益高,生产性能稳定可靠,商品代鸡生产性能,20周龄成活率97%;开产日龄161天;20周龄体重1.7千克,72周龄产蛋280~300个,20周耗料7.7千克,料蛋比(2.28~2.43):1。

(17)星杂288白蛋鸡。20周龄平均体重1.3~1.4千克,平均开产日龄161天;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60~285个,产蛋16~17.5千克,平均蛋重62克;21~72周龄料蛋比为(2.25~2.4):1。

(18)星杂579褐蛋鸡。20周龄平均体重1.5~1.7千克,平均开产日龄168天;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50~270个,平均蛋重63克;21~72周龄料蛋比为(2.6~2.8):1,成活率92%~94%。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4)

5.开发利用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鸡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家禽品种志》上共记载了27个地方鸡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耐粗饲、鸡蛋品质好、肉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国外品种的引进和盲目杂交,使我国地方鸡品种养殖数量锐减,有些品种甚至已经濒临灭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鸡消费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我国养鸡业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新兴产业。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就开始开展地方鸡种保种与利用相关科研生产工作。目前我国对于地方鸡种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选育固定优良性状以提高生产性能;利用地方品种与外引良种的差异进行经济杂交,获得互补优势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特异性状的地方品种作为培育新品种和品系的珍贵材料。开发和利用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措施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品种资源的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在现代家禽产业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多样化的地方品种资源,是我国家禽育种的素材来源。一定要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做好品种资源的保护;对地方鸡品种资源潜在优势的开发,可以在利用中达到动态保种的目的。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地方鸡品种的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需要政府的参与指导和资金扶持。因为大多地方鸡品种生长速度慢、产蛋量少、养殖成本高、投入见效慢,很难实现集约化大规模饲养。有必要建立地方鸡品种资源库和适宜的繁育体系,由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开展地方鸡品种的选育提纯和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工作。

(3)建立优质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通过研究和建立现代优质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蛋鸡产业技术进步,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揭示种质特性和遗传结构,提高地方鸡品种的利用效率,把地方品种资源优势直接转化为商品优势。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5)

6.蛋鸡产蛋有什么规律?

健康蛋鸡产蛋有一定的规律,一个产蛋周期由连续产蛋天数(或只产蛋1天)与停产天数(或1天以上)构成。根据产蛋量的变化分为始产、主产和终产3个时期。

(1)始产期。为7~14天,是指从产第1枚蛋到正常产蛋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蛋不规律,每次产蛋间隔时间长,产双黄蛋和软壳蛋比较多,1天内可能产1枚正常蛋或产1枚异常蛋,或两枚都是异常蛋。

(2)主产期。随着产蛋趋于正常化,产蛋率迅速提高,32~34周龄达到最高峰,此时产蛋率一般达到93%~94%,最高可达95%~97%,持续3~4周后,以每周降低0.5%~1%的速率直线平稳下降,到72周龄产蛋率仍可维持在65%~70%。品种、饲养管理、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产蛋高峰出现的时间,如育成期鸡群若限制光照,产蛋高峰的出现早于育成期不限制光照的鸡群。而产蛋率的下降幅度受品种或品系、舍温、应激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鸡舍温度过高、遭受应激或发生疾病时,产蛋率下降幅度都会增大。

(3)终产期。此期鸡脑垂体仍可分泌促性腺激素,但产蛋量迅速下降,直至无卵子生成为止,终产期非常短暂。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6)

7.为什么会产生异常蛋?

异常蛋的类型有双黄蛋、多黄蛋、无黄蛋、蛋中蛋、异物蛋、变性蛋、软壳蛋等。

(1)双黄蛋和多黄蛋。蛋很大,当卵巢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卵细胞同时成熟,或成熟的时间很接近时,或母鸡受到惊吓、物理压迫等,导致卵泡破裂,与成熟的卵一起排出,就会形成双黄蛋和多黄蛋。除了遗传因素外,蛋鸡初产期由于内分泌不协调多产生这类异常蛋。

(2)无黄蛋。蛋很小,通常因输卵管脱落的黏膜上皮或血块刺激输卵管分泌蛋白和蛋壳而形成。

(3)蛋中蛋。这种蛋较为少见,蛋很大,当母鸡受惊吓或异常生理状态下,输卵管发生逆蠕动,将在子宫中已经形成硬壳的蛋又推到输卵管上部,蛋沿输卵管下移时,又被蛋白蛋壳重新包裹,形成蛋包蛋或蛋中蛋。

(4)异物蛋。包括血斑蛋和肉斑蛋。血斑蛋是排卵时,卵泡血管破裂,血附在卵上形成。肉斑蛋是输卵管上皮组织脱落,与卵细胞一同被蛋白蛋壳包裹形成。除了遗传因素外,饲料中缺乏微生物K或者母鸡生殖道炎症,出血或组织脱落易造成这类异常蛋。青年母鸡初产期,或低产期生殖机能低下,易出现这种现象。

(5)变形蛋。鸡蛋形状怪异,呈长、扁、葫芦、皱纹、补壳、沙皮状等。母鸡受到惊吓,输卵管分泌异常,或者输卵管峡部和子宫部收缩异常,子宫扩张力变化,形成这类异常蛋。

(6)软壳蛋。壳膜外没有硬蛋壳。产生这类蛋的原因很多,钙、磷和维生素D3缺乏、天气炎热、处于高产期、防疫用药不当、蛋鸡过肥或过瘦、输卵管炎症和母鸡受到惊吓等因素,都会使卵细胞下行过快,尚未形成蛋壳就被产出。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7)

8.优质鸡蛋有何特征?

优质鸡蛋主要包括土鸡蛋和仿土鸡蛋良种类型,是指由地方品种鸡下的土鸡蛋,或由产蛋性能较好的地方鸡种与引进高产品系杂交,后代直接用于商品蛋生产的蛋品或用于横交固定培育的品系及其形成的配套系生产的仿土鸡蛋;优质鸡蛋在生态散养环境、无污染条件下生产,其蛋壳颜色、蛋重以及蛋品质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与国外高产蛋鸡产的鸡蛋很容易区分,具有蛋重较小、粉色蛋壳、蛋壳光泽好、蛋白浓稠、蛋黄大、口感好等特点。近年来,优质鸡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仿土鸡蛋的育种和生产发展最为迅速。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8)

9.优质蛋鸡配套系有哪些特征?

优质蛋鸡配套系又称仿土蛋鸡配套系,一般选用高产蛋品系作为母本,地方蛋用型品种(系)作父本,得到具备较高产蛋性能的商品代。优质蛋鸡配套系主要有以下特征:

(1)至少要含有50%以上我国地方土蛋鸡种的血缘。

(2)成年产蛋母鸡体重在1600克以下,体型外貌与土种鸡接近。

(3)体型小,一般养3只普通蛋鸡所需要的笼位面积可以养4只优质蛋鸡,饲养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经济效益。

(4)21周龄鸡群产蛋率达到50%以上,66周龄产蛋210个以上,43周龄平均蛋重42~45克。

(5)节约饲料,产蛋成本低,产蛋期料蛋比在2.5:1以内,经济效益好。

(6)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好饲养。

(7)兼具地方鸡种和高产蛋鸡的优点,附加值高,体型貌似土鸡,毛色浅黄,淘汰鸡肉质优良,市场售价高。

(8)有市场竞争优势,抗市场风险能力强。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9)

10.选育优质蛋鸡品系应注意哪些问题?

(1)优质蛋鸡育种的核心是产蛋性能的选育,同时考虑蛋品质量,根据选育品种的要求对产蛋数、蛋重、蛋壳颜色、蛋形、蛋黄比例及蛋黄色泽赋予不同的选择权重。

(2)在品种选择时充分考虑蛋重、蛋壳颜色和蛋形,但不应过分强调蛋形,蛋形遗传力中等以上即可。一般产蛋率低的地方品种蛋形较长,高产蛋品系的蛋形较圆。

(3)产蛋数为低遗传力性状,应在品种选择的基础上,采用家系选择法对产蛋数加以选择,统计各家系的产蛋数进行选择。

(4)对于选育程度低、产蛋均匀度较差的地方品种,在组建家系前,应对其进行群体均匀度的选择,挑选产蛋性能符合品种要求的个体。

(5)蛋重的选育重点是选择蛋重的均匀度,蛋重要符合商品市场的要求,低于50克以下,一般选择育种群体平均蛋重上下10%的个体作为选育种群的素材。

(6)蛋壳颜色选择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品种参与配套,主要选育受消费者喜爱、富有光泽的粉壳蛋。

(7)包装性状在选择时也应受到重视,羽色、肤色、体型、冠型等包装性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蛋末期母鸡的上市价格,特别是母鸡羽色性状对优质蛋鸡的养殖利润影响很大。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0)

11.我国培育的主要蛋鸡品种有哪些?

(1)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该品种是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良鸡配套系,分农大褐和农大粉两个品系。农大褐品种育雏期和产蛋期成活率分别为96%以上和95%以上,高峰产蛋率在95%以上,入舍鸡产蛋数为291个,饲养日产蛋数301个,平均蛋重54~58克,产蛋总重为16~16.8千克;产蛋期平均日耗料90克,高峰日耗料95克,料蛋比为(2.01~2.08):1。农大粉1~120日龄成活率大于96%,产蛋期成活率大于95%,高峰产蛋率大于96%,72周龄产蛋数292个,饲养日产蛋数303个,平均蛋重54~58克,产蛋总重16.1~16.8千克;产蛋期平均日耗料89克,高峰日耗料94克,料蛋比(1.92~2.04):1。

(2)京白蛋鸡。京白蛋鸡是北京华都种禽有限公司培育的白壳蛋鸡配套系,分京白938、988,精选京白904、939、989。京白蛋鸡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京白蛋鸡商品代开产日龄约为160天,开产体重1.3~1.4千克,入舍母鸡72周龄产蛋250~270个,平均蛋重58克,料蛋转化比(2.4~2.5):1。京白鸡育雏、育成成活率为96%~97%,产蛋期成活率为87%~92%,20周龄淘汰体重平均为1.85~1.98千克;达50%产蛋率日龄平均为156~159天,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为245~247个,饲养日产蛋量为302个。平均蛋重57.6~6克,总蛋重18.7千克左右。

(3)种禽褐蛋鸡。种禽褐蛋鸡是由北京华都种禽有限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配套系,分种禽褐和种禽褐8号两种。种禽褐商品鸡20周龄体重1.6~1.65千克,1~20周龄成活率95%~98%;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290~308个,总蛋重18.9千克,平均蛋重62克;21~72周龄料蛋比(2.35~2.41):1,成活率91%~93%。种禽褐8号商品鸡18周龄体重1.45~1.55千克,1~18周龄耗料6.5千克/只,成活率98%~99%;72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02个,总蛋重19.42千克,平均蛋重64克;羽毛褐色,蛋壳褐色。

(4)新杨蛋鸡。新杨蛋鸡是由上海新杨家禽育种中心培育的蛋鸡配套系,分新杨白、新杨粉和新杨褐3个品系。该配套系具有产蛋率高、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和抗病力强的优点。商品代1~20周龄成活率96%~98%,20周龄体重1500~1600克,入舍鸡耗料7.8~8千克;21~72周龄成活率93%~94%,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为287~296个,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总重18~19千克,平均蛋重63.5克;每只鸡日平均耗料115~120克,料蛋比为(2.25~2.4):1,可凭羽色自别雌雄。

(5)京红1号与京粉1号,由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培育。该品种适应中国的防疫环境、饲料质量、设施设备条件等,是非常适合我国饲养环境条件的优秀蛋鸡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京红1号72周龄累计产蛋数342个,日均耗料120克;京粉1号72周龄产蛋数329个,日均耗料118克。

(6)滨白42,是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利用引进素材育成的两系配套杂交鸡,是目前滨白鸡系列中产蛋性能最好、推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高产蛋鸡。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1)

12.我国主要有哪些绿壳蛋鸡品种?

我国的绿壳蛋鸡品种及其生产性能见表1-1。

表1-1 我国绿壳蛋鸡品种及其生产性能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2)

续表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3)

13.如何选购良种蛋鸡?

良种是指遗传性能优秀、体质健康的鸡种。主要表现为体型小,耗料少,开产早,产蛋量高;饲料报酬高,饲养密度大,效益好,适应性强,适宜集约化笼养管理;蛋重大,破损率低,便于运输;鸡的性情温顺,对应激的敏感性低。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鸡种是否适销对路。选购良种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适销对路的鸡种类型。首先调查了解目前市场情况,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目标,决定饲养白壳蛋鸡、褐壳蛋鸡还是粉壳蛋鸡。白壳蛋适合于就地销售和蛋品加工,褐壳蛋适合长途运输,粉壳蛋适合于供应土鸡(草鸡、柴鸡)蛋价格较高的大城市和南方地区。

(2)确定合适的鸡种。首先调查本地区同行饲养鸡种的情况,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来决定饲养的鸡种。

1)饲养稀有鸡种。如在饲养褐壳蛋较为普遍的地区,养少量白壳蛋鸡可能会有个好的蛋价。

2)自身饲养经验不足,鸡的成活率较低的地区,首选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较强的鸡种。如选购经过风土驯化的国产褐壳蛋鸡,生产成绩可能更好。

3)有一定饲养经验,饲养环境条件较好的养殖户,可首选产蛋性状特别突出的鸡种。好的饲养环境条件有利于蛋鸡高生产性能的发挥,也可饲养白壳蛋鸡,既能获得高产,还能节约饲料。

4)炎热地区,饲养体型较小、抗热能力强的鸡种;寒冷地区饲养体型稍大、抗旱能力强的鸡种。

(3)重视鸡种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的选择。

1)具有优良蛋鸡品种的外貌特征。精神良好,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驯,采食性强,额宽喙短,眼大有神,胸宽深而向前突出,背平宽而长,龙骨直而不弯,腹大柔软,公鸡耻骨坚硬,母鸡耻骨细软且宽,两脚粗壮且间距较宽,全身羽毛光洁润滑,紧贴身体。体型较长,体重适中,若体型太大,生产性能相对较差,产卵、孵化及育雏能力不理想;而体型较小时雏鸡的生长速度较慢,上市体重达不到要求。

2)供种鸡场系谱清晰。鸡场的原始记录形成的系谱档案完备,通过对系谱的分析,可以直接了解每只鸡的家系遗传情况和繁殖特性,以供选择种鸡时参考。选择优良的种鸡需有优良的亲代。应充分了解鸡的亲代和祖代的情况,但主要考虑父母代的情况。

3)充分考虑后裔的综合生产性能。后裔的体型、体质、体重、就巢、产蛋、孵化、受精、出雏、育雏及雏鸡生长速度、抗病能力、饲料报酬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繁殖性能高于鸡群的平均值。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4)

14.怎样选择合适的供种商?

确定了饲养的鸡种类型和鸡种之后,就要考虑引种源问题,也就是确定一家合适的供种商。在确定供种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看供种商有无生产经营许可证。供种商必须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才可从事种畜禽的销售,种鸡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发放,不要在无证经营的供种商处购买雏鸡。

(2)看供种商的供种鸡群是否经过免疫。了解供种鸡群是否患有白痢等蛋源性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对后代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必须剔除此类隐患。

(3)看供种商种鸡群的饲养规模和日龄。种鸡日龄过大,所产的种蛋质量较差;鸡群规模过小,留种时间长,也有可能一次供应的是不同日龄种鸡所产的种蛋,由于日龄不同,鸡群的免疫状况不同,孵出的雏鸡的母源抗体也不相同,这不利于开展和做好雏鸡的免疫工作。

(4)看供种商的孵化条件和技术。孵化条件包括设备条件和卫生条件。供应商应有良好的孵化措施,保证胚胎发育正常,种蛋孵化顺利;同时,种蛋的消毒和卫生措施要做好,设施差、环境肮脏是无法孵出优质的雏鸡的。此外,供应商的孵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雏鸡的品质,孵化不良生产的弱雏很难成活,即使成活也很难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5)看雌雄鉴别水平。蛋鸡业只培育母雏鸡产蛋,公雏鸡在出生时淘汰,雌雄鉴别水平低,鉴别准确率差,母雏鸡中混入的公雏鸡过多,将影响上笼时的笼位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一般供种商的鉴别率不应低于96%。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5)

15.如何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选择高产蛋(种)鸡?

选择是育种的中心问题,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人工选择可以通过诱导创造出新的基因,并把自然条件下或人工诱导产生的有利突变保留下来,有利于变异基因获得优先发展扩散成群体的主要类型,通过培育形成新的品种。通常分3个阶段进行。首先外貌特征要符合品种特征的要求,其次要结合生产性能进行选择。

(1)种用雏鸡的选择。可在6~8周龄时进行。选留羽毛生长迅速、体重适中、发育良好、身体匀称、健壮的雏鸡;将羽毛生长差、毛色杂、体重过轻、有生理缺陷的鸡淘汰。白壳蛋系和褐壳蛋系种公雏8周龄体重分别为0.73千克和1.05千克,种母雏8周龄体重白壳蛋系为0.58千克,褐壳蛋系为0.78千克。

(2)种用育成鸡的选择。可在20~22周龄左右进行。不但鸡的体型、外貌要求符合品种特征,而且要求外貌结构良好,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传染病,体重发育符合品种标准。

(3)成年种鸡的选择。产蛋鸡产蛋性能高低的外貌表现非常明显,也就是说鸡的外貌和生理特征与产蛋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蛋鸡选择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可从母鸡的冠、肉垂、耻骨、肛门及腹部等来区分高产、低产鸡。高产鸡头部大小适中、清秀;喙较粗、略短、稍弯曲;眼睛明亮有神;活泼、性情温顺、食性强;鸡冠大,颜色鲜红;体躯背部长而平,腰宽,腹部容积大;身体匀称、发育正常;皮肤薄而软,有弹性,手感好;耻骨间距大,可容3指以上;泄殖腔呈扁圆形,大而湿润;胸耻间距大,可容4指以上;羽毛整齐,清洁;鸡爪磨损少;换羽开始迟,持续时间短;对外界变化灵敏,动作活跃;觅食力强,嗉囊经常饱满。低产鸡头部粗重,过长或过短;喙细长无力或过弯似鹰嘴;眼睛无活力;鸡冠小,苍白;精神迟钝、觅食性差;体躯背短,腰窄,腹部容积小;体型过肥或过瘦;皮肤厚而粗,脂肪多,发紧发硬;耻骨间距小,仅容2指以下;泄殖腔小,圆形,不怎么湿润;胸耻间距小,仅容3指以下;羽毛污脏,残缺;普通饲养的鸡,鸡爪大都磨损;换羽开始早,持续时间长;动作不活跃;觅食力弱,嗉囊不饱满。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6)

16.如何根据生产记录选择高产蛋(种)鸡?

在蛋鸡生产性能差异不大时,根据外貌与生理特征进行选择和淘汰的方法,选择容易出现误差。要想选出真正具有优秀基因组合,并能将其高产性能遗传给后代的个体,选择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生产记录。

对于蛋鸡和种鸡来说,育种场需要做好记录的主要性状包括:产蛋量、产蛋率、蛋重、蛋壳厚度和强度、蛋壳结构(砂壳、裂纹或皱纹等)、蛋壳颜色、血斑与肉斑、性成熟期、受精率、孵化率、雏鸡生活力、初生体重、抗病力、耗料比等主要性状。育种场应准确系统地做好生产记录,定期对生产性能资料进行统计,为选择和淘汰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个体成绩进行选择。将群体中的个体按生产记录值的高低顺序排序,根据留种数量优先选取名次在前的个体。这种方法适合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比如周龄体重、蛋重和蛋的品质等,这类性状上下两代之间的相关性高,选择高产或优良的个体,有望得到高产或优良的后代。

(2)根据家系成绩进行选择。育成鸡、雏鸡和公鸡本身没有生产记录,但它们与祖先具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因此可根据系谱资料来推断它们可能具有的性能,对其进行选择和淘汰。遗传力低的性状,每个个体的表型值受环境的影响大,而利用家系内每个个体的平均值进行选择,能消除环境效应的影响。因此,选择种鸡时,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宜采用家系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根据家系内各个体的记录均值,选择均值高的家系留作种用。一般运用父代和祖代的系谱资料,因为血缘越近,影响越大。

(3)根据全同胞或半同胞生产成绩进行选择。全同胞是指父母都相同的兄弟姐妹,半同胞是指只同父或只同母的兄弟姐妹。同胞和半同胞在遗传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的生产性能接近,因此,鉴定同胞或半同胞平均成绩的优劣,可对选择个体的生产性能做出初步的判断,以决定去留。对于没有生产记录的雏鸡、育成鸡和种公鸡的选择,就可根据其同胞或半同胞的平均产蛋成绩来鉴定,这是一种重要又有用的方法。

(4)根据后裔成绩进行选择。利用以上三种方法选择出来的种鸡,是否真的能将其优良的生产性能遗传给后代,唯有通过测定后代的生产性能来判断。根据后裔成绩进行选择是表型选择方法的最高层,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明确所选择的种鸡是优秀的,能把优秀的遗传品质真实和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根据后裔成绩鉴定种鸡也有一定局限性,此时种鸡的年龄至少在两岁半以上,可利用的时间已经不多,但可根据鉴定结果来建立优秀家系。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7)

17.蛋鸡的配种技术有哪些?

蛋鸡的配种技术有两种,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1)自然交配。自然交配方法分为大群配种和小群配种。大群配种是在40只以上的较大母鸡群中放入一定比例的公鸡,让公母鸡随机交配;多用于大群父母代种鸡群,最大的优点是受精率较高。小群配种是采用单间或隔网的方法,在10只左右的小批母鸡群中放入1只公鸡,让其自然交配;此法适用于育种,在生产上已经不使用。

(2)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指利用专门器械,采取公鸡的精液,经过稀释和处理后,再将精液输送到母鸡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配种方法,见图1-1。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8)

图1-1 工作人员为种鸡进行人工授精

鸡人工授精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①扩大公母比例。应用鸡人工授精技术可扩大饲养鸡群公母比例,公母比例可从自然交配的1:(10~15)扩大到1:(20~25),少养公鸡,提高良种利用率,大幅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充分利用鸡舍面积,降低饲养成本。②提高了种蛋受精率,可按照供种需要随时提供受精率高的种蛋。③克服因体格大小而造成的配种困难,使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利用。④减少疾病的传播;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适时配种。⑤鸡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简单、易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19)

18.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如何确定适宜的公母配种比例?

种鸡公母比例适当,既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又可节约饲料开支。一般父母代种鸡进雏时公鸡占母鸡的15%,到20周龄时保留11%~12%,产蛋期保留8%~10%。自然交配时,1只蛋用种公鸡可配母鸡8~10只;采用人工授精时,如按每周授精一次,则1只种公鸡可配30只甚至更多的母鸡。其具体情况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配种年龄。种公鸡多在9月龄时开始配种,母鸡在开产后3~4周可以配种。新培养的公鸡配种能力较强,公母比例可大些;而老年公鸡配种能力弱,应降低公母比例。

(2)配种季节。春秋季节气候适宜,种鸡精力旺盛,公母比例可大些;夏冬季节,应考虑公母比例略小一些。

(3)健康状况。根据种鸡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公母比例,淘汰无种用价值的公母鸡,更换病、残、体弱的公鸡,保证鸡群的相对稳定。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0)

19.公鸡和母鸡的种用年龄、年限有何要求?

种公鸡从22周龄可用于配种,可以一直使用到72周龄,其受精率仍不降低,种公鸡一般可使用3年。

种母鸡从26周龄编群配种、采种蛋,再养48周淘汰。在此日龄范围内,种蛋受精率可高达86.3%以上。育种用优秀母鸡可以使用2~3年。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1)

20.如何准备和清洗消毒人工授精器具?

(1)准备好采精杯、贮精器和授精器等器具。采精杯是利用棕色玻璃制成的空心漏斗状器具,贮精器是棕色的离心管,授精器是橡皮滴管或用25微米或50微米的微量洗液器制成的器具。

(2)新购买的人工授精器具的清洗和消毒。由于新购买的器具上附有游离性碱性物质,影响精液质量,因此要先用肥皂水侵泡、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的盐酸水溶液浸泡4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放在100~130℃烘箱中烘干消毒备用。

(3)集精管和Tip头使用后的清洗和消毒。为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人工授精器具每次使用后,要进行彻底地消毒。

1)集精管消毒流程如下。用完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将用过的集精管收集后转入洗涤室,先用超声波洗涤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涤4次,然后80℃烘干消毒后封装,微生物检测合格后准予使用。

2)Tip头的消毒流程如下。使用微量移液器作为输精器具(图3-2),要使用大量的Tip头,用完后立即浸泡在水中。Tip头收集后转入洗涤室,先用清水浸泡16小时,捞出用清水洗涤4次,然后捞出装袋并甩干,装盒码放好,80℃烘干消毒后加盖备用,使用前先进行微生物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输精器具消毒后微生物检测的评价标准。输精器具经严格消毒后,使用前要进行微生物检测,要求各器具的微生物检测指标全部达标。评价标准分优、良、中、差四等。优为干净,物体表面监测微生物0~10个/厘米2;良为轻度污染,11~20个/厘米2;中为中度污染,21~30个/厘米2;差为高度污染,30个/厘米2。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2)

图1-2 移液器制作的种鸡输精枪

21.如何进行种公鸡的采精操作?

(1)人工采精的操作。生产中采精多为2人配合进行,一人为助手保定公鸡,另一人采精(图3-3);也可以一人坐着保定公鸡进行采精。以背式按摩采精法为好,操作简单,又可减少透明液和粪尿污染。助手两手分别握住公鸡大腿基部,并用拇指压住部分翅膀,两腿自然分开,尾部向操作者稍抬高,固定于助手腰部一侧。操作者将集精杯夹于无名指和小手指之间,食指和拇指横跨托在泄殖腔下方;另一手放在公鸡背部,自背鞍部向尾部方向轻快地滑动按摩2~3次,引起公鸡性欲,待公鸡泄殖腔外翻,露出乳状突(交尾器)时,迅速将手翻到尾部下面,并尽快将拇指和食指横跨在泄殖腔两侧,从后面捏住外翻的乳状突,一松一紧地施加适当压力,公鸡射出乳白色如牛奶样精液时,用集精杯刮接精液。如此反复地按摩采精2~3次,直至公鸡排完精液为止。每只鸡每次的采精量为0.25~1.1毫升。

(2)注意事项。①采精前必须对公鸡进行调教训练。②采精前4周应将公鸡上笼,最好单笼饲养,使其熟悉环境,以利于采精。③公鸡采精前1~4小时要停食,防止饱食后采精时排粪,影响精液质量。④采精时按摩的时间不能过长,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损伤公鸡,影响精液品质。⑤固定采精员,因为采精的熟练程度、手势和压迫力的不同都影响采精量和品质。⑥采精用具应经过刷洗、晾干或烘干、消毒后使用。⑦采集的精液应立即置于30~35℃的保温瓶内保存,精液最好在采精后30分内用完,否则活力将会大大降低,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3)

图1-3 公鸡采精操作

22.如何检查精液品质?

(1)检查精液的颜色。正常精液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透明液体。混入血液为粉红色;被粪便污染为黄褐色;尿酸盐混入时,呈粉白色棉絮状块;过量的透明液混入,则见有水渍状。凡受污染的精液,品质均急剧下降,受精率不高。

(2)检查射精量。射精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鸡的品种、品系、年龄、生理状况、光照制度、饲养与管理条件等。公鸡的使用制度和采精的熟练程度也对射精量有影响。蛋用种公鸡的射精量一般为0.05~1毫升,平均为0.34毫升,大多公鸡射精量在0.2~0.5毫升,中性品种公鸡的射精量比轻型品种公鸡的射精量高很多。

(3)检查精子活力。精子活力是指精液中直线前进精子所占的比率。在采精后30分钟内进行,取精液及生理盐水各1滴,置于载玻片一端,混匀,放上盖玻片,精液不宜过多,以布满载玻片、盖玻片的空隙,而又不溢出为宜。在37℃条件,用200~400倍显微镜检查。按下面3种活动方式估计评定:直线前进运动,有受精能力;圆周运动、摆动两种方式均无受精能力;活力高,密度大的精液在显微镜下可见精子呈波浪式的运动。

(4)检查精液浓度。一般将精液浓度分为浓、中、稀三种。显微镜下,若见整个视野布满精子,精子间几乎无空隙,限每毫升精液有精子40亿个以上(密);若在一个视野中,精子之间距离明显,即每毫升精液有精子20亿~40亿个(中);若精子间有很大空隙,即每毫升精液有精子20亿个以下(稀)。公鸡精液一般为5亿~100亿个/毫升,平均浓度为30.4亿个/毫升。用于人工授精的公鸡,其精液浓度应在30亿个/毫升以上。

(5)检查精子畸形率。取精液1滴于玻片上,抹片,自然干燥后,用95%酒精固定1~2分种,冲洗,再用0.5%龙胆紫(或红、蓝墨水染3分钟,冲洗,干后即在显微镜下检查,数300~500个精子中有多少个畸形精子,畸形精子数量越多,精液的受精能力越小。

(6)检查精液酸碱度。精液中有碳酸盐、枸橼酸盐等大量的弱酸盐,可起到缓冲剂的作用,中和代谢过程中的精子死亡后产生的大量碱性化合物。在抓鸡和按摩采精时,精液中易落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及公鸡泄殖腔分泌物,导致精液酸碱度发生变化。此外,精液在保存中由于微生物繁殖,酸碱度可能会偏酸性变化。因此,要检查精液酸碱度是否正常。精液的pH值一般为6.2~7.4,平均pH值为6.75。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4)

23.精液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1)常温短时保存。在保温杯上盖中间装上一个有孔的胶塞,从胶塞孔中插入一支直径1.2厘米的小试管,保温杯中注满30~32℃的温水,使试管浸于保温杯的温水中。把采到的新鲜精液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用多液管从集精杯中移入试管内,再加适量的稀释液(图1-4),此法适用于马上输精。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5)

图1-4 家禽精液稀释液

(2)低温短期保存。在采精后的15分钟内,用适宜的稀释液稀释精液,置于2~5℃的环境条件下,可保存5~24小时。

(3)超低温长期保存。精液按1:3用稀释液稀释,在5℃的条件下冷却2分钟后,加入8%甘油;在5℃条件下存放10分钟,然后进行颗粒滴冻或安瓿冷冻;冷冻速度为每分钟降低7℃,一直降温到-196℃为止,最后放入液氮罐中超低温保存。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6)

24.如何配制适宜的鸡精液稀释液?

好的种鸡精液稀释液配方,能延长精子的体外存活时间,提高精子活力。经过稀释液配方的优化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了以下配方为适宜的种鸡精液稀释液配方:葡萄糖4克,丁胺卡那1克,头孢1克,蛋黄1.5毫升,生理盐水100毫升。该配方经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稀释后的精液精子存活时间较稀释前延长了28分钟,说明稀释后的精液更有利于精子的存活。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7)

24.如何配制适宜的鸡精液稀释液?

好的种鸡精液稀释液配方,能延长精子的体外存活时间,提高精子活力。经过稀释液配方的优化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了以下配方为适宜的种鸡精液稀释液配方:葡萄糖4克,丁胺卡那1克,头孢1克,蛋黄1.5毫升,生理盐水100毫升。该配方经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稀释后的精液精子存活时间较稀释前延长了28分钟,说明稀释后的精液更有利于精子的存活。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8)

25.输精剂量定为多少最合适?

随着鸡精液稀释液的应用,精液品质检测越来越规范化,确定适宜的输精剂量,不仅能保证较高的鸡群受精率,还能提高精液利用率,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减少输精剂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精液稀释处理后,鸡人工授精的输精剂量由50微升下降到40微升后鸡群受精率的差异不显著;随后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输精剂量为40微升鸡群受精率仍可维持在92%以上。因此,从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40微升为较为适宜的输精剂量。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29)

26.母鸡输精有哪些操作要点?

输精起码2人配合才能完成,1人抓鸡翻肛,1人输精液。但实践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为3人1组,2人负责翻肛,1人负责输精。

(1)翻肛操作。翻肛人员将鸡的双腿抓紧,鸡头朝前,泄殖腔面对自己,将鸡稍微提起,左手掌置母鸡耻骨下,用小指和无名指拨开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并在腹部柔软处施以压力;施压时小指、无名指向下压,中指斜压,食指与拇指向下向内轻压,输卵管便可露出。

(2)输精操作。输卵管外露后即可输精。当输精滴管(枪)插入阴道2~3厘米后,在输精员捏胶帽时,翻扛人员要解除对鸡腹部的挤压,借助腹内负压与输卵管的收缩,使精液全部进入体内。为了防止翻肛时粪便溅出,可用右手心盖住直肠口。注意不要将空气输入输卵管内,这样易使精液外溢,影响受精率。若为冷冻精液,必须进行腹膜内输精方法授精。其方法为:由一人将母鸡仰卧固定,用消过毒的1毫升结核菌素注射器套上5号长针头,从胸骨末端后1.5厘米外插入,针头做70~80度倾斜,向母鸡左侧卵巢囊方向输精。冷冻精液先在30℃水浴中解冻或40~41℃水浴中快速解冻。输精前,先在上述部位注入1.2毫升青霉素、链霉素液(含青霉素、链霉素各5万单位)。生产实践中建议每次给母鸡输入(70~100)×106个优质精子,蛋用型母鸡盛产期,每次输入原精液0.025毫升,每5~7天输1次为宜;产蛋中末期输0.05毫升原精液,每4~5天输1次。建议输精时间选择在一天内大部分母鸡产蛋后,或母鸡产蛋前4小时,或产蛋3小时以后输精。具体时间安排应按当时光照情况而定,通常在16~17时输精,不能早于15时。

(3)输精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排粪处理。翻肛时不要大力挤压腹部,以防排出粪尿,污染肛门和弄脏采精人员衣物。如有排粪迹象,要多操作几次翻肛动作,使粪便先排出,然后再输精。

2)注意判断停产母鸡。捉鸡时凡是乱撞、极其不安的母鸡,大多是停产母鸡,很难翻肛,没必要输精。

3)做好输精吸管的消毒。每输完一只母鸡,输精吸管尖端要用消毒药棉消毒,以防污染。

4)输精要及时。为保证输入的精液新鲜,采集的精液要在0.5~1小时输完,最好一边采精一边授精,缩短精液暴露在外界的时间。

5)输精时间要适宜。一般输精安排在当天下午2时进行,输精时间太早,大多母鸡的输卵管内还有未排出的蛋,影响输精效果。

6)输精量要充足。排卵一般发生在产蛋后20分钟左右,当输卵管中有足够的精子数目,并且漏斗部保证有健壮的精子及时与卵子相遇,才能完成受精过程。要获得高受精率所需的精子数量最少为0.4亿~0.7亿个,为保险起见,一般输精0.8亿~1亿个精子,相当于约0.025毫升精液。若原精1:1稀释,每次输精量就为0.5毫升。轻型品种公鸡射精量少,但精子浓度大;中型品种公鸡射精量大,但精子浓度低。在输精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品种特点,还要考虑鸡的年龄增加、温度变化等因素。年龄大的鸡,精子活力下降,精子浓度降低;炎热天气死精多,此时应适当增加输精量,以保证获得高受精率。

7)掌握好适宜的输精间隔时间。要保持种鸡在整个供种期有较高的受精率,必须使输精后受精率的曲线高峰平稳地连成一条直线,避免曲线降落。因此,把握好适宜的输精间隔时间非常重要。熟悉产受精蛋的时间变化规律,每次输精安排在受精率曲线下降的前两天。让曲线变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后浪推前浪的局面,曲线高峰始终保持高水平。提前输精只有益处没有坏处,推迟输精对受精率有不利影响。过量输精或缩短输精间隔,会造成血清中精子的抗体滴度增加,从而降低受精率。一般夏季4~5天一次,其他季节6~7天一次。

8)输精部位要准确。人工授精的授精部位,基本与公鸡自由交配情况相似。在输精时,将母鸡阴道翻出,露出阴道口与排粪口时,将输精管插入1.5厘米左右处,即在阴道与子宫连接部位输入精液。此部位输精能保证不发生碰伤输卵管而影响受精率的现象。

9)保证输精器卫生。最好一只鸡用一个输精器,如果条件达不到,要做好输精器的消毒卫生工作,如使用40%的酒精溶液浸泡的棉球擦拭输精器的头部。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30)

27.夏季炎热季节如何提高鸡蛋受精率?

(1)做好降温防暑工作,为种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2)植树或改变鸡舍构造,减少阳光直射,降低舍内温度。

(3)增加通风,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鸡舍内环境。

(4)增加饲料营养浓度,满足种鸡的营养需要(特别是公鸡),尤其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添加,同时保证饮水充足。

(5)选用年轻力壮的公鸡替换老龄公鸡,可提高受精率。

(6)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输精人员的责任心。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31)

28.如何选择合格种蛋?

一般从26周开始收集种蛋。合格种蛋应具备以下条件:蛋重在50克以上(蛋重与雏鸡重量有密切的关系,如种蛋重少1克,会导致雏鸡6~8周龄时有6~13克的体重差异),没有任何裂纹,蛋壳质量要好,不能用湿布擦或水洗种蛋,种蛋不携带垂直传染的病毒和细菌。种蛋必须来自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饲养环境好、管理科学严格的种鸡场。同时种鸡群要求健康无病,日粮均衡全面,生产性能优良。选择种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种蛋的色泽、大小和形状符合其品种固有的标准要求。蛋形以椭圆形为好,蛋重一般为均重±15%。剔除过大过小、过长过圆的鸡蛋。

(2)蛋壳质地致密均匀,厚薄适当,表面平整,无裂纹,敲击响声正常。有的蛋壳过于厚实细密,敲击发出类似金属的响声,俗称“钢皮蛋”,这种蛋孵化时受热缓慢,气体交换不畅,水分蒸发慢,雏鸡啄壳困难,很难孵化,需剔除。另外还有一种“砂皮蛋”,蛋壳因钙沉积不均匀,蛋壳粗糙而薄,水分蒸发迅速,容易破碎,也应剔除。

(3)蛋壳应清洁卫生无污染。蛋壳表面有粪便污染的鸡蛋,气体交换不畅,同时微生物易侵入蛋内,种蛋易变质,这样的蛋污染孵化器,使孵化率降低。污染的种蛋,要先清洗和消毒,才能入孵。

(4)种蛋质量合格。利用照蛋器,通过光线查看鸡蛋的质量,看蛋壳、气室、蛋黄等部位,是否有散黄、血丝、裂纹、气室大小异常、霉点等,这些情况都应剔除。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32)

29.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有哪些?

(1)受精率。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 100%,受精蛋数包括死精蛋和活胚蛋,受精率一般应达92%以上。

(2)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鸡数÷受精蛋数)×100%,出壳雏鸡数包括健雏、弱、残和死雏。此项是衡量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受精蛋孵化率达92%以上为高水平。

(3)早期死胚率。早期死胚率(%)=(死胚率÷受精蛋数)×100%,通常统计头照(5胚龄)时的死胚数,正常水平为1%~2.5%。

(4)入孵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鸡数÷入孵蛋数)×100%,高水平达到87%以上,该项反映鸡繁殖场及孵化场的综合水平。

(5)健雏率。健雏率(%)=(健雏数÷出壳的全部雏数)×100%,高水平应在98%以上,孵化场多以售出雏鸡视为健雏。

(6)死胎率。死胎率(%)=(死胎蛋数÷出壳的全部雏数)×100%,死胎蛋一般指出雏结束后扫盘时未出壳的种蛋。

蛋鸡养殖区域性技术难点及需求(蛋鸡高产品种选繁技术)(33)

30.影响孵化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孵化成绩的因素包括种鸡、种蛋和孵化三方面的因素。

(1)种鸡。纯品系或近交系的鸡种由于致死隐形基因的遗传影响,孵化时死胚蛋较多;不同年龄种鸡的孵化率也有不同,当年种鸡种蛋以28~35周龄产的种蛋孵化率高,1岁比老龄种鸡产的种蛋孵化率高。种鸡营养不良导致种蛋养分不足或缺乏,也会引起孵化期间胚胎营养供应不足而死亡。种鸡发生传染病等疾病也会影响孵化成绩。

(2)种蛋。种蛋重量、蛋壳厚度、种蛋贮存温度、贮存时间、湿度、光照、通风、异味等都会影响孵化率,如种蛋重大于65克或低于48克,蛋壳厚度小于0.22毫米和高于0.34毫米孵化率会降低,种蛋贮存温度超过15℃或低于5℃,贮存时间超过2周也会影响孵化率。种鸡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鸡新城疫、白血病等疾病,以内源性途径将病原微生物带入种蛋,或者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和曲霉菌等病源细菌以外源性途径侵入蛋内,都会使鸡胚感染疾病而死亡。

(3)孵化。温度、湿度、通风不畅等孵化条件,都会影响孵化效果。短时间机器温度急剧升高,到42℃时会造成鸡胚血管破裂,肝、脑出现出血点,导致胚胎被烧死。持续长时间温度偏离,造成胚胎代谢旺盛、发育过快、过早啄壳、弱雏率增加。通风不良易造成胚胎缺氧窒息死亡。孵化卫生条件差,胚胎易被污染患病,孵化成绩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