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圣德太子向隋朝皇帝的问候

日本第一次派出遣隋使是在推古八年(公元600年),但却是以失败告终。《隋书》上记载,这次派出遣隋使却遭到了隋文帝的训诫。

推古十五年(公元607年),日本第二次出使的遣隋使是小野妹子,小野妹子其实是一位男士。这次出使,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1)

遣隋使小野妹子像

其实这句话只是《隋书·倭国传》中记载的一句而已。但它被后世无数学者出于各种目的引用。我们需要从文化的方面对它进行全面的解读,才能还原当时的历史真相。结合前后文可以看出,这句话是使者小野妹子对隋炀帝说:“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意思是说,听说隋朝的皇帝十分崇拜佛法,所以我们来朝贡,希望接受日本人来学佛法。由此可见访问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句话在《隋书》里记载是被写入国书的。隋炀帝看了之后非常不高兴。这是一次重大的文化事故。其实这份国书是圣德太子写给隋文帝的。因为隋文帝非常信佛,圣德太子也十分信佛,佛教中有“菩萨天子”的说法。佛教认为,各个国家的天子、国王其实都是菩萨转世,所以圣德太子认为,他与隋炀帝是地位相同的,出于佛教同道的出发点圣德太子写下了这句话。从他本心来说,没有任何不恭敬的意思。甚至“日没处”对于佛教徒来说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圣德太子把这句话用在正式的外交上,是不对的。在外交场合,中日双方对“天子”的意义理解不同,造成了这次重大事故。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2)

隋炀帝像

因为当时隋文帝已经去世,接受这份国书的是隋炀帝,隋炀帝其实并不像“演义”中所说是一个十分昏庸的皇帝。当时,隋文帝在考虑远征高丽,担心倭国与高丽联合,因此并没有深究这件事,并且还派遣裴世清送小野妹子回国。值得注意的就是裴世清的官职。《隋书》上记载他的官职是“文林郎”。文林郎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文职官员。当时隋朝有21个文林郎。即使是这么小的一个官职,裴世清到了日本以后,还是受到了空前盛大的欢迎。日本的文献把裴世清的官职描写成“鸿胪卿掌客”,比文林郎的官职要高。从日本对裴世清的接待可以看出,日本是出于真心与隋朝交好。这次外交非常成功,小野妹子又再次送裴世清回隋朝,同船的还有日本的留学生或留学僧共8名。其中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僧旻三人在中国经历了隋末的农民战争和唐朝的建立,回到日本之后,成为日本大化改新的核心人物。

在这以前,日本与中国南朝的交往,都奉行的是称臣纳贡的方针,然而自圣德太子开始第一次把对中国的外交放在了相互平等的基础上,这是日本对中国关系的重大改变。

圣德太子在日本被视为“孔子式的人物”

在日本飞鸟时代,最有具影响力的人物便是圣德太子了,他为日本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看作是中国孔子式的人物。

圣德太子的时代,东亚的国际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中国的隋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灭亡以来长达360年的分裂状态。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也采用了中国的一些制度,迅速强大起来。面对东亚的新形势,日本古代国家,遇到了如何适应这种形式的新课题。

推古元年(公元593年)4月,20岁的厩户皇子被立为女帝推古天皇的太子——圣德太子,委以摄政之权,辅助女皇处理大政。圣德太子执政是日本飞鸟时代的开始。圣德太子在执政期间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卓有成效,而且对日本的宗教、政治、文化、外交诸方面都影响深远,史称“推古朝改革”。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3)

100日元上印刷的圣德太子像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4)

1000日元上印刷的圣德太子像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5)

10000日元上印刷的圣德太子像

致力于兴隆佛教

推古二年(公元594年),圣德太子下兴佛之诏。从此,佛教受到日本官方的认可,其地位得到了确立。圣德太子建的第一个寺院就是位于大阪的四天王寺。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6)

四天王寺南大门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7)

四天王寺中门与五重塔

制定《宪法十七条》

推古十二年(公元604年),圣德太子颁布了《宪法十七条》。《宪法十七条》为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但它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其内容与今日的日本宪法不同。它的作用主要是以佛教和儒家思想对官吏和贵族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为什么有17条?这是受到了当时中国的阴阳思想的影响。在数字1至9中,阴数最大的是8,阳数最大的是9,它们的和是17,因此宪法的数量就是17条。受圣德太子的影响后来的日本的这个法律条文都是17条,或者是17条的倍数。

《宪法十七条》的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从此“和”的理念就在日本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中日诗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8)

圣德太子订立《宪法十七条》

推古三十年(公元622年)圣德太子去世,这就是圣德太子的一生。日本对于盛德太子最新评价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政治家”。


此文节选自“东瀛文化之旅"《第一讲 日本文化原点飞鸟文化和朝气蓬勃的白凤文化》

主讲人:马鸿海

整理者:冯海啸 申明

更多精彩可查看完整课程: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t=media/appmsg_edit&action=edit&type=10&appmsgid=100005327&isMul=1&isSend=0&token=1300551115&lang=zh_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