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3)

手机时代,还有多少人看纸质书?

这个问题,身边人答不上来,我也答不上来。

拿起家里最新的那本书,表面尽是灰尘。细算算,距离上次认认真真坐下来看书,已经是3年前了。

所以,当我知道有人整日与书为伴,并且坐拥一家藏书量5W 的旧书店,惊呆了。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4)

开书店,还是卖旧书,这不是书痴是什么?

书,尤其是旧书,对那个坐拥5W 藏书的人来,对爱书的人来说,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在武昌曾经最大的旧书集散地——青龙巷,一家名叫“泉之旧书社”的店给出答案。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5)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6)

来到青龙巷,经过建建枯豆丝,斜对面就是此行的目的地。

一间小平房,红色的木门,门口一侧的墙上立着楷书写就的店名“泉之舊書社”

店内几近触顶的书架隔出一条狭窄的过道,每一层书架摆放有序,各种缝隙也被大大小小不同开本的旧书巧妙“填充”,不少书本早已泛黄,抽出一本,手还会沾上一层薄灰。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7)

《故事会》、《今古传奇》、《大武汉》、《中国国家地理》……在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淘学生时代爱不释手的书籍。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8)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9)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0)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1)

还记得小时候看《故事会》,一谈田螺就色变。那篇故事是说一个单亲爸爸忽视儿子的生活,导致小孩老去摸螺蛳吃,结果脖子里面长满了蚂蝗。

如今再看,情节依旧引人入胜,不过儿时的天真稚气就像升到空中的泡泡,幻灭无影。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2)

泉之旧书社的旧书主要是文献资料、民国旧书、五六十年代老书,文革红色收藏品,名家字画和名人手札,有5万多册。这个藏书量在武汉众多旧书店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里有我们从未见识过的旧书,甚至有绝版的书籍。比如近乎绝迹的明代《使琉璃录》。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3)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4)

下午16:00,热气在周身涌动得厉害。走进店内,老板马成勇正躺在竹椅上吹电扇。

待我说明来意,马成勇很快站起身拿出一张凳子,明显能感受到读书人的讲究与客气。

来前,我脑补了一张老板的画像:个头不高,戴着眼镜,拘谨不太爱说话。交谈后,一切都被推翻了。

整个人气质温和,十分健谈,眼神似有星光,说话有条不紊,笑起来眼角会有几条褶皱,记性更是惊人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5)

1974年的马成勇出生在恩施大山里,课外书籍对大山的孩子来说是件稀罕物。一次四年级的意外接触,让他迷上了文学。

高中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朗读,读高二时,在《三峡文学》还发表人生中第一篇处女作——《老街》

因为热爱,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有以真名发表的,也有以笔名“奔来”署名的,如今都粘贴在马成勇自制的作品集上。还有不少没有发表的随笔散文,都被他一一珍藏。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6)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7)

本想着靠学习走出大山,却在1993年画上句号。因为凑不起学费,马成勇高三下学期辍学。

那一年的9月13日,他决定来武汉打工。在乡公所乘班车,一路上不闭眼,牢记每个站名。他说因为怕赚不到钱,所以记住回家的路。

当过洗碗工,运输工,还扛过水泥……工种多样,四处漂泊。马成勇一直在演绎自己的两面人生:白天是工人,晚上是书虫

走哪里就买到那里,例如“奔来,1995年11月17日购于宜昌市三峡八河口建筑工地市场”。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8)

1998年,在武汉开餐馆,却碰上金融风暴和洪水。马成勇感叹:“个人命运与家庭、国家命运紧密相依。”

90年代初,青龙巷聚集了几个旧书摊。后来慢慢形成了武昌地区最大的旧书集散地,一时与汉口江滩、泰宁街齐名。

辗转5年,马成勇在1999年正式成为旧书贩子。那时候在路边摆书摊,生意好的时候,不到一小时就能售空。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19)

2005年,武汉开始城市建设规划,马成勇在青龙巷盘下店面,由他和妻子共同打理。

旧书大多从废品回收站亲手淘回来,有时遇到珍品,他还会在朋友圈里“炫耀”,难掩寻宝后的激动。

2010年,马成勇的书店遭遇寒冬。走过旧书市场人声鼎沸的风云岁月,互联网的冲击让实体经济生存唯艰。

2013年至2015年,店面持续亏损,难以为继。为了扭转局面,马成勇在某旧书网上售卖,才渡过难关。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0)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1)

在马成勇的书店,每本书籍后面会有铅笔书写的价格,甚至十多年前标价,今天依然还是那个价格。

故事会3本2元,半数品相极佳杂志1本1元,买得多还会有优惠。

因为在旧书市场摸爬滚打20年,马成勇结交不少知名书友。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2)

门口书柜上放着一张合影,正是2013年他与武汉作协主席董宏猷的合照。

今年9月4日,中山市作协副主席谭功才给他寄来一本《香山文学》。

在武汉,摆地摊起家的旧书社老板还有很多,比如集成旧书社、岁月书房等。

谈起这些老朋友,马成勇言语间流露出的惺惺相惜之情让我沉默。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3)

在历经网络大洗牌的变革后,旧书市场依旧面对日益下滑的读书群体,高涨的物价,电子市场的冲击,未来的旧书店将何去何从

马成勇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消失,旧书流入收藏市场。

/

武汉二手旧书店

✎ 集成旧书店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四眼井65号

✎ 泉之旧书社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司门口青龙桥48号

✎ 珍知旧书店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黄浦路75号附近

✎博爱旧书店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韦桑路77号

✎红楼旧书坊

|地址 武汉市武珞路272附1号

✎首义旧书社

|地址 武汉市阅马场省图书馆旁

✎岁月书坊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得胜桥6号

✎豆瓣书店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389号

✎又合书舍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武汉大学南三区24栋3门

| 方 圆

| 陈 涛

| 安估噜

古风仙人书房(青龙巷书痴)(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