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

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1)

大唐诗人有才华而无德行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李绅是最突出的一位。

《悯农》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和悲苦表现得淋淋尽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首唐诗,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的悲苦全部诠释了,也指出了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辛苦劳作的人不得食。

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2)

在当时,作为一个诗人,能把笔端触及到社会的底层,并为他们的不平发出呐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而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底层人民的困苦,加深人们对他们的同情,这是诗人的良心。

所以,这首诗的作者李绅,完全担得起人民诗人这个神圣的称呼。他不仅写了这首《悯农》诗,而且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个同情底层人民生活的系列诗,这绝对不是才华无处安放,而是寄予了对劳动者的无限关爱和同情。因此,李绅在诗人中的名声,一向被认为是不错的。

李绅私德无一是处

唐诗出现以来,就具备了一个标签,那就是内容要反应心声,并和作者的品行是一致的。但现实中许多诗人的德性低下,很难想象出那些美好的诗篇出自他们的笔下。

李绅能创作出《悯农》诗,表明他的兴趣不在风花雪月,而在社会底层的大众身上,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经历,才能写出体现底层人生活状态的诗歌。

但是,现实却和我们在开玩笑,李绅虽然能写出同情社会底层人的诗歌,但他自己绝对不是生活在生活底层的人。

李绅不仅具有诗人的才气,还是一个在仕途上得意的人物。他的官做得很大,属于有能力向上爬的人,而仕途的顺畅,让他有能力追求奢华的生活排场,这就导致他成为一个矛盾的组合体,也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名声。

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3)

李绅出身于官宦世家,家族做官生涯开始于其曾祖父,并延绵不绝。但到了李绅这一代,仕途开始出现不顺,属于那种没品级的一类官员了。

李绅早年丧父,家境也陷入了贫寒,好在他有一位好母亲,知道读书的用处。因此,即便再贫穷,也没有让李绅辍学。作为母亲,她希望李绅能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

也正是曾经穷过,所以李绅能广泛地接近社会底层,了解他们所遭遇到的命运,这也是日后他能写出《悯农》诗的原因。

如果李绅能一直延续这样的生活状态,或许他今后的诗歌创作将会走底层路线,为我们揭示大唐时代所存在的不公平。

飞黄腾达的李绅,彻底迷失了自己

李绅成年后,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上了进士,有了做官的资格。或许是家族做官的传统使得李绅具有与生俱来的行政管理能力,在日后的仕途中,李绅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官也越做越大,竟然当上了宰相。而且由于政绩突出,他竟然还获得了封爵,成为越国公,当上了贵族。

成为公爵在大唐的诗人中,绝对属于凤毛麟角,仅凭这一成就,李绅就能在大唐诗人排行中占一把交椅了。

按理说,李绅受过穷,在当了宰相后,应该知晓底层大众生活的不易,在政策制定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但是,当上高官的李绅,显然属于忘本一族,他不但不关心底层人的生活,相反,还在追求奢华和享受。

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4)

李绅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当了宰相后,不再为吃饱肚子发愁,却开始追求食物的精美。他喜欢吃鸡舌头,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个能上台面的嗜好,但李绅在这方面,却创造出让后人咂舌的奢华和排场。

为了满足这一奇怪的口腹之欲,李绅专门在家里开设了养鸡场,每次要吃鸡舌头,都要现场宰杀上百只鸡,一只鸡,只要鸡舌头,其他的都舍弃,这其中的浪费几乎难以估计。可以说,他这一顿饭的花费,就要几万钱。这种奢华程度,还能让人相信他就是那位写出《悯农》诗歌的作者吗?

同样,在做人方面,李绅的所作所为一样让人不齿。在他没有发迹前,为了混饱肚子,他经常到朋友家蹭饭。由此,他认识了一位叫李元将的有钱人,因为是同姓,为了能让对方照顾自己,李绅主动喊对方为叔叔。

后来,李绅发达了,觉得自己当年的行为实在是难以启齿。于是,就不再和李元将来往。李元将却不愿意就此放弃和一位高官交往的机会,也知道李绅为什么不理睬自己。为了让李绅有面子,他主动降低自己的辈份,喊李绅为叔叔。

锄禾日当午里的李绅是怎么死的(写锄禾日当午的李绅)(5)

李元将以为这样就可以扯平了,让李绅能善待自己,不想李绅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只当对方的叔叔,还是有些下不去,所以,依然对他不理不睬。李元将没办法,索性把自己的辈份再一次降低,喊李绅为爷爷,都当孙子了,李绅不好再挑刺,这才开始搭理李元将。

这件事情传开后,立刻成为官场的笑料。李元将自然是人们眼里的下流人物,但李绅也好不到哪去,也被当时的人认为丧失了人伦。

以李绅如此的的人品,自然不能指望他在宰相的位置上能有什么好的政绩,相反,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他开始贪污受贿,成为一名赃官。

这还不算,在为官生涯中,李绅几乎是无恶不作,到最后,就连皇帝都觉得李绅要是继续当宰相的话,大唐的江山就保不住了。不仅剥夺了他的爵位,还祸及子孙,不许他的后代再做官。这样一来,李绅算是被彻底钉在了耻辱柱上了。

李绅所遭遇的一切,其实是咎由自取,因此,我们推崇诗品和人品的一致性,李绅就应该算是一个特例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悯农》诗不可能是李绅写的。



【囧囧聊文化】作者小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