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

成语,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绝大部分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年头悠久。一个成语,别看大体上四个字,还有一小部分是三个字、五个字、六字、甚至七个字以上,但也言简意赅、浓缩讲述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1)

据统计,咱们的成语一共就有5万多条,这么算起来,简直就是一本反映古代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上至国家下至市井百态的大百科全书,每条成语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就是一则历史知识的检索。只是可惜,大部分成语,已经被大家所淡忘或干脆理解南辕北辙、用错了地方,急需整理,扒出他们的本来面目,所以,本集开始,咱们会不定期的加入一些成语的内容,咱们历史节目,跟别人讲的绝对不一样,既有故事,又有史料,还有不少发散性的知识点,绝对有听头,有收获。

话不多少,第一集,先选一个较为冷门的成语,唤做,“九合一匡 ”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2)

齐文化奠基者 姜子牙

这个成语诞生于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故事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大家伙很熟悉的齐桓公。往上捯饬的话,他乃是封神榜里头,帮助武王伐纣建立大周朝,封神台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姜子牙。

历史上,姜子牙可没那大神通,手执打神鞭、挥舞杏黄旗、呼风唤雨、降妖除魔,他就是一肉体凡胎的凡人,靠着聪明才智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大周,被封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为齐国开国之君,而齐桓公正是他的第十二代孙,齐桓公的即位充满惊险,咱们以后再说。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3)

齐桓公

刚当王,马上便拜管仲为相,管仲是谁啊,周穆王的后代,历史评价极高,说他是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齐桓公慧眼识珠,得到这样的人才,治理国家,原本老被周边诸侯揍得满头包的齐国能不强吗?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4)

汉画像石"管仲射小白"

管仲非常注重商业经济发展和农桑稼穑,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语重心长地对齐桓公讲:“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财力充足,远方的人们就能自动迁来;荒地开发得好,本国的人民才能安心留住;粮食充实,人们就知道讲究礼节;穿暖吃饱,人们就懂得荣誉耻辱。指为政必须先解决百姓的肚子问题,只有吃饱了饭,最基本的需求满足,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才能有功夫考虑其它被教化。各位听听,直到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5)

管仲拜相

军事方便,管仲开创性地将全国“网格化管理”,共分二十一乡,活络经济给国家提供充沛财力的工商乡占六个毕竟打仗拼到最后的拼得就经济。而士乡占十五。出征作战,主要是士乡十五。

进步一细分, 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就是五户人家,都是街坊邻居时代相处,为最基本的单位,五家为一轨,都是低头不见探头见,相处多年的人家,故而能,“守则同固,战则同强”。五乡又编为一帅,共一万一千人。跟现代军队一个“师”的兵力很接近。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6)

管仲纪念馆

又将兵力分为左中右军,国君率一部分为中军,上卿,就是最重要的大臣,各率五乡为左右军,这就是三军的由来。

别小看这种制度,“网格化”管理“单元化”架构,社会与军事相结合,这种体制,在当时会凝聚起很强的组织力动员力,将士们战斗力也变得嗷嗷叫,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充足的准备,

齐桓公非常信任管仲,君臣同心,励精图治,终于使得齐国综合国力和军事战斗力迅猛发展,力压群雄。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7)

春秋时期地图

更重要的是,当时周王室衰微,没人将名义上的老大——周天子当豆包,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中原诸侯打来打去,人民困苦,天下动荡;外加周边圆月弯刀、彪悍狂野、被发左衽的游牧民族时常骑着战马呼啸着劫掠中原,不少与之接壤的诸侯动不动就被攻破城池,差点灭国,鉴于天下鼎沸的局面,管仲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使齐国称霸天下,但要让大家心服口服,对内尊王攘夷,存亡续绝。

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而对外,“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帮助屡遭蹂躏的中原诸侯抵拒蛮夷入侵,终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651年,被齐国一顿削,没有那个诸侯再敢把周王看扁,感动的周王稀里哗啦,便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确立了齐国合法正统的老大地位。同年秋,齐桓公一呼百应,主持了葵丘之盟(葵丘,大概位置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曹县)。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8)

葵丘会盟遗址

宋、鲁、郑、许、陈、曹等各路诸侯齐聚一堂,都表示愿意听老大的话,效犬马之劳,以后要是中原再有啥事,齐桓公动不动就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由此,齐桓公便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出现的第一霸。

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简称“九合一匡”,便是出自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最早出处之一为《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有哪些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成语解密九合诸侯)(9)

齐桓公

而所谓“九合”,“九”是个虚数,就是多次会合各路诸侯之意。匡就是匡扶、匡定之意,本意指齐桓公称霸,多次会盟诸侯,使天下混乱的政局得以安定。后来用来形容有治国安邦之才能。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