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1)

对于歼20战机,相信大多数军事爱好者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中国第五代(以前称第四代)战机的开山鼻祖,歼20战机以其非凡的性能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同时也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装备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制空战斗机之一,歼20在拥有卓越性能的同时,也有着相当不菲的造价。

综合国内外媒体的信息,歼-20的单机价格可能在1.1-1.2亿美元左右,也就是6-7亿元人民币上下。这个价格虽然略低于美国空军装备的F-22,但却高于其它全球任何一款战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2)

长期以来,坊间一直有一个传言,就是战斗机虽然很贵,但飞行员的身价更高。那么歼-20的飞行员会比歼-20更贵吗?飞行员与飞机二者的成本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养成大概要花多少钱?

战斗机飞行员是这个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因此培养他们所需要的成本自然也低不了。

不少军事爱好者都听到过“等身黄金”的说法。也就是一名飞行员的身价和他同体积的黄金基本相当。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3)

我们以当前全球黄金价格444元/克作为标准,1公斤的黄金价格大约为44.4万人民币。如果一名飞行员的体重在60公斤上下,那么与他体重同等重量的黄金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在2664万左右(约385万美元),与一架美国F-4“鬼怪”战机大体相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算法年代比较久远,基本只适用于二战后第一或第二代战机。而三代机以后的飞行员训练成本远超这个数字,这个说法也就不再成立了。

要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其成本主要包括分摊到他/她身上的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以及飞行员的个人收入、日常伙食等,而这其中,前第一项的开销又要远大于后两项。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4)

我们都知道,在人民军队中,不同军兵种的官兵伙食和薪资待遇等都是不同的,军衔高的,技术性强的,各种待遇自然就会更好一些。

解放军目前的伙食标准分为四类,战斗机飞行员由于体能消耗较大,对营养摄入要求较高,因此伙食费也相应较高,为每人每天38.6元,属于全军最高的第四类。

飞行员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各种津贴和补助等。我军飞行员一般都是中尉以上军衔,基本工资不会低于5000元。如果按照我军每年最低200小时飞行时间来计算,那么一年的飞行津贴至少有18万,停飞后还有80万左右的停飞补助金。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5)

我们前面说过,个人收入和日常伙食在飞行员培养总成本中,只占了极小的比例,分摊到飞行员身上的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才是真正的大头。

正如一名好的射手要用海量的子弹“喂出来”一样,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也是靠海量的燃油训练出来的。

我们拿战机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最烧钱的飞机燃油为例。

据统计,歼-20战机飞一小时的燃油费在30至40万人民币之间,如果加上对发动机、航电和隐身材料等设备的检修费用,该机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可能在50万人民币左右,相当于一辆奔驰C级轿车的价格。

除了燃油费与日常维护费用外,更换发动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情况下,一架战斗机的发动机寿命,远低于该机的寿命。因此,在战机从服役到退役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更换多台发动机。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6)

目前我空军主力机型所用的俄制AL-31F发动机价格在330万美元左右,总寿命约为900小时,大修寿命为300小时。

按照我军战斗机每年约240—300小时的飞行时数来计算,一架战斗机每4年就需要换一次发动机。对于平均寿命20年左右的战斗机来说,那么其全寿命周期中,总共需要5台左右的发动机,成本约为165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一亿多。

那么,飞行员的身价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呢?

一般而言,飞行员的身价有两种计算方法,一个是成本定价法,另一个是均衡定价法。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7)

成本定价法就是计算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花费的总成本。我军通常会在高中和军校本科生中挑选高考成绩达标,政治考核、身体和心理检测合格的年轻人作为备选飞行员。

进入专业院校后,这些准飞行员们需要完成4年的航空专业学习,再经过几百小时的模拟飞行训练,以及初级教练机、中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有的部队会直接跳过中教机,直接飞高教机)和苏-28UBK、歼-11BS、歼-10S等双座战斗教练机训练,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

不过到这里为止,在一名飞行员身上花费的成本其实还不算太多,真正烧钱的阶段其实还没开始。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8)

上文我们提到过,飞行员的培养成本中,绝大部分是分摊的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而在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战斗机的采购成本仅仅占到三成,剩下的是数十年的使用维护成本。

目前,我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小时数已居于世界前列,超过了德国的160个小时和俄罗斯的120小时,与美国与以色列的240小时基本相当。

一般来说,300小时以下飞行时间的飞行员只能算是刚入门的“菜鸟”,飞到600小时以上才算是老手,1200小时以上的大概率就是高手了。

我军装备的几款主力战机如苏-30MKK、歼-11、苏-30等,全寿命周期成本大多在12亿人民币左右,飞行寿命4000小时,这样算下来每个飞行小时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就是30万。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9)

倘若一名飞行员飞到了600小时,那么在他身上的花费就大约为1.8亿元左右。如果要成为高手,那就必须飞到五年左右,训练成本至少也要在3亿以上。

所以,按照这一算法,飞行员的身价其实是和训练成本挂钩的,而训练成本则与其所驾驶的飞机息息相关,飞机越先进越贵,飞行员的训练成本也就越高,二者成正比关系。

我们拿中美两国的空军来作为参照。

美国空军F-15E平均造价在6000万美元上下,培养一名合格的F-15E飞行员大约需要550万美元。F-22的造价约为1.5亿美元,培养一名F-22飞行员,大概要花费1100万美元左右。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10)

中国的情况也类似。歼-10C的单价为3亿元左右,飞行成本接近30万元人民币/小时;歼-20的采购价在6-7亿元之间,飞行成本大约为35万元人民币/小时左右。

我们都知道歼20是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因此能有资格驾驶该机的飞行员也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军衔一般都会在中尉以上。

这些歼20飞行员大多都是从各个部队中选拔的尖子,例如央视军事频道曾采访过的“90后”飞行员许银辉,在接触歼20前就已经累计飞行了1200小时,而一些老牌歼-20飞行员的累计飞行时间甚至超过了2000小时。

如此一来,花在一名歼-20飞行员上的总成本可能真的要接近该机的采购单价了。

不过,话说回来,上面所有的计算和比较全都是在用货币来衡量,但飞机与飞行员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11)

毕竟,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任何一名飞行员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不能因为某型战机的飞行员培养成本低,就在认为他不如战机重要。

这里就引出了另一种成本计算方式——均衡定价法。所谓均衡定价法,就是依据供需关系而定的成本计算方法。

上文已经介绍了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所需要的资金,但这里还有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成本,就是时间成本。

因为相对战机而言,飞行员补充起来的时间周期会更长,一旦爆发拼消耗的大规模战争,部队很容易陷入“有机无人”的窘境。

根据统计,我军歼-20的产量目前维持在每年50架左右,如果形势需要,在此基础上,产量翻一翻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难事。而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培养出100名优秀的歼-20飞行员,相对而言要困难的多了。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12)

要知道,我军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是没有歼-20驾驶经验的,哪怕他在老部队中飞行能力突出,拿到歼-20后加大训练力度,达到空前的300小时/年飞行时间(目前我军主力部队的飞行时间为240小时/年),可还是无法与那些动辄上千小时飞行时间的歼-20老飞行员相比。

所以,即使我们能加快歼-20战机的生产速度,只要有经验的飞行员无法及时得到补充,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继而在制空权的争夺中处于下风。

综上所述,如果从实战角度来考量的话,说飞行员的重要性超过战机,其实也没什么大错。

从历史上看,“有机无人”的情况在以往的战争中曾出现过多次,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二战末期的日本海军了。

开得上歼20的飞行员有多优秀(为什么歼20飞行员)(13)

当时,日本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战场上由于精英飞行员损失殆尽而遭到美军屠戮,最后不得不祭出“神风敢死队”这种旁门左道来试图力挽狂澜。

这个教训虽然没有发生在解放军身上,但我们还是应该引以为鉴,在和平时期就做好飞行员的储备工作,并制定出相应预案,以免重蹈日本人的覆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