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法律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一分事实一分人)

一分事实一分人—法律事实一分事实一分人,痛惜无人认得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理解以法律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理解以法律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一分事实一分人)

如何理解以法律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一分事实一分人—法律事实

一分事实一分人,痛惜无人认得真。

终日呶呶饶吻燥,不曾回首自家身。

我这个《人无法律休平等》系列大概已经聊了有四十多篇了,按当初的设想聊完离婚和民间借贷后,就应该进入劳动合同法的专题。本来今天想讲劳动关系的,但问题出来啦,要聊法律首先得先明确一些基础概念,所以我临时变换了标题。

对了,“人无法律休平等”这句取自于以前诸暨县法庭门口的一副对联“人无法律休平等;我有聪明不十分”。诸暨我以前去绍兴时顺路逛了一圈,西施的老家,呵呵,浣溪沙对吧。其实,旧时公检法机关的门口好多都贴着对联,以前鄞县监狱门口也贴着一副“受刑人且莫伤怀,此中有羑里琴弦,龙门史笔;典狱官最难称职,须要兼金刚面目,菩萨心肠。”哈哈。

言归正传,为什么要聊这个题目,因为我上个月去开了一个庭,和当事人聊天,他就说“我以前有几个官司,觉得挺简单就自己来开庭,但判决和我的预期总是有很大差距……为啥?”我说“可能是你用自身的道理去推事实了吧,人家法官是用证据来推事实,证据跟道理可真不是一回事”。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事儿发生,都是事实,也可以称之为客观事实。但绝大部分不是能起诉的事实,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事实,但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火山爆发把你家房子烧了,你不能去法院告火山,对吧,法院也没法立案。但是,如果你房子买了保险,房子被火山点着了,保险公司跟你墨迹,你就可以去告保险公司。

为啥?做出法律判断首先要有个大前提,就是客观事实存在,你做梦的时候梦见二狗子拿刀砍你,你不能去告他杀人未遂,这不客观,哈哈。但是,要进入法律判断,这个客观事实还得是个可以进行法律评价的事实,也就是法律事实。这就是你去法院起诉的小前提。从这个小前提再往下推,就是这个法律事实是否可证明,这就是证据事实。

上述事实的顺序不能变,整个构建过程应该是客观事实—法律事实—证据事实,不能改变。当然你自己愿意变是你的自由,我上面说的是构建事实的顺序。你手里有借条、有打款记录,并不必然的能推出对方肯定欠你钱的客观事实,这种案例我以前讲过好几个啊。你手里有劳动合同,也并不会必然的推出你和对方存在劳动关系这一法律事实。对吧。

但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一般会先跳过客观事实,因为他不知道。客观事实发生在当事人之间,法官没理由知道也不想知道。法官会直接判断你们说的这些破事儿是否归法律调整。归法律调整后再看是否有证据支撑,然后再来判断这件事儿是否可能是真实的。注意啊,法官是判断真实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那么,回归前文当事人的疑问。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当事人是知道客观事实的,对吧,不是绝对啊。但是,当事人、尤其是原告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推理过程通常是反的。他先认为自己有道理,他就应该给我钱,他不给我钱就不对,我不管法律关系是借贷呀还是租赁,反正他得给我钱,因为道理在我这儿,呵呵。他欠我钱是事实,有没有证据这也是事实。要输了就会埋怨法院不公正或是律师不给力,有时还会怀疑人生,对方明明欠我钱啊,对方为什么就不承认呢?他咋那么缺德呢?国人的道德水准为何下降的如此之快呢?哈哈。

长袜子皮皮 2023.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