惝恍什么意思啊(何为惚恍恍惚)

在《道德经》里,惚恍/恍惚是指一种入道的状态,出现在第14章和第21章。第14章讲了道的3个特点:视之不见/夷,听之不闻/希,和搏之不得/微。此三者混而为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名为惚恍。第21章讲道象孔一样有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象,有物,有精,有信。

从第14章可知,道是一元,也是三元。这也体现了第42章“三生万物”的思想。

从第21章可知,道好象是一个孔/洞/窍,其中有象,有物,是指氣,氣的运行变化产生了象/物;有精,氣聚为精;有信,是指神。道是有生命有意识的,无形无状,又有情有信;无始无终,亘古长存。精氣神可以混而为一,也可互相转化。其聚则有,其散则无,它们是三元的另一名称。

道家还将三元理解为天地水。第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水。

惝恍什么意思啊(何为惚恍恍惚)(1)

按照三元天地水的理论,气功入定进入恍惚状态,人体阳阴二氣交会,产生甘露,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而且在这种恍惚状态下,经气的运行不仅清洁气血,改变气质,还会产生某种象,其特点为夷、希、微,这就是内观;通过内观,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的身心,潜意识层面的自己,这就是见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