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1)

前两天看到一段视频:

一个小女孩站在墙角瑟瑟发抖,不停抽搐哭泣,神情怯懦而无助。

女孩大约6岁,身上衣服脏兮兮的,头发凌乱湿漉,脸上多处伤口清晰可见,有的裂开还在渗血,有的伤及到了眼睛,女孩的嘴唇也红肿破裂,身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2)

看到女孩的伤,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到底是谁能下如此狠手?

视频的录音是地方方言,听不出缘由,但看完网友的翻译,瞬间明朗了。

女孩和后妈住在一起,被后妈打得伤痕累累,女孩不敢下楼只能跑到4楼向邻居求助。

邻居说女孩天天被后妈打,尤其是半夜动静更大。

没过多久,邻居又发视频说女孩是因为偷东西才被打,同时纠正网友对事发地的猜测。

不知邻居为何会突然进行说明,但女孩被打是事实,身上的伤痕也是事实。

正如网友们评论所说:

“这么小的孩子,偷东西也不应该打成这样。”

“让你教育,不是让你施暴。”

是啊,孩子犯错不是被家暴的理由,并非亲妈也不是施暴的借口。

更何况据邻居描述,女孩天天被打,难道天天犯错偷东西?

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早已超出管教的范畴,是赤裸裸的人身伤害。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3)

现实生活中,孩子被虐待暴打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7月16日,广东河源一名妈妈反复抽打婴儿的视频曝光,令人怒气难消。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4)

妈妈用拖鞋不停抽打婴儿的上身和脑袋,短短15秒抽打了13下,嘴上重复说着“你要死”等话语。

年幼的婴儿不会说话,只能哇哇大哭,妈妈随后又用红绳绑住婴儿,提在手上荡来荡去,还把婴儿举过头顶倒吊到空中。

6月30日,在浙江宁波,一名男子因和妻子发生矛盾,暴怒之下多次踢踹年仅2岁的儿子,儿子被狠狠踢出一米开外。

男子紧接着抱起儿子准备往地上摔,幸好儿子被妻子和家中老人抢了回来。

妻子坐在沙发上安抚儿子,男子起身又在儿子身上用力踹了一脚,还怒气冲冲跑向厨房扬言“老子拿刀来”,吓得妻子带着儿子匆忙躲进房间。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5)

在新疆哈密,父亲张某因儿子哭闹连续朝儿子脸部扇巴掌,多次用手捂住孩子嘴巴直至孩子四肢僵硬,刚刚4个月大的儿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在江苏常熟,一名4岁男孩因在家喝脏水,不听父亲女友管教,被父亲绑在平日练习拳击的沙袋上,用皮带持续殴打10分钟,男孩活生生被打死了。

这些年幼的孩子本该享受无尽的爱,拥有最欢乐的时光,却被父母的粗暴笼罩,只剩下黑暗与恐惧,有的早早失去了生命。

看过两份调查报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北大调查发现:中国潜在受虐儿童已达1000万,高达74.8%的中国儿童(16岁前)遭受过不同形式的虐待。

此外,《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

在697例未成年家暴案件中,有84.79%的案件是父母施暴。

亲生父母施暴占74.75%,继父母或养父母施暴占10.04%;

其中父母单方施暴的案件更为常见,占76.47%。

联合起来总结得知:中国有74.8%的孩子被虐待过,而施暴人84.79%为父母。

不敢想象,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带来伤害最深的人。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通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可怕。”

不是所有生了孩子的人,都有资格被称为父母,有些连“监护人”的称号都不配。

家暴是犯罪,没有理由可以辩解,哪怕是为人父母。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6)

每每有虐童事件发生,父母都会有各种说辞,或是因孩子犯错,或是因家庭矛盾,再或者因生活不顺。

可他们还只是孩子,犯错是成长的必然,他们也不是发泄情绪的工具,而是鲜活的生命。

多数父母动不动就使用暴力,根本原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自己心中潜藏的畸形心态。

1、暴力管教,是父母的特权。

我们常听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

暴力管教孩子似乎是理所应当,是为人父母的特权,实则,不过是父母戴着“爱”的高帽行残暴之事。

南京男孩童童因达不到父亲的期望,经常被父亲用电线,数据线暴打,有时按着童童的头撞墙,有时让童童在外面淋雨。

严重的时候,父亲夜晚把童童带到山上,为吓唬童童把其一个人留在山上。

父亲的暴力管教,不仅没让童童变得更优秀,反而给童童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自己也获刑一年半。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7)

身为监护人,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也有爱护孩子的义务。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暴力。

低级的父母,才擅长用暴力解决问题;顶级的父母,更爱和颜悦色引导孩子。

2、孩子是私有物品。

长沙一名6岁女孩常年遭受妈妈打骂,身上伤疤血痕没好完过,头发被扯掉了一半。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8)

有时冬季寒冷刺骨,女孩也只穿着单薄的衣服独来独往,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妈妈理直气壮地承认“是我揍的”。

小区邻居上门劝说,妈妈却说:“我家的事,关你们什么事?”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9)

在妈妈看来,女孩是自己生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与别人无关。

而现实是,孩子来到世上就属于社会,并非某一个人所有。

诗人纪伯伦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为人父母只是陪伴一段路程,无权霸占,更无权侵害。

3、他们从小也没有被好好对待。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个“波波玩偶实验”。

观察对象是3-6岁的孩子,当孩子们看到大人殴打一个充气玩具时,他们也会学着大人,去攻击这个充气玩具。

实验结果证明,孩子出现的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而来的。

很多崇尚暴力的父母,都在年幼时被父母殴打过,所以长大后觉得打孩子并无不妥。

可从来如此,便就对吗?

有句话说得好:“有暴力发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现场,哪怕这个地方叫做家庭。”

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不该重复你的人生,不该流你流过的血。

父母知道打在身上有多疼,更不能让孩子再尝被鞭打的滋味。

父母知道被打时有多绝望,更不能让孩子再经历无助的煎熬。

你若爱他们,请让孩子多些欢笑在脸庞,少些恐惧在心上。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10)

在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中看到一个真实故事。

爸爸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在家发脾气、打人,不是打妈妈,就是打女儿和两个儿子。

有时妈妈被打得躺在地上,爸爸会把矛头转向三个孩子,女儿为了保护弟弟们,经常自己冲上去让爸爸打。

可女儿的懂事与牺牲没有换来父母的疼爱,反而妈妈被爸爸家暴之后,会把怒气发泄在女儿身上,揪着头发殴打女儿。

女儿初中毕业便辍学打工挣钱,以为父母会对自己好一点,但还是没躲过拳脚相加。

女儿19岁时,实在无法忍受父母的暴力伤害,毅然决然离开了家。

女儿一走就是12年,从来没回过家,也未和家人联系。

直到儿子长大才求助节目组找到女儿,妈妈哭着说:

“女儿,妈妈现在很后悔,妈妈以前打你对不起你,希望你原谅妈妈!”

小孩讲我要打死你妈妈(妈妈请不要打死我)(11)

女儿泪流满面,虽鼓起勇气决定和妈妈见面,但妈妈上前拥抱她时,女儿还是转身躲开了,只上前紧紧拥抱住弟弟。

一句“对不起”并不能抹平童年的创伤,有些伤是深入骨髓的,很难从记忆中清除,甚至会是终生的噩梦。

父母殴打孩子,孩子疼在身上,伤在心里。

孩子啊!多么无辜的生命,他们没有权利选择父母,没有能力重置童年,只能在痛苦的回忆中活着,要么停止爱自己,要么停止爱你。

《何以为家》的赞恩在控告父母时说:“我希望大人们听到我说话,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倘若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倘若没有陪伴成长的耐心,倘若没有善待他们的温柔,就不要轻易孕育生命。

既然决定带孩子来到世间,就要温柔以待,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点亮【在看】,愿所有孩子都远离暴力,拥有幸福的童年,一生被童年所治愈。

也愿所有父母不忘初心,把孩子视为命运的恩赐,好好去爱,用心关怀。

作者 | 李可沫,个人公众号,可沫姑娘。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