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30个集体40名个人获表彰(我市两人荣获2022年江西)

江西30个集体40名个人获表彰(我市两人荣获2022年江西)(1)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公布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名单,

我市吉安县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国家二级编剧欧阳广安、吉州区图书馆馆长李雅琳名列其中,荣获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荣誉称号

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学习宣传活动自今年4月份开展以来,经个人申报、组织推荐、专家评选、实地考察、集中公示等环节,最终确认20名同志为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

据了解,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学习宣传活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旨在发掘全省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自该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先后共有7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获此殊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荣获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荣誉称号这两名同志的先进事迹吧!

江西30个集体40名个人获表彰(我市两人荣获2022年江西)(2)

江西30个集体40名个人获表彰(我市两人荣获2022年江西)(3)

吉安县固江镇

农民采茶剧团

国家二级编剧

欧阳广安

欧阳广安先进事迹

下地干农活,上台能演出,提笔善编剧……这是土生土长的“草根剧团”——固江农民采茶剧团的缩影。提起这个“草根剧团”的成长,离不开群众称为剧团“顶梁柱”、国家二级编剧欧阳广安的心血和汗水。这位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休老人,至今还活跃在家乡采茶剧的台前幕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欧老!

现年90岁的欧老一生可谓是充满了坎坷起伏,他早年曾先后在省歌舞团、省文化创作室、省画报社及《江西文艺》编辑部工作;1956年进京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作者代表大会,在20多天的会期中,受到周恩来总理的4次接见;1957年被错打成“右派”,1958年下放到九江赛城湖垦殖场劳动,1962年发配到吉安县固江镇务农。1980年48岁的欧阳广安被平反,分配到吉安县采茶剧团工作,期间创作的剧本多次获省市大奖,其《枪声里的歌声》《漫漫风雨路》荣获第二、三届玉茗花戏剧节编剧二、三等奖,1991年以全票通过的佳绩成为国家二级编剧,退休在家的欧阳广安仍然笔耕不辍,创作的《红颜命》、《魂兮归来》分荣获第四届、第五届玉茗花戏剧节编剧二、三等奖,其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奇才解缙》文学本于2001年由香港国际友人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于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心和江西金阳影视公司联合摄制成功,于央视第8频道首播。退休后的欧阳广安定居在老家固江。

固江镇采茶剧团组建于2006年冬,起初只是几个喜爱拉二胡的老年人自发地聚在一起娱乐娱乐而成立的,当几位演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邀请这位国家二级编剧前来相助时,没想到欧阳广安欣然答应了,而且承诺免费为剧团做编导。那时的欧阳广安已经是76岁高龄了!这让当时剧团演员们非常感动,更加激发了他们表演的热情,也从此找到了他们的主心骨。

欧老一加入到剧团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剧团的工作。他想剧团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所以他在忙着编写节目、排练节目之余,还经常往镇政府跑,与主要领导沟通:“固江镇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农民剧团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能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能成为固江镇农村文化、圩镇文化的有效载体”,得到了当时固江镇党政领导的极大支持。剧团的第一场晚会即在当年元宵节在政府大院开演。第一场晚会的演出效果非常好,观众挤满了球场,掌声不断,当场便收到了捐款近万元,后又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全套音响设备和县文化局和县剧团赠送的灯光、字幕机和电器。

有了音响和灯光剧团戏班子就这样搭建起来了。于是,欧老开始编导大戏,白天他忙着琢磨台词,晚上还要组织演员打磨节目,说不清加过多少个班,熬过多少个夜,付出了多少辛劳,一幕幕采茶剧呈现在观众面前。编导的工作非常的辛苦,尤其是剧团成立之初,演员们因为缺乏表演经验,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每个节目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打磨排练,而他总是精益求精,力求每个节目每场表演都呈现出最好状态,所以那段时间体力严重透支,精神压力巨大,甚至常常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剧团成立14年来,以弘扬民间艺术、丰富农民生活为己任,注重在演出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欧老精心编排了采茶戏《梁成辉打案》《奇冤十五贯》《临时村官》等一大批充满乡土气息的剧目,通过演出让民众直观地了解相关政策。且大多数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因此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群众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促进作用,如他编写的小戏《自食其果》就是为了改善街道上的卫生状况差,居民乱倒垃圾的现象而编写的,这个小戏在镇里演出后,居民乱倒垃圾的现场大大减少;又如以法制建设为主题的《奇冤十五贯》,以剧说法,“疑罪从无”“重证据轻口供”,教导群众要知法懂法更要守法,村民们观后都表示受益匪浅。

鉴于欧老的作品深受村民的喜爱而且有着良好的影响力,为了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丰富全镇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自2007年,由固江镇党委政府联合发文,剧团在全镇各村委进行巡回演出,受到了村民们热烈的欢迎以及市、县电视台和报纸的跟踪报道,这使得剧团的演职人员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之后的剧团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节目做到年年更新,逐步提高,演出范围日益扩大,剧团影响日益广泛,除出镇到外乡镇演出,还去到外县进行交流演出,受到了市、县多位领导的关注并多次到剧团视察、调研。在2016年全市群众文艺团队评星定级工作中,固江镇农民采茶剧团被评定为五星级群众文艺团队。2017年,欧老再接再励地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宗旨,改偏经典剧目《窦娥冤》,将原剧中的“天公报应”“鬼魂诉冤”情节改为“婆母鸣冤,重审昭雪”。2021年,又将全国热演的传统剧目《清风亭》进行大胆的改编,将原來的雷打贪图富贵忘恩负义的张继保消极结局改为拯救迷途青少年的积极主题。这两部戏的大胆创新,受到了广大观众、文艺界同仁和各级领导的喜爱和赞赏。“窦”剧连演80场,并被《学习强国》平台长文报道;“清”剧除公演40场外,还获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推荐至7所中学献演,师生们深受感动,好评如潮,开创了我市戏曲进校园的先河。

从加入剧团14年来,欧老始终以弘扬民间艺术、丰富农民生活、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己任,他创作和改编了剧本小戏20余个,大戏4个。带领剧团为农民演出500余场,大大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21年3月,中央电视总台12频道釆访组专程到固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釆拍,当问到为什么您年纪那么大了,还要这么做?欧老由衷地说:“子女都不赞成我在外面操劳,希望我在家安享晚年,但是我放不下剧团演员们,他们一直是保持着那份表演的激情,我不忍心放弃他们,他们需要我;而且我总是被观众的那种热情深深感动着,每当听到观众的掌声,我就好像有无限的力量。创作剧本是个辛苦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还会一直创作下去直到我写不动。”他还说:“一个基层的农民剧团能获得如此的重视和褒奖,实属不易,也算是我晚年对家乡作的一点回报吧。”当年4月,央视《道徳观察》栏目以《困在剧团里的父亲》为题,多次播放了以欧老为中心的固江剧团的活动流程,感人至深,也大大地鼓舞了全体演职员。

在《我这八十年》的卷首,欧阳广安写下这样几句话,作为自己这一生的回望和总结:

自编年谱,列列属实。

寓理于史,抒情于斯。

人生乃戏,亦梦亦诗。

甜酸苦辣,亲友共识。

上下滑动查看

吉安市吉州区图书馆

李雅琳

只为书香润庐陵

李雅琳先进事迹

幽静的白鹭洲公园之畔,蓝天碧水绿树辉映间,由三层咖啡屋改造而成的吉州区新图书馆即将落成。未来,这座毗邻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吉师附小、石阳小学、市保育院等众多名校的文化新地标,将建设成为“书香庐陵”靓丽新名片。眼看开馆在即,为此奔波三年的李雅琳备受自豪。

李雅琳,女,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自2016年调入吉州区图书馆,2019年起担任吉州区图书馆馆长,她始终牢记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初心使命,率领全馆工作人员以服务广大读者、推广全民阅读、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恪守“书香满城,服务全城”的办馆理念,整合资源强阵地,创新服务强品牌,拓展领域强服务,用隽永书香铺就一条实干担当、主动作为的路,推动文化强区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一、整合资源强阵地,只为书香润庐陵。

图书馆是爱书之人心目中没有藩篱的知识殿堂,也是李雅琳年少时钟爱和向往的地方。吉州区图书馆作为吉安市中心城区公共图书馆,是全市唯一没有独立馆舍的图书馆,多年来租用吉安八中与吉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馆舍简陋,发展受限。打造一座集读书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一直是李雅琳的梦想。自担任馆长以来,她多方奔走,积极物色新馆址,不断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整合优势资源,在她的多方协调和坚持不懈下,2022年初,吉州区图书馆新馆改造终于启动,新馆座落于白鹭洲公园,风景如画、历史悠久,古典建筑美学与自然风景交相辉映。新馆的打造,将为吉州区图书馆将以多种渠道开展服务提供有利保障,将更好的引领阅读风尚,让广大读者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不断提升图书馆传承社会文明的影响力。

新馆装修期间,她“白加黑、五加二”奔走在改造现场,从概念设计、图纸规划、现场施工、环境打造、馆藏提升,全程参与修缮改造全过程,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力求打造高品质文化项目,谈及这些经历的苦累,李雅琳说:“为了满城书香,为了全民阅读,这就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6月底,面积高达1175平米的吉州区新图书馆改造完成,其中一、二层为阅览室,三层为业务用房,总馆藏为17万册图书,按照建设要求,新馆还将配建电子阅览区、书画展示区等。

二、创新服务强品牌,践行使命有担当。

品牌建设,精彩纷呈。在李雅琳看来,县级图书馆也可以有大作为。“小小讲解员”活动是吉州区图书馆近年来打造的一个品牌,旨在宣传山水庐陵、古韵吉州。每年都会吸引近2000名学生参与评选,聚集了近万名家长老师关注,成为吉安市颇具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活动。周末“亲子家庭日”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感受书香魅力,先后举办了儿童故事会、优秀动画电影放映会、儿童木偶剧活动、活字印刷术等活动。同时,“迎春贺新年送福进万家”春节文化活动、“庆元宵 猜灯谜”等系列文化活动,让读者们参与感十足,收获满满喜悦。

志愿服务,有声有色。为扩充图书馆少年志愿者队伍,每年暑假,吉州区图书馆都会开展“少年馆员培养计划”培训,将志愿服务与阅读推广实践相结合,从借还书籍、整书排架、入馆登记、读者服务、到阅读推广,每期由少年馆员自主创新,开展“馆员角色”体验式活动,增强孩子们对图书馆员的角色认知,普及图书馆阅读知识。

创新手段,推广阅读。在李雅琳带领下,吉州区图书馆坚持每年做好“4.23世界读书日”宣传,在馆内外、电子屏及媒体区张贴播放宣传口号、海报、文案,营造“世界读书日”读书气氛。推出“文津图书奖”“畅销书榜”“百部经典文著”“优秀赣版书”等区域,向读者推荐最佳书目。同时开启“图书馆 两会”创新模式,将30余种两会时事专题书籍、500册书籍、3000种电子书刊,搬入区两会现场,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信息服务,赢得代表委员们的一片称赞。

“小小讲解员”等特色品牌曾被“学习强国”“新华网”“江西省电视台”“江西新闻网”“手机江西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了“书香庐陵”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拓展领域强服务,融合发展促延伸。

作为人流量大服务窗口,近年来,李雅琳率领吉州区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文化 建设不断融合发展。

数字阅读惠民生。受新冠疫情影响,前往图书馆阅读的市民有所减少,针对现状,该馆持续推出线上展览,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发布图片展,包括传播传统文化、安全教育、儿童绘本图文等,为广大读者开辟线上阅读平台。同时及时公布馆内活动、闭开馆通知一些服务事项,读者可随时留言参与,拓宽与读者的互动空间。

延伸服务促融合。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吉州区图书馆先后开展“文化庐陵 书香社区”全区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展、钓源灯会名家书法展、“全省民艺作品展”、吉州区“抗日漫画展”、吉州区“民间艺术达人”作品巡展,并将作品展搬到馆外,将各类摄影书画展“搬”到吉安市田园休闲观光区游客中心、吉州区行政中心、吉安八中等,用一幅幅人文风光摄影作品拼贴出秀美吉安新景象,让广大市民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书润庐陵,香溢满城。李雅琳带领团队为文化坚守,为责任担当,为使命前行,服务读者20万人次,举办全民阅读等各类文化活动216场次,多次获得省级和市级奖项,李雅琳也先后摘得全省优秀儿童阅读推广人等多项省、市个人荣誉。

上下滑动查看

END

© 来源 / 市局 文艺科

编辑/杨洁 复审/刘家珉 终审/肖承斌

分享

收藏

在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