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

一部叫《亮剑》的长篇小说,在它出版5年后,随着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成为了畅销书,几个月内卖了几百万册,打破了30年里中国军事文学领域里长篇小说畅销记录。“亮剑”成为了社会流行词汇,被广泛引用。

《亮剑》的出现是军事文学创作上的一大进步。很多看过书的人都说,小说比电视剧好看。但最遗憾的是,电视剧《亮剑》的故事内容只是小说的1/3,电视剧只拍到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衔,小说后半部金门炮战、李龙云“文革”时期不愿受辱自杀等更精彩的内容,却因为现实原因,没有拍成电视剧。

作为小说的原著和电视剧的编剧,都梁拒绝了众多媒介的采访要求,接受了我的独家专访。本文为第四部分。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1)

李龙云

张英:演李云龙的李幼斌成观众喜欢的男人新偶像,怎么评价他的表演?

都梁:我曾经说过,李幼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李幼斌演艺生涯的一个里程碑,通过创造李云龙这个艺术形象,李幼斌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愿李幼斌在今后的演艺生涯中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再创辉煌。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2)

记者:很多人喜欢电视剧,后来又看了小说,很遗憾电视剧呈现的内容只是小说的1/3,只截取小说里李云龙从普通军人到共和国将军的历程。在电视剧里,人物精神广度大大消弱了,而且人物形象没有小说那么丰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都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视剧只能拍到这种程度,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看法,我想凡事都是渐进性的,有些事要一步一步地走,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形势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3)

记者:“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你怎么理解“亮剑”精神?它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引用最多的流行词汇,对它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都梁:昨天我在网上还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一个记者到非法传销的窝点里去卧底,发现主办人给学员们放映《亮剑》片段,然后总结道,搞传销也象打仗一样,要敢于亮剑,要敢于与狼共舞,你首先要变成一条狼,如果你是羊就会被狼吃掉……云云。这真让我哭笑不得,要是谁哪天想杀人,是不是也以“亮剑”为借口?

有位军旅作家也对媒体说:“为什么说《亮剑》这部小说层次是不够高的,我们从它的这个“亮剑精神”来分析。实际上它所宣扬的这个“亮剑精神”是不负责承载“有没有意义”的。就是说,它不光不考虑“亮剑”的后果,也不考虑成因。“打得过打不过,我就是要上,明知是石头我是鸡蛋我也碰”,这样的立意是有欠缺的。”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4)

这种望文生义的批评实在牵强,我小说中的李云龙从来不做赔本买卖,什么时候“明知是石头我是鸡蛋我也碰”?这位作家是军人,我想他应该知道我要向读者传递的是什么。我所表达的“亮剑”精神是军人的战斗意志,是热血男儿的强悍精神,这种精神是军人的立身之本,与具体战术无关。战斗意志和强悍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强悍精神的军人不可能有顽强的战斗意志。这是战略层面上的“亮剑”,毛泽东也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不大相信这个作家只有这样的理解能力。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5)

都梁作家

我认识一个女记者,有一年中秋节她去某边防连队慰问,回来后很激动,对我说,真让我感动,指导员怕战士们想家,于是给战士们唱起了“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唱着唱着这位指导员自己就哭了,于是战士们哭成一片,最后连长也哭了,全连都成了泪人儿,女记者说,我也哭成了泪人儿,我们的战士太可敬了,中秋节都不能和家人团聚……

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死了吗(亮剑作者都梁说)(6)

我听完却觉得不大对劲,这就值当全连一起哭?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难道就是全连哭成泪人儿的理由?军人群体应该是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马革裹尸,四海为家,不然你就别穿这身军装。我不客气地说,我怎么觉得这不是我军的一个连队,而是琼瑶笔下的俊男靓女?

一个合格的军人必须是强悍的男人,强悍的男人组成军队才能有顽强的战斗意志,这位指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真令人遗憾,我不大相信这些想家哭泣的士兵能在战场上“亮剑”,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孱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