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周边打卡(故宫上班族也要打牙祭的地)

骑河楼胡同里有个小吃店,门钉儿做的最好。老板姓王,他们一家在故宫后门住了一百来年,手艺传承有序。

故宫博物院里上班儿的人也常去打牙祭,有几位院里金石子画修复的专家,对他做的门钉评价颇高。

我被郭子带着去过一两次,去之前郭子都会给他打电话,提前准备。门钉肉饼这东西出锅三分钟即塌,所以必须赶上出锅。

肉饼,火烧,这类的东西,全国各地都有,但要说油水大,顶人抗饿,一个是鲁西南的牛肉壮馍,一寸多厚,一米多大,油锅里煎熟炕透,面皮脆薄,肉馅儿油香作实。

看师傅做壮馍也是奇观,篮球那么大的馅儿,托在手中,一个不大的厚面皮儿,从手心儿往上包,面皮延展有劲儿,师傅手劲儿大,似乎玩篮球的动作,旋转,合拢。

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把那巨大的肉蛋包住的。随即饼铛热了,他就直接把手里的巨物扔下,再伸手去摊,用拳用掌,力道匀称,拍成大饼。

一面煎的定型,直接用手抓起,锅里似乎飞起一床棉被,咔嚓一声翻了面儿,已经焦黄。

熟了斩块称斤,堪称一绝。配上胡辣汤或羊汤。吃完有扛牛之力。

另一个就是门钉儿。可惜北京这几年开饭馆儿不让见明火,都是用电。烙门钉儿少了点炭火味儿就差很多,更别说现在人吃不惯这么油大的东西,店家做一锅卖一天,皮儿都塌破了,肉汤都漏完。再怎么热,也难吃。加上门钉里的葱都半生,二次加热,葱就臭了。就算白魁那样的名店,也已没有什么讲究了。

老王的小吃店做街坊买卖,胡同里的人都有闲功夫。去了就等,我这种等不了的就卡着点儿打电话。去了刚好起锅,上桌也不会超过两分钟。

传说正经的门钉肉饼的大小,都是去天安门上的大铜门钉比过。现在肉贵,尺寸都减了。半个拳头那么大,肉馅儿扎实,皮儿大概指甲盖那么厚,两面一圈儿都得煎脆。

开盖儿一汪油水,油水里汪着个大肉丸儿。

这个东西倒没什么配套,h民的食物,大概就是些羊杂稀饭罢了。

就我这胃口,最多吃俩。这几年矫情,减了一个。即便如此,老王也给我做。

老北京小吃里我难得认可的一样儿。

不过最近两年忙,一直没去吃。那天在送老霍的时候,在殡仪馆停车场我看见了老王,我带着帽子口罩,他似乎有些迟疑。

我也没有去寒暄,等有空再去吧。

故宫周边打卡(故宫上班族也要打牙祭的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