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悟(每天一篇经典导读读书不走弯路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悟(每天一篇经典导读读书不走弯路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我生命的开始朴素而单纯,与别的小生命都差不多。

----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文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她出生的第十八个月,一场重病无情地剥夺了她的听觉和视觉。患病期间,医生一度认为她的生命之火将就此熄灭,但是,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即便如此,伴随着的却是她史诗般历经磨难的一生。但海伦凯勒没有放弃,她接受生命的挑战,用爱心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光明,并把温暖的双手伸向了全世界。书中的生命力犹如春芽一样在字里行间蓬勃生长。本书自面世之初,便给20世纪的美国社会带来巨大的颤动,书中潺潺不息的生命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坚韧不拔的少年们,被誉为20世纪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之一。

生命力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主题。书中朴实无华的文字和贴近生活本身的表达方式不会让人感到任何不适,生活的真实感带着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生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她在我们面前展开的却是那样独特而又平凡。命运向来不公,但她从不就此屈服,她挣扎着、抗争着、前行着,继而支配着。她同命运的抗争或许不像海明威那样波澜壮阔,惊涛骇浪之间同大鱼斗个你死我活,却以自己的方式,昂扬着、坚韧不拔地向上伸展。

书中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和悲惨有关的消极描写,只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真挚朴素的感情。无论是患病初期敏感而脆弱的仅凭声音去理解世界,或是艰难地学习盲文、学习知识的顽强,命运在她身上施加的枷锁犹如翩翩起舞的丝带,斑斓缤纷。大多数自传作家总会有意无意的给自己的童年施加一份悲惨的色彩,以求读者情感的共鸣。而困于枷锁中的海伦·凯勒犹如在一片金色的薄雾中的精灵,书中的她时而嬉戏于自家的花园,嗅着蔷薇和泥土的芬芳,顺着藤曼摸索着前进;时而在田纳西河畔堆砌着自己的想象;时而坐在火堆旁想象着,等待着猎人们满载而归。总之,书中的她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很少会提及病痛,世界通过她的触摸,通过在她掌心的拼写,将自己的万千色彩献给了她。

“就这样,我走出埃及,站在了西奈山前。强而有力的神明触摸了我的灵魂,赐予它视力,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在这座神圣的山上,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在说‘知识就是爱,是光,是美景’”她在书中这样描写她对知识的渴望。她就像迷雾中的小船,知识像罗盘一样指引着她前进的方向,无论前方到底有什么样的洪水猛兽。她除了学习盲文和英语,还学习了德语,拉丁语,为了和人交流,她只能通过触摸别人嘴唇和喉咙变化学习发音和说话。在赫马森学校时,她每天大量地学习,先将知识记于脑中,再于课后用盲文打字机做出笔记。借助铁丝勾成的板子触摸着认识几何,学习算术,考上哈佛大学。同样的,我们几乎读不出这些事迹背后的艰辛,那种仅凭想象就可以揣测的磨难。透过这些平淡真挚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的只有她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她灵魂深处激昂向上的张力。后来她在书中这样写道“文学是我的乌托邦,在这里,我不会被剥夺任何权利,没有感官的障碍阻挡我与书友们的亲密接触。”

在所有的学习中海伦最热爱文学。从最初的《方特勒罗伊小王爷》开始,书籍便成了她另一个最忠诚的伙伴。《丛林之书》让她了解动物的真貌;《伊利亚特》让希腊成为她的乐园;《以斯贴记》震撼着她的心灵,让她了解死亡的真谛;《欧洲史》和《中世纪》让她了解人类种族是怎样从一块土地扩散到另一块土地,了解伟大的统治者们怎样将一切踩在脚下,了解不同民族怎样在艺术和知识的领域筚路蓝缕;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十四行诗则彻底的将她拉入文学的怀中,那涌动着的、愤怒着的、温柔着的真实。但是,海伦对文学却一直保留着严谨的态度,尤其在“《霜王》事件”以后,她分不清在她脑海里跳跃着的一个个故事到底是自己的灵感,还是从别处拼接的别人的故事。对她来说“写作的一大困难在于要用准确而清晰的语言去表达头脑中混乱的想法、幼稚的情感和模糊的观点。”而另一困难则是“我常常不能将自我的想法和书中的想法区别开来,因为阅读滋养了我的思想。”所以,当朋友询问她你想写什么时,她回味并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良久以后才轻声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事实上,令人诧异的是,她的兴趣从来都不是只有阅读。丰富的户外生活同文学一起锻造着她的灵魂。在她还只是个小女孩时就学会了游泳和划船。在伦瑟姆度夏期间,每当有朋友去拜访她,就会把他们拉出去划船。有时候没有舵手,她也自己划船,通过水草、百合和长在岸边的灌木散发的香味来辨别方向。她喜欢划独木舟,在月夜泛舟独行时,她无法看到月亮爬上松树头顶的天空,也无法看到它为路人铺就的洒满银辉的小径。但是,每当她独自划舟时,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次,航海也是她很喜欢的活动,她同许多人一样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暴雨,也曾在风平浪静的甲板上嗅着咸咸的海风。她喜欢乡下自然的气息,和许多大树成为朋友,长在悬崖边的巨树让她感觉像菲利普国王一样,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自己的国土。她喜欢针织,喜欢逛各式各样的博物馆,艺术馆,喜欢触摸那些精致的荷马雕像。甚至她还喜欢去剧院听歌剧,在那里她结识了杰斐逊先生,杰斐逊先生凭借精湛的演技、台词与动作,带领她进入另一个史诗般歌剧的世界。即便她什么也看到,听不到。

如果我们站在尽头回味她的一生,她既是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命运将她的灵魂囚禁在她瑕疵的躯体中,但是,她的人生又充满着幸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总有各样的良师益友温柔地携她前行,他们无私地将自己的爱给予她,成为她前行的动力。其中,更是不乏那个时代的英杰,布鲁克斯主教会将她抱在自己的膝头,用浑厚温柔的声音告诉她“海伦,全人类只有一种宗教,那就是爱的宗教。”霍姆斯博士会在炉火前,在她的手心里给她讲授查尔斯河的故事,会教她背诵《鹦鹉螺》,那是当时她最喜欢的诗。

黑尔博士是她相识最久的朋友之一,他的睿智和温柔一直是她的依靠,他用他有力的双手扶着她学习,带她度过各种苦难。贝尔博士陪她在他美丽的庄园度过了很多平凡的日子,将她抱在怀中告诉她“我幸福至极”,并带她参观最初的贝尔实验室,给她解释各个学科抽象的理论。基尔德先生会给她讲述他在月光下穿越浩瀚的沙漠前往金字塔旅行的故事。马克吐温会让她触摸着他的双唇给她讲述短篇小说。还有大名鼎鼎的爱迪生对她学习和读大学的众多帮助,并多次在书信往来中告诉她,不要将他写出来。“因此,成就了我的人生故事的,其实是我的朋友们。他们用尽种种方法,把我的局限转变成了美好的恩典,让我得以平静而快乐地走在我的缺憾投下的阴影里。”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而对她人生帮助最大的莫过于萨利文小姐,萨利文小姐来的那天她在书中这样写道“我感觉到了渐渐走进的脚步声。我伸出手去,以为来人是母亲。这时,有个人握住了我的手,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她就是那个来向我揭示万事万物的人,最重要的是,她是来爱我的人。”自那天起,萨利文小姐便一直陪伴在她的人生里,以自己的爱籍慰着她幼小敏感的内心,以自己的耐心包容着她的一切。一次次地在她的手心拼写,教她认识简单的词汇,牵着她嫩稚的小手闯进了外面广袤的世界。萨利文小姐带着她用触感认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带着她触摸水的流动,触摸每一棵树木,触摸鸟儿的新巢;在凯勒码头用鹅卵石修筑水坝、建造岛屿、开挖河流,就在这样玩耍的氛围下,她学会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世界的概况。

但是,萨利文小姐的授课也时常遇到困难,她无法用触摸的方法教授给她抽象的概念,比如“love”、“think”。这时候的萨利文小姐只能用自己的耐心来传达这些抽象的含义,从一个个不同的角度向她解释,这一过程足足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她在萨利文小姐的手中写下“I love you”。失聪的孩子要想学会简单的日常交流,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在萨利文小姐的帮助下这从未能阻挡她前进的步伐。之后的日子里,萨利文小姐更是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在生活中给她激励,教导她关于道德的作用,在她的手心里给她拼写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在后来读大学的过程中,更是只能由萨利文小姐快速地在她的手心给她翻译。终使她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海伦·凯勒。

罗修弗克曾说:“不论人生多不幸,聪明的人总会从中获得一点利益;不论人生多幸福,愚蠢的人总会觉得无限悲哀。”毫无疑问海伦·凯勒是聪明的那一类人。不幸自降生便伴随着她,可是她的人生却比绝大多数的人过地要更加的多姿多彩,即便是最苛刻的评论家,面对这个名字也会露出少有的笑意,搓着手掌说“唔!海伦小姐是值得尊敬的。”她打败的不仅仅有自己的一生,还有这个冷酷的世界。在她后来的人生里,从未安然的去享受安乐,享受物质的满足,而是将眼光放到更广阔的世界,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生来不幸的孩子们,让他们的人生也可以像自己一样有着幸运的陪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无疑是混乱和扭曲的一段历史。战火、饥饿、流离失所,是当时的主旋律。两次世界大战将无数人们的家园和心灵摧毁,但这并不能摧毁她的慈善事业,她将自己的温暖无私的洒向全世界,她建立残疾人学校,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探步于当时的中国、印度,她奔波于世界各地做演讲筹集资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甚至生命的威胁都不能使她妥协,她不顾世界对她的残忍依然努力着、前行着。在听到福特先生在他的工厂雇佣了73位盲人,而雇佣这些盲人并非出于怜悯,而是因为他们工作真的很出色时,她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的爱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她的事迹给这个破碎的世界送来温暖,她以绵薄之力改变着世界。马克吐温曾说说“拿破仑和海伦·凯勒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

正如前文所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并无命运的悲惨,只有朴实真挚的生命力。读这本书无疑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种子在自己内心凝聚,潺潺不息的力量从五脏六腑向外迸发,成为每个人在自己人生奋力前行的力量。读这本更能让人思考生命的本质,生命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从不曾这样询问自己,从不曾去思考去追寻。

而海伦.凯勒所做的便是将自己的思考通过这本书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自己的面前:生命是奉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