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

国庆返程期间,在动车上的我发现手机没电,掏出iPad想看综艺却发现缓存失败。迫不得已,只能拿出一本书解闷。包里正好有买了几年的书,泰戈尔的《飞鸟集》。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1)

我买的是一本中英对照的书,正巧看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中文译文听了好多遍,是郑振铎先生翻译的,却是我第一次看见英文译文: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2)

我不禁开始怀疑起这句翻译,也上网查了一下,看到有些评论说中文翻的更有意境。确实,英文句子中"beautiful"用来修饰夏花和秋叶,所以翻译用“绚烂”一词修饰夏花,脑海里的画面远远比beautiful来的更有层次。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3)

秋叶,是怎样的?我想起在上海求学的时候,人们会在梧桐树落叶的时候,在上海的街道上留影,那种静谧的感觉让人舒心又放松。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4)

我是不反对“死如秋叶”的,但秋叶一定静美吗?泰戈尔笔下的"beautiful"是否该译为静美?那如果是截然相反的美呢?何不“壮美”?

在北国,落叶给我的感觉便是“壮美”。我记得大风卷子落叶,砸到人身上生疼。落叶已死,它的威力还在。它在告诉你,它没办法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当死则死。但它枯萎的叶片上写满它壮丽的一生,它一定让你看看,在最后的日子里也让世人记起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5)

我喜欢“死如秋叶般壮美”,但泰戈尔的"beautiful"究竟是“静美”还是“壮美”?用他的梵学修为来理解,“静美”可能更合适。但从他对压迫的控诉来理解,“壮美”也不差。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6)

总而言之,"beautiful"这里翻译为翻译为“静美”,限制了人对秋叶的评价,也简化了人对死亡的理解,这是不够好的。中文里关于“美”的词太多,对“美”也太过细分。虽然我觉得夏花的美用“绚烂”形容,比原文好上不少,但我不会收回对“秋叶静美”翻译的质疑。

生如夏花却未闻花香(生如夏花很好)(7)

这就涉及到翻译的难题,实用性也好,“信达雅”也好,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有可取之处。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不将某种语言的翻译默认为就是最好的,同时不断去追求更好的翻译,并且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多去看不同语言的文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