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不同心境的诗句(品悟情怀中年诗词读或写)

□李密人到中年,对读书变得挑剔,读诗读词的更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不同年龄不同心境的诗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同年龄不同心境的诗句(品悟情怀中年诗词读或写)

不同年龄不同心境的诗句

□李密

人到中年,对读书变得挑剔,读诗读词的更少。

曾经一次干部考察时,问及某人的爱好,说是喜欢读书,当让举例最近读的书目时,此人回答《读者》。很多时候,除了规定的学习任务,中年人相当一部分不再热衷读书,对于看报,也基本舍弃,更多是从手机获取网络信息。在信息获取多元路径的融媒体时代,能常年订阅、每月坚持看完一本杂志,已经很不错了。

《读者》其实是一本颇受欢迎的杂志。大学读书时,没有钱买杂志,偶尔借同学一本,便惜时如金,对于好的文章,部分或全文摘抄在记录本上。家里一个纸箱里存放着大学时期的多个摘抄记录本,承载着那个时期的记忆。《读者》杂志其实是开创了国内文摘类期刊的先河,有些文章,虽然短小,却让人一生受用,给予许多人心灵的鸡汤。《读者》出版的精华本、系列丛书,原创版、乡土版、海外版各有侧重和特色。有很多文章,包括诗歌,经《读者》的推介为大众认可和熟知,后来入选各类教材。我们所读到的很多中外现代诗歌,如余光中的《乡愁》、席慕蓉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叶芝的《当你老了》、普希金的《致大海》、泰戈尔的《生如夏花》等,首先来自《读者》。从这个意义上看,《读者》事实上充当了很多人的文学启蒙老师。在甘肃考察工作时,曾专门去《读者》杂志社视察过。

身边有不少人写诗写词。诗人是需要气质的,需要超越时空、跳跃式的思考与想象,不然写不出惊人的诗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点出: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写不出独特的诗句,这种个性有时和经历、职位有关,比如有过军旅生涯,比如有过领导格局,比如有过苦难辉煌。在表述上,有的是性情抒意,有的是压力倾诉,有的是经历记录,也不乏顺口溜似的大白话。诗人是需要特殊形象的,从发型、衣着、走路和处事风格,不同于常人,一看就不一般。诗人是需要和有点酒量的,酒增豪情、酒展视野、酒开想象,斗酒诗百篇。平常生活,一日三餐吃饭时,一般没有人会在开餐前冒出一句:我给你读首诗吧。等三杯下肚,酒酣耳热、兴之所至,诗词人士会当场给你吟诵一首最新创作或经典之作,满脸人生快意。

诗词与女人分不开,不少诗人词人以女人自拟。“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从字面看,谁也想不到这是提交考试作业的行卷诗。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把诗词风格比喻成女人化妆,分为严妆、淡妆,认为飞卿(温庭钧)词严妆,端己(韦庄)词淡妆,后主(李煜)词粗服乱头。女人喜欢诗词,从年轻到年老,有人统计百家讲坛或其他品读诗词类的栏目,以女教授居多,比如叶嘉莹,比如杨雨,比如蒙曼。还有人以诗词写故事,出了系列的多本书,如安意如等。身边例子也比比皆是,有几个已经该当婆婆或是丈母娘的女同学,在自己的微信微博日志里,时常更新的还是诗词,少女的情怀总是诗,从青春到秋深,估计要伴随一生。

人到中年,如同诗词,被不同的人品味,被打动自己和选择的那个人一直品读,或者书写。中年,看清生活的真相,经历各种磨难,变得坚韧皮实,抗压能力渐强,虽看透说透、背负沉重,却依然热爱它,义无反顾地一直走着。年轻时,诗词伴着感情,把爱慕喜欢的对方当作诗词,一遍遍翻来覆去地品读。中年诗词,少了风花雪月,多了人生思考,已经被风花雪月哄过哄住或者到手,一般不会再去朗诵芳草绿、秋月白,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变成了苦难和受灾时的相依为命。年轻时为了爱情,长大后为了生活,现如今为了延续。结婚三年和结婚三十年的表达截然不同,曾经有一位年近半百的机关女士问自家男人:你还爱我吗?对方一脸迷茫:生病了,你?

中年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读点诗词的,特别是古诗词。五言也好,七言也罢,长短句都行,每一句都是一个意境,都能找到对应的时令和场景,而且让你思维活便,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不用冒着风险去外地打麻将,还很安全。春天来时,可以春眠不觉晓、草色遥看近却无;夏天到了,可以接天莲叶无穷碧、听取蛙声一片;秋日私语,可以明月松间照、霜降夕流清;寒冬来临,可以晚来天欲雪、日短天寒愁送客。喜欢男人诗词,可以读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读陆游——壮心未与年俱老,喜欢女人诗词可以读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可以读朱淑贞——不随黄叶舞秋风。下雨天,喜欢缠绵的,可以读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可以读纳兰性德——一片幽情冷处浓。写诗写词虽然艰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读诗读词却没有负担,而且让你语言精练,好话不在多,关键时刻一句顶一万句。

现代节奏让生活显得匆忙,让心灵无处安放。其实,每个人都应有个自己的小世界,或是书房一室,或是阳台一角,或是心灵方寸。如果实在没有空间,就读诗词,诗词可以用十几字、二十字或几十字给人营造足够精致的小世界、足够宏远的大世界,甚至宇宙苍穹。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推荐了七首中年宜读的古诗,有杜牧的《归家》、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晏殊的《浣溪沙》、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等,一首一个人生真谛。现实中,很多时刻,很多事情需要借助诗词表达,比如多少事、欲说还羞,比如知君用心如日月、恨不相逢未嫁时,比如执手相看、念去去千里烟波,比如身无彩凤、心有灵犀,一切都有经典诗词早作注脚。

特别是如今,疫情打乱了生活格局,原本近在咫尺却变成隔离相望,回家也成了温暖诗意的奢望。与乡镇一线奔走的同志互动,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已经三周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回过家了,让人更加珍惜日常冷暖。秋收之后,十月的田野更加开阔,大地更显广袤,因为疫情防控,只能精准地网格管理,以小网格赢得大胜利。十月的消息更加振奋,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上下同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伟大复兴,更多宏伟诗篇在铺展。十月的秋天更加深厚,霜降至、秋色将晚,在秋的深处,因了伟大时代,中年的诗词更为丰富,无论读或写,都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