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受女生欢迎的专业(霸榜唯一这个专业)

此前,麦可思研究发布了“近10年本科高薪专业”的分析文章,颇受关注。在3月7日女生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推出近10年本科女生高薪专业,快来围观⇩⇩⇩

2020届榜单: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为“双高”专业

首先公布2020届本科女生高薪专业10强。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披露,软件工程(6549元)高居女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榜首。

物联网工程(6264元)、网络工程(6174元)紧随其后,位列第2和第3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86元)、数字媒体技术(5968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835元)、通信工程(5673元)、翻译(5548元)、数字媒体艺术(5544元)、电子商务(5455元)分列第4至第10位。

在前10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就占了一半,以绝对优势领跑。

那么,读完这些专业的女生,毕业后都从事什么工作?

研究发现,互联网开发人员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虽然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但这两个专业毕业后主要做的均是平面设计人员的工作。通信工程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是文员、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工程技术人员。翻译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翻译人员。电子商务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是电子商务专员、文员

另外,麦可思数据显示,软件工程(7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4%)、通信工程(74%)等高薪专业同时还是女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

10年榜单:软件工程连续10年进入前10

时间拉长至10年,再来看女生高薪专业榜单有哪些变化。

十大最受女生欢迎的专业(霸榜唯一这个专业)(1)

2011届—2013届,女生月收入最高的专业还是建筑学、影视艺术技术这些非计算机类专业,而且前10高薪榜单中,仅有1个计算机类专业。

2014届,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代表的信息安全蹿升至高薪专业首位,之后的6年,计算机类专业5夺头名。

自2015届开始,软件工程实现反超,成为女生薪资最高的专业。2017届—2020届连续4年蝉联第一。10年间,该专业的平均月收入由2011届的3781元升至2020届的6549元,起薪涨幅达73.2%

从上榜次数来看,软件工程是唯一一个连续10年晋级女生高薪榜单前10的专业,强势霸榜。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语这3个专业10年间上榜6次,表现不俗。上榜5次的专业包括: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艺术、金融学。此外,建筑学(4次)、德语(4次)、金融工程(3次)上榜次数也较多。

从学科门类来看,工学逆袭成功,并逐渐将优势扩大。2013届女生高薪专业中,工学仅占两席;而后(2016届)一度有7个工学专业进入前10;近4年,工学趋稳,均有6个工学专业跻身前10。

进一步分析工学专业发现,工学的强势,其实源自计算机类专业的崛起。前面提到,2011届—2013届每年均仅有1个计算机类专业进入前10;而2014届和2015届,计算机类专业增多,分别为2个、4个;到2016届达到“巅峰”,共6个计算机类专业霸占高薪榜;近4年数量均维持在5个。

此外,近4年在工学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也只有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的个别专业能分得余下的几杯羹。

值得关注的是,女生偏爱的语言相关专业(如翻译、法语、德语、对外汉语等)和艺术类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表演),也都曾出现在10年高薪榜中。

谁是下一个王者?

据统计,2016至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143所)、物联网工程(98所)、软件工程(95所)、翻译(73所)、审计学(73所)等是我国高校新增备案较多的本科专业,这也反映了市场所需。

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才备受追捧。以软件人才为例,近年来,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研发能力大大提升,应用场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知名机构发布的《关键软件领域人才白皮书(2020年)》,预计到202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将达12.8万亿元,软件行业人才总需求将达890万人,新增人才缺口达192万人,需要更多新生代软件人才的加入。(来源:央视新闻)

伴随人才需求的增长,软件工程等专业薪资也逐年增高(如上表所示,软件工程连续7年月收入上升),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就业蓝皮书数据也显示,以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为首的计算机类专业,除了薪资较高外,其失业量较小,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均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数据说明:

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覆盖了401个本科专业。

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覆盖了382个本科专业。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2万,覆盖了378个本科专业。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5.6万,覆盖了365个本科专业。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4.7万,覆盖了669个本科专业。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2.3万,覆盖了400个本科专业。

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5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2.6万,覆盖了351个本科专业。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4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覆盖了324个本科专业。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3年3月初完成,回收问卷约26.2万,覆盖了458个本科专业。

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2年3月初完成,回收问卷约25.6万,覆盖了604个本科专业。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丁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