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

音乐学院的开嗓练声方法

1、共鸣练习 将舌头放松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头那样),然后舌头微卷,让上嘴唇和舌头之间留一条小沟,现在我们来发“wu”这个音,发声的时候要感觉全身都有共振。这个练习可以改变你说话和唱歌的音色,让你的声音更加明亮,有磁性,这样的声音K歌才好听!

2、“哼鸣”练习 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1)

3、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2)

4.弹唇(打嘟练习)打嘟噜”作为相对“安全”的发声很适合早晨练习,因为其优点在于并未参与过多的咬字,仅靠气息吹动声带完成发声。并且拥有快速开嗓、磨换声点、链接声区等优点。个人上课也是会把这个动作作为给学生练声的第一个练习。该练习建议配合跨度较大的音阶,一定要包含真声假声混声区域,可以在清晨快速唤醒声带并且在不同声区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5、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发yi音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顿音好象是一个“点”,连音像是一条“线”,这样以点带线,便声音的位置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3)

6、跳音练习 训练时的要领是腹部“丹田”处弹出的气流与喉头声带闭合挡气的用力应高度协调,准确到位。应追求发出的声音始终具有强烈的气息支持感。同时声音轻巧活泼,富于泛音光泽。在训练音区的运用上,可采取从低到高直至自己的嗓音极限的办法。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4)

在家也能用的练声技巧

1、 唱歌时的姿势

精神饱满,双肩略后展,双脚稍分开站稳,头部要端正,颈部肌肉放松,下巴不要向前突出,口形也应该根据字的发音要求自然张合。

2、 唱歌时的呼吸

缓吸缓呼法: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呼气时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即保持横膈膜和胸腔的扩张状态,不要使气息很快地泄掉。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5)

急吸急呼法:可体会到登高或跑步运动后的急吸状态,不论是缓吸还是急吸,吸气都要稍深些,吸气量的多少,要根据所唱乐句的需要而定。

我们在歌唱时,要有始终保持吸气状态的感觉,即使在换气时也不应两肋完全松驰,应当在每唱完一句时,仍保留一小部分息气,在两肋尚未完全收缩的同时,再补进一些气息。

3、 歌唱时的声带

唱低声区时:声带闭合不紧并拉长,较厚,张力最小气流通过声门时引起声带的全振动。

唱中声区时:声带靠拢并变薄,缩短,张力加大,气流通过声门引起声带的局部振动。

唱高声区时:声带闭紧并变得更薄,更短,张力也更大气流通过声门时只引起声带的边缘振动。

歌唱时的喉头:在歌唱发声中还应十分注意打开喉咙,位置适中,不能过高形成坚固的管道,口盖积极向上,舌根放松,下巴松驰而放下,用半打呵欠的办法去做帮助体会喉咙打开的感觉。

唱歌练声方法讲解基础知识(音乐学院不外传的练声技巧)(6)

共鸣腔的运用:

① 口腔共鸣: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种共鸣效果明亮,靠前,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并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使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处于积极状态。

② 头腔共鸣:把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移,放下下腭,同时收腭和小舌头上抬。(打喷啼前的感觉)让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满。

③ 胸腔共鸣:咽喉部作半打呵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这种共鸣宽厚、结实。

想学更多唱歌技巧和方法记得关注我哦!私信我【唱歌】或者点击正在跳转各种唱歌技巧教给你们,我也会给你们做歌曲点评,让你唱歌越来越好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