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宣传语(古韵新声话长江)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在用镜头追踪着各类野生动物的身影。近20年来,自然摄影师范明用一张张图片记录下江苏各地及长江沿岸野生动物的身影。

长江生态宣传语(古韵新声话长江)(1)

生于1961年的范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范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自然生态摄影,鸟类是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物种丰富,外表靓丽,于是就慢慢开始跟拍野生鸟类。 在范明的家里,随处可见拍摄的神态各异的鸟类照片,橱柜里、窗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摄影器材。范明说,搞摄影的初衷就是因为喜欢,他从小喜欢动物,喜欢在大自然里,觉得放松、愉快。这么多年,他去过了不少边境荒漠和高原无人区,也和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参加了不少生态考察团去追踪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南京的七里河、绿水湾湿地,也都是范明时常光顾的拍摄点。 范明介绍,在南京长江段内常见的野生鸟类,猛禽类的有白尾鹞、普通鵟、黑耳鸢,红嘴鸥、鸬鹚在长江湿地也常能看见;雁鸭类中,南京的长江湿地内以罗纹鸭为主,绿翅鸭、斑嘴鸭也是在沿江湿地中比较常见的野生物种。但同时范明也表示,现在想再看到大群集结的野生鸟类,已经比较难了。

长江生态宣传语(古韵新声话长江)(2)

“搞摄影嘛,我的技能就是拍照片,用有图有真相为保护大自然作贡献。”范明说,从选定做自然生态摄影这个主题开始,也就走上了公益环保之路,利用自己拍摄的影像资料,提供给科研部门、宣传部门,为自然保护事业做点努力。范明介绍,在《江苏鸟类》中,一半的鸟类展示图片都是自己拍的,这些都是多年来的积累。大约从2009年左右,数码相机开始配有摄像功能后,范明就在日常的拍摄活动中加入了对野生鸟类视频资料的拍摄制作,累计了上百小时的视频素材,并制作成纪录片《鸟的365天》。 范明认为,不干扰,就是对自然最好的保护。江面上的船只和日夜轰鸣的螺旋桨,对长江中的洄游鱼类、江豚以及沿江野生动物都会产生影响。如果要开发利用,也要尽量保持原生态,改造到刚刚好的状态,不要“铺张浪费”的建设。“就像沿江能长荒草的地方,是不是可以不种植人工草坪,能让浅滩多一点、草长高一点、芦苇多一点,尽最大努力给野生生物一个不被干扰的生存环境。”范明表示,我们对美的追求,不能以“人”的利益和眼光来定义,要认识到自然的就是美的,要遵循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让小时候记忆中长江美好的生态画面能够永远留住。

长江生态宣传语(古韵新声话长江)(3)

“我是南京人,将来也会立足于南京再辐射到周边的自然带,打算慢慢探索,这是我这一辈子都探索不完的。”范明说,对野生动物研究得越深入,越感觉学无止境,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有生之年,只要自己还能扛得动相机,就会爬山涉水去探寻大自然的美好来跟大家分享。

长江生态宣传语(古韵新声话长江)(4)

策划:任松筠 田梅 统筹:孔德信 文字:王建旸 视频:高鑫 制图:郑玲玲 陶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