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手怕就是上策(做好敌与我角短)

《水浒传》中,“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黑旋风”李逵与“浪里白条”张顺因口角对打起来李逵力大如牛、拳脚过人,在岸上揪住张顺,暴打一顿张顺吃了亏,不再与李逵角力,而是诱李逵上船,将其翻入水中,使李逵“拳到江心无可施”“浸得眼白”,几乎淹死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在战争中,敌我双方各有短长,都会扬长避短、以长击短正因为如此,扬长不是每次都能如愿,避短更不是每次皆可随心宋朝散文家苏洵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这一“奈何”之问,问得非常现实战争是生死较量,敌对双方无不挖空心思去研究对手,无不千方百计要战胜对手从战争实践看,我要扬己之长,对手偏偏避而远之;我要避己之短,对手却偏偏寻而击之这可谓战争残酷的对抗属性使然,绝不是哪一作战方所独有的“偏好”和“专利”“永远应当根据这样的假设出发,即敌人不仅像我们一样的老练和英勇,而且还总是采取最不利于我们的方式行动”既然“向弱处开刀”是敌对双方通用的战争法则,那么对我们来说,做好敌与我强行“角短”的准备就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正所谓“你干过什么,战场最知道;你有什么优势短处,对手最清楚”古代的田忌赛马,孙膑之所以能用调换赛马出场次序的战术三局两胜赢得胜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清楚地知道齐威王的下等马不如田忌的中等马快,中等马不如田忌的上等马快三国演义中的“智取华容”,之所以造成曹操三次选择判断失误,险些命丧华容,正是诸葛亮抓住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可见,一个人、一支部队的缺点和短板是护不好藏不住的,而战争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战场上遇到一个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对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支部队无论平时练兵备战做得多么好,客观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办应该说,大多数单位都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不护短、不避短,敢于向短板叫板,在日常训练中努力加大难度强度,不断在补齐短板中推动战斗力水平的跃升但也有少数单位明知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短板,却采取“蔽而置之”的态度平时练兵不屑于补短板,组织训练考核绕过短板,比武竞赛专拣“拿手戏”往外亮这种训练,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着很大危机就像李逵,一旦被对方攻其弱处,除了被动挨打之外很难再有别的选择 “弛一机,万事隳”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联合作战,战斗力链条上的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都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踵”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合特性,决定其“补短”绝非某个人的事、某个单位的事,而是关乎整个战局安危的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广大官兵应该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和紧迫感,实事求是地用现代战争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军队战斗力各方面的短长,并自觉补短、主动补短,力争短板不短、长板更长这样,一旦战争爆发,我们才能争得更多的主动权,即便敌与我“角短”,也能充分应对、赢得胜利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让对手怕就是上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让对手怕就是上策(做好敌与我角短)

让对手怕就是上策

《水浒传》中,“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黑旋风”李逵与“浪里白条”张顺因口角对打起来。李逵力大如牛、拳脚过人,在岸上揪住张顺,暴打一顿。张顺吃了亏,不再与李逵角力,而是诱李逵上船,将其翻入水中,使李逵“拳到江心无可施”“浸得眼白”,几乎淹死。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在战争中,敌我双方各有短长,都会扬长避短、以长击短。正因为如此,扬长不是每次都能如愿,避短更不是每次皆可随心。宋朝散文家苏洵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这一“奈何”之问,问得非常现实。战争是生死较量,敌对双方无不挖空心思去研究对手,无不千方百计要战胜对手。从战争实践看,我要扬己之长,对手偏偏避而远之;我要避己之短,对手却偏偏寻而击之。这可谓战争残酷的对抗属性使然,绝不是哪一作战方所独有的“偏好”和“专利”。“永远应当根据这样的假设出发,即敌人不仅像我们一样的老练和英勇,而且还总是采取最不利于我们的方式行动。”既然“向弱处开刀”是敌对双方通用的战争法则,那么对我们来说,做好敌与我强行“角短”的准备就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正所谓“你干过什么,战场最知道;你有什么优势短处,对手最清楚”。古代的田忌赛马,孙膑之所以能用调换赛马出场次序的战术三局两胜赢得胜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清楚地知道齐威王的下等马不如田忌的中等马快,中等马不如田忌的上等马快。三国演义中的“智取华容”,之所以造成曹操三次选择判断失误,险些命丧华容,正是诸葛亮抓住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可见,一个人、一支部队的缺点和短板是护不好藏不住的,而战争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战场上遇到一个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对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支部队无论平时练兵备战做得多么好,客观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办。应该说,大多数单位都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不护短、不避短,敢于向短板叫板,在日常训练中努力加大难度强度,不断在补齐短板中推动战斗力水平的跃升。但也有少数单位明知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短板,却采取“蔽而置之”的态度。平时练兵不屑于补短板,组织训练考核绕过短板,比武竞赛专拣“拿手戏”往外亮。这种训练,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着很大危机。就像李逵,一旦被对方攻其弱处,除了被动挨打之外很难再有别的选择。 “弛一机,万事隳。”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联合作战,战斗力链条上的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都可能成为“阿喀琉斯之踵”。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合特性,决定其“补短”绝非某个人的事、某个单位的事,而是关乎整个战局安危的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广大官兵应该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和紧迫感,实事求是地用现代战争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军队战斗力各方面的短长,并自觉补短、主动补短,力争短板不短、长板更长。这样,一旦战争爆发,我们才能争得更多的主动权,即便敌与我“角短”,也能充分应对、赢得胜利。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