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

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1)

薄暮时分,如水般清凉的天光浸透了草长莺飞的江南。微雨中的江南大地水气氤氲,远处的江山淡远似蛾眉,近处的江村清新如丹青。被山、水、村、镇裁成小块的田野,像一件件摞在地上的蓑衣。有村便有河,有河便有村。河岸上散布着二三层,有时是四五层的江南民居。河里布着捕鱼的迷魂阵,埠头上系着小船,“野渡无人舟自横。”撑船的人你在哪呢?

在湖汊河网密布的江南,最能品咂出线装书带着油墨的诗意。油菜花似金,似是随意地泼洒在路边、田头的岗坡上,却处处流露出精致与匠心。一路围湖绕泊,村镇如同快闪擦肩而过。最是江南四月天,过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可黄狗卧花阴的安闲,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热闹,面花人独立的孤清,都隔着光年。我心上的白驹却不安生,它撞开一根根肋骨的围栏跑出去,撒着欢儿,到草毡上面打滚,又快速地跳起来,扬尾,乍鬃、腾起,撒着欢向太湖那边跑去,跑成了一片帆,跑成了一朵云……

一枝桃花春带雨。微雨中公路旁高大的乔木与参差错落的花灌木,油油的新绿,仿佛是一对对牵手的帅哥靓妹,那么清新,那么鲜洁,那么可爱,那么有生气。看不见鸟的影子,只听见婉转的鸟语,似一滴一滴圆润明亮的雨珠,落在狭长狭长的巷道里,落在飘然而出的一朵如云的油纸伞上。零零星星的雨滴,似一粒粒鲜香的海棠花苞,绽放出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雨花。江南如同不远处一个窈窕俏丽的背影。她穿着一双精巧的高跟绣花绸鞋,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得时快时慢,诱引着我追随她。可我无论怎样也赶不上她,她也残忍地不肯回头。

我脚下的路似一根齐腰的乌黑油亮的辫子摆动着吴地的风韵。在水一样湿润而馨香的风里,我们的旅行车似一条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夜行船,悄然泊靠在“江南第一水乡”周庄的“码头”。码头上是一片典型的徽派建筑群,粉墙黛瓦,锁窗朱户,翘角飞檐,高大的马头墙,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无尽的过往。院子里的花圃,有点像弥望的田埂,也随意地点种着蚕豆。蚕豆秧棵高可及胸,粗壮的茎杆上轮生着茂密的灰绿色的长椭圆形叶片,叶下藏着紫色的蛱蝶般的豆花,在远处不容易发现。

雨停了,空气里裹着唐诗宋词的味道。一双在檐下筑巢的燕子总是似曾相识,缺了面花的人似乎少了大半的意境。马头墙的那边传来娇嗔的笑闹。若是隔墙送过秋迁影,该是怎样的风景?

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2)

我约了妻出了院子,询了通向古镇的路,沿着南湖岸边漫步,却不知道这个南湖与那个南湖是否一湖?可我心里总惦记着那条在风雨中飘摇的游船。游船上的灯火微弱如萤似豆,但它是从船上人的心里点起来的。这盏灯照亮了一双双迷茫的眼睛,照亮了一张张坚毅果敢的脸,照亮了阴云笼罩的南湖,照亮了暗无天日的旧中国。湖上修了一座长桥,二十四桥的风月,叠印在湖面上微微颤动,仿佛是水晶宫亮着灯的窗。湖岸上围着石栏,下面是一条不甚宽阔的水泥路,路边一溜是新辟的宾馆饭店,间或有工人在连夜施工。

一轮丑月升起来,如同一块骨质的拨片,在南湖的琵琶上拨动。回望那座长桥,在晃动的波光里颤颤悠悠地蠕动着,仿佛一条在桑叶上啃噬的蚕。一首抑扬顿挫轻扬柔缓的苏州的平弹,从湖对岸的馆舍里隐隐约约地飘过来,化作湖面上一团团袅袅升起的被灯光照亮的夜雾。在狭窄逼仄的古巷里穿行,像一次无始无终的宇宙旅行,也像一次悄无声息的时空穿越,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沿着一条接引南湖的水巷,我们迷失在一片锈蚀的岁月里。到处是紧闭的古铜色的栅板,到处是面无表情的土砖。同伴们走的是光明的大道,我们却误入歧途。因为是晚上,白天在庄里的人风流云散了,除了我和妻,再没有多余的人。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耳朵,谛听自己的足音。在一片片乌云般的屋檐下,在一团团巨大的阴影里,怕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深切感受周庄的温情与朴质,能够感受到孤独失群的无助与迷茫。“跟我来,晚上不要票的。”在一个巷口,与街坊热络打过招呼的“阿庆嫂”,带我们走进西栅,走进一爿半梦半醒的旧时光。

在一片古老的河街里,水巷平铺,静静的,感觉不到水的流动,就如同塞在这片屋檐下的慢时光。街旁石砌的堤岸,把一条石腿伸到水里;石砌的栏杆,伸出竹的、铁的手臂紧紧相挽;铺着花岗石的河街像一根电线,串连起灯光通明的店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不产石头的周庄,感悟石头,石头就如同一种图腾。而水就如同一种理念,浸润着江南人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品格。

夜幕下的周庄,像一块桃花坞年画的雕板。可周庄的年轻人不想守着古董混日月,他们给这块雕板装上了电子,吸引操着南腔北调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游人。在周庄,人和小青虫一样具有了趋光性。光影间,一半是杨柳依依,一半是水月朦胧。热闹的河街上石砌的拱桥一座连着一座。一辈辈人的手掌抚过,一代代人的脚掌踏过,跨过生活中的坎儿,越过人生路上的沟堑。有的急匆匆走出云,有的又风火火走回来,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行程,各有各的目标。在狭窄逼仄的河街上,簇拥在一起的屋檐,只留下折折叠叠的一线天空。街上的店铺多是经营江南特色小吃的餐馆,间杂着古玩字画店和旅游品商场,也有兜售儿童玩具和丝绸服装的,可是,因少有人问津,生意冷清。新兴起的酒吧、乐吧、咖啡屋,装修考究,有乐队在里面驻唱,可上座率并不高。

街上“万三蹄”的广告最多,好像在提醒人们这里是明朝首富沈万三的故里,这里是与晋商一起垄断了中国商业的徽商故地,这里是催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故乡,这里的富裕远超人们的想像。

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3)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唐代诗人杜荀鹤《送友人入吴》中诗句,描写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姑苏。可我觉得用它来形容周庄依然恰如其分。周庄地域,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的全福寺非常有名,至今尚存。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江南典型的水乡。不仅水多桥多,而且每座桥都有些来历。在大大小小、奇奇怪怪、姿态各异的桥中,最有名的非“双桥”莫属。“双桥”不是一座桥,而是一组建筑。古镇中心,建于明代的世德桥和永安桥措置于十字交叉的河道上,两桥“丁”字形相连,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双桥”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小船在桥洞中穿行,古镇的神韵在桨橹的摆动中含蓄而蕴籍。“双桥”是故乡的符号,是乡愁的代名词,是江南的缩影,是中国的标识。著名画家陈逸飞在《故乡的回忆》中所绘的“双桥””油画,曾入选联合国首日封图案,后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购得珍藏。1984年11月哈默访华,又将这幅画赠送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双桥””由此名声大噪,不仅成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桥,也成为连通中美贸易的金桥。

有些来头的,还有朱镕基曾来回走过三遍的“富安桥”。当时朱镕基还在上海任职,从周庄回到上海即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此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到周庄必到“富安桥”走走。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前程似锦呢?此来周庄,我当然不能免俗。图吉利,讨彩头,人之常情啊!

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4)

大导演张艺谋和国际影星巩俐的一部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火了院线。镜头里拍摄的一座非常小的“梯云桥”也粘了文艺的光,不但改名外婆桥,而且催生出外婆产业与外婆文化,整条水巷都改成了外婆街。街上店铺多以“外婆”名号,而最著名的是“阿婆茶”。“阿婆茶是江南水乡的茶道。在周庄,无论在市镇或农村,经常可见男女老少围坐一席,杯杯清茶,碟碟茶点,有说有笑,边吃边聊。若辅以宋代图案优美的青花瓷盖茶碗、细巧玲珑的茶盅、高雅古朴的茶壶和釉色光亮的茶盘,在细斟慢品中体验时光的老去,体验封存千年的精致的慢生活,体验宋代富甲天下的曼妙感觉。我们真的离此已经太久了,但毕竟我们有梦。我相信明天,相信现在我们离此已经不远了!

我信步登上全功桥。这座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的单孔拱桥,桥长24.1米,宽3.06米,花岗石建筑材料,拱券分节并列砌置,栏杆砌青砖,上压花岗条石,满布黑色的苔衣,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古朴与悠远。桥跨在北市河上,岸上是相对的河街,街上铺砖石,河岸加筑石栏,隔不远有埠头,埠下拴着用桐油新漆过的摇橹船。船哥穿着白色汗襟,船嫂穿着蓝印花布袄。他们喊着吴地方言,招徕着街市上熙来攘往的游客。夹岸柳色清新,柳丝轻垂,柳荫里亮着红色的纱灯。绿色的柳、红色的灯、白色的栏杆、黑色的屋檐和灰色的桥影倒映在水里,朦朦胧胧的,如同一幅古意盎然的现代水墨。

桥头生着两棵古树,一棵是粗壮的银杏,枝上刚绽出新芽儿;一棵是高大的香樟,冠盖如云,挂满小荷包似的紫红色的老叶。桥右边是一个湾港,泊满小憩的摇橹船。湾港周围是簇新的古建筑群。目光越过建筑群落的翘角飞檐,可以望见远处的白塔。桥下传来恋人们的笑声。我循声望去,一条摇撸船平静地漂过来。船上的女子绾起袖管,把一截嫩藕般的胳膊插到融化的玉液里,咯咯地笑着,漫无目的地撩着水花。水珠在半空里似乎停了一会儿,转头跳进河里,就像除夕的烟火寂灭了,可晴夜里女子开心的笑声,却像一朵莲静静地停在河面上。

我正凭栏观瞧。一家人边拍照边涌上桥。他们看好了我站定的位置。我客气地让给他们。确实,我已经站得太久了,也该让人生路上的这片风景分享给更多的人。我走下桥,一阵不易察觉的风掠过耳边,吹跑了我满脑子蒲公英种子般的胡思乱想。我踅上河街,迷离的灯影里,不时传来店家殷勤的邀约:“来我家吃吧!”我一路摇着头,只跟紧了河中的那条摇橹船。船哥不紧不慢地摇着粗大的橹,橹像一条鱼的尾巴,极有规律地摆动着,不溅起一朵水花,只划开碧沉沉平静的河面,发出笃笃的水声……我的心也像一条船,被他一桨一桨地划远了。

远方萍红藻绿,芦茭茂密,微风拂过,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如同无数碎银在闪烁。那是沈万三的银子浜。全福寺滞浊沉闷的鼓声,回荡在水街河巷,敲击着江南古镇九百年的沧桑。木鱼般的周庄,在全福寺的暮鼓里,在白岘江的晚唱里,抱着南湖上的半轮明月悄然入梦……

夜周庄美景 水巷河街夜周庄(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