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陈竹青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1)

“回去之后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也是走过长征的人了!”同伴在车上慷慨激昂。人们敬畏历史,是因为历史贯穿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也透着一个时代的体温。重走长征路,重新感知那温度,怎能不令人兴奋?

长征对我来说,像个绮丽的梦。相信和所有的90后一样,它是书本和影视资料里的存在。但它分明离我那么远,却又深深刻在脑海里。它甚至可以具象成一个画面:先烈们手挽手肩并肩,淌过河流,越过高山,穿过80年的历史,走向我们,走向我。

通道转兵,红军在生死关头守护初心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2)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宽阔的湘江与连绵的丘陵之间。车在路上颠簸,崇山峻岭,炊烟袅袅。一条条长长的泥土路和零星几家商店,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建筑,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以前却曾发生过一件事:它是长征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是红军转机的第一步,它与后来的黎平会议,以及遵义会议,促成了一次重大的转折。

通道县,曾经仅作为红军长征路上经过的一个地方被记了下来,却在风雨剥蚀中逐渐露出真容,鲜活了起来。

1934年1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采纳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贵州”的建议,立即发出通道转兵“万万火急电报”,甩开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通道”,让红军从此走上了“好运”之道。

见证通道转兵历史的恭城书院,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一座侗族古书院。这座经历了200多年风雨历程的古书院,飞檐翘首的门楼雄伟壮观,长满青苔的台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它们都在无声诉说着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生死关头,面对博古,李徳等人的反对,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守护着红军长征的初心。

曾经的马灯,能否将那份初心延续?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3)

恭城书院对面的长椅上,坐着一位老人。他的手边是一根裹好的火把,旁边还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马灯。他叫杨正益,已年近古稀。

年少时的杨正益是村里的“红人”,这份“荣耀”来自于他的父亲:习武出身的父亲当年曾给红军带路。父亲早逝,据他母亲讲,1934年的11月,有人找上门来,说要请打死过老虎的杨再能(杨正益的父亲)帮红军先遣部队带一段路,他当时二话没说就拿着火把出去了。从玉头村到牙屯堡,30里的山路,杨再能走了将近一天一夜,才摸着黑回了家,回来之后身上却多了几样东西:一枚手雷、一盏马灯,还有红军绑腿的绑带。手雷是红军给他来防身的,马灯用来照亮山路,绑带可以止血。这些东西都被杨再能当成宝贝“贡”了起来。

“你爹的宝,你收好了,留个念想,红军留下的,你要好好做事。”这是杨正益母亲临终前交待他的。杨正益说,马灯还会传给他的儿子,它是杨正益一家的传家宝,祖祖辈辈,不管是实物还是它背后的故事,都将把它珍藏。

当年的火把照亮了红军前进的道路,如今的马灯是否能点亮我们的初心?我想,我们看到了答案:在这崇山峻岭中立了百年的书院,如今已是游人如织,2015年共有40.9万人次来参观,蜿蜒险峻的山路,从县城到村子里5个小时的车程,依旧阻挡不了后辈们对于革命先辈的崇敬。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4)

走近凤凰县菖蒲塘村,红心的猕猴桃,橙黄的蜜柚,乌黑的高山葡萄……一片片欣欣向荣的图景让你忍不住驻足欣赏。按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该村三年来水果种植面积3745亩,年产水果1300万斤,农业生产总值3500万元,农民纯收入7000元。90%的果农收入达3万元以上,90%的农户建起了小洋楼,自来水和水泥路入户率达100%。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5)

沈从文笔下那个温婉的湘西,因为注入了红色血脉而变得厚重,如今,这里又变成“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何尝不是一次新的长征?

长征精神,从守护到传承,这份初心,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重走长征,初心在传承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6)

8月30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第二站在湖南正式启动,52位记者接过了重走长征路的第二棒。一颗颗年轻的心,因切身感知这伟大的壮举而激荡,一座座长征沿途城镇,因追随着红军长征的精神而蓬勃。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7)

湘西洲的十八洞村,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村子里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儿童和40岁都还讨不到老婆的单身汉。村子里的子女走出去都不愿意再回来,外面的姑娘更是不会嫁进来。村里的老大妈说,现在建设成这样,以前绝对是不敢想的。近几年,书记的指示,让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搞得绘声绘色。苗绣和农家乐让农户尝到了甜头,目前村里有8家农家乐,旺季的时候,每天都接待500多人用餐,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十八洞村的乡村旅游建设也正在规划中……

重温历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一条寻找初心的路)(8)

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支撑先烈们义无反顾的信仰是“种花家”的崛起。如今,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是即将到来的百年。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这一目标。时代在变,沿途的风景在变,不变的是我们沿着长征的根,继续前行,不忘初心。

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像一个又一个连接点,对接着过去,提醒着我们,从那时就开始的复兴征程,是我们永远不能忘的精神图腾。

我们总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真正知道该往何处去。重走长征路,先辈的终点是我们的起点,而我们的终点,必将会是下一个起点,就像那盏马灯被祖祖辈辈传下去一样。

长征要常走。我对慷慨激昂的同伴说:“到长征胜利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再走一遍,那时看到的,定会又是一番新图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