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诗七言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每日读诗七言诗(春蚕到死丝方尽)(1)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每日读诗七言诗(春蚕到死丝方尽)(2)

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被现代人意为尊师重道的经典名句,其实这是一首爱情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不能与恋人相聚而痛苦,就像蜡泪随着蜡烛烧完才流尽一样,至死方休。

其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九死而不悔的痴情苦意。

不过,此句现常被用来形容教师等群体鞠躬尽瘁、敬岗爱业的奉献精神。

每日读诗七言诗(春蚕到死丝方尽)(3)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每日读诗七言诗(春蚕到死丝方尽)(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