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我们通常所说的俗语,一般都是由以前的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所编撰成的结构精简的句子。虽然这种类型的俗语,几乎占据了整个俗语版图中的一大部分,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往往都不会是以单一元素构成的,俗语也是如此。在俗语中还会有古代典籍、名句名篇、诗词歌赋,甚至是成语的加入,想要全面的了解俗语真正的魅力,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1)

就拿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来说吧,在《诗经》的《关雎》一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本是诗中的原句,由于这句话实在是太过于广为人知了,所以在以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句话,当作是赞扬美丽女子的一句俗语。从某种意义上说,俗语也就是大众都普遍认可,传颂度很高的句子。“水至清则无鱼”相信这句话大家也是有所耳闻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典籍中出现的语句,出自西汉·戴圣《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后来由于人们的传颂度太高,它就单独成为了一句俗语。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句俗语能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哪些启示吧。

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的见到过,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清澈见底”的河流,因为这样的河流一般情况下还是很难见到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河流,都是比较浑浊的,只有真正去到大自然最深处去找寻,才可能见到这种大自然的馈赠。这句俗语中的“水至清”所说的就是这种非常清澈,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河流,按道理来说,这种没有一丝杂质的河流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非常美好的,象征着纯洁和绝对,但是为什么偏偏这样的河流里,不会有鱼儿的存在呢?

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3)

我们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过分的追求绝对“纯粹”,对于亲情我们要求纯粹的包容、对于爱情我们要求绝对的坦诚、对于友情我们要求绝对的永恒,对于事业和工作我们要求绝对的完美……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绝对“纯粹”吗?我想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毕竟对于一切百分之百的事物,通常是不敢轻易做出判断的,就像是俗语中所说的那样“水至清则无鱼”。

一条河流本就是包容万物的,它里面或许会混有泥土砂砾,或许会有水草和其他植物,或许还会有人类强加给它的排放物。这才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或许并不美好,但是贵在真实,这样的河水才能让鱼儿自由自在地在里面生存安家。如果真的存在那种完全纯粹的河水,那么我相信里面肯定是没有鱼的,至于原因细细揣摩就会明白。当一条河流中什么都没有了,鱼儿依靠什么生存下去?失去了河水的屏障,他们的生命是否岌岌可危?没有植物的水中,也就意味着没有氧气,这样的“绝对”你还会觉得美吗?

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4)

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但是名气可能就大不如前半句了,可其中所揭示的道理同样令人深思。这下半句是这么说的:“人至察则无徒”,“察”是过分严格、苛刻的意思,而“徒”就是指朋友或者身边的人,这样一解释是不是觉得整句话都容易理解多了。意思跟上半句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将上半句的语境,放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环境来。一个人如果待人接事太过严苛,一点情谊也不讲;不管是对于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是同样的态度,那么未免会让人觉得太不近人情了。

人生感悟语录水至清则无鱼(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5)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注定不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生命是和身边的人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你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却像一滴油脂一样,始终不能融进水里的话,想必你身边的人,最终也会渐渐离你远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