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2013年安徽卷高考地理,34题】

知识点
  • 1、气旋、反气旋

气旋与反气旋,是两种相反的天气系统,它们的天气、风向分别为:

(1)气旋

气旋为低气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向气旋中心涌入。

①天气: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冷凝形成降水;

②风向:在水平方向上,气流涌向气旋中心,并发生偏转(北右南左),因此表现出的旋转方向为【北逆南顺】。

(2)反气旋

反气旋为高气压中心,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

①天气: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降气流,天气晴朗;

②风向: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并发生偏转(北右南左),因此表现出的旋转方向为【北顺南逆】。

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气旋与反气旋

  • 2、冷、暖锋
  • 冷锋、暖锋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系统,冷锋的符号为三角形,暖锋为半圆形,三角形与半圆形指向的方向,即为锋面的移动方向。冷锋与暖锋过境时的气温、气压变化,如下所示:

    (1) 冷锋

    冷气团的势力强大,主动向暖气团靠近,暖气团被迫抬升。

    ①过境前,由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天气晴朗;

    ②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气压变高,气温变低,阴天、大风、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③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

    (2)暖锋

    暖气团的势力强大,主动向冷气团靠近,冷气团被迫后退。

    ①过境前,由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

    ②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气压变低,气温变高,连续性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

    ③过境后,由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天气晴朗。

    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图2 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例题

    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3 例题

    答案:(1)西南部和东南部气压较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较小;中部偏北气压较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①气温回升,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②暖气团较为干燥,降水较少;③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扬沙;④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精讲精析:(1)分析该区域的气压分布。①气压的分布,包括气压的高低、高低压中心、等压线稀疏与稠密;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西南部和东南部的气压较高(1020hPa),并有高压中心,等压线较为稀疏,气压梯度较小(风力较小);③中部偏北地区气压较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较大(风力较大)。

    (2)分析可能的气象灾害。①从季节、发生区域和天气上看,可能为沙尘暴;②图中的天气系统为封面气旋,其中从经纬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为我国的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此时正值春末,气温回升,地表干燥,沙源丰富;③此时正值春末,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降水较少;④冷锋前后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并且该天气系统为气旋,气流辐合上升,因此容易“扬尘”,形成沙尘暴天气。


    总结
    • 锋面气旋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经纬线,判断该地的地理位置;②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及稀疏,判断气压的分布;③根据季节、地理位置和气压分布,分析气象灾害的类型。

    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五个组成部分: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以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为例,它的组成、移动方向、降水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组成部分:中间为低气压中心,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并且向低压中心“辐合”。

    ③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即冷气团的一侧)。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

    判断锋前、锋后时,可以首先确定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锋面气旋的旋转方向),顺着移动方向,在移动方向前面的是“锋前”,在后面的是“锋后”。

    地理锋面气旋知识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4)

    图2 锋面气旋示意图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