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

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是从结构主义演化而来,是给人们提供思维活动的手段。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解构主义多用在服装和建筑上,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宅一生和扎哈·哈迪德。

三宅一生是服装界的解构主义大师,他在解构上任意挥洒,揉碎,再重组,以“无结构”设计著名,譬如70年代推出的“一块布”的作品。

曾被Vogue 评价为:特别注重从身体的立体角度去设计,如同给一座建筑物进行包装一样。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2)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3)

建筑界的解构大师,扎哈·哈迪德就不用多说了,她的产品设计,一如她的建筑设计,雕塑感十足。打破常规设计的模式,从而对结构上的设计进行极大的挑战。

Kuki椅子

扎哈为意大利家具厂商 Sawaya & Moroni 设计了一款 KUKI 塑料椅,由一整块靛蓝色塑料圆盘折叠而成,圆盘的两边分别折叠,形成椅子的底座,圆的半径弯曲90度,成为椅子的坐垫。整体造型由圆形出发,打破以往我们对椅子造型的局限,大胆又前卫。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4)

先进的工程与设计的动态组合。碳纤维片材沿着两条线折叠,所以边缘差不多在椅背处相接,然后中间弯曲形成座椅和靠背。Kuki座椅是一个好玩的雕塑,由单一的表面根据简单的曲线和折叠而制成。

起源之灯

扎哈工作室研究了自然界的发展历程,并把这种发展语言沿用到设计中,隐喻了森林里的树木的成长过程,起源之灯的有机造型如同生命最初的形态。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5)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6)

异型花瓶

扎哈和英国设计师Gareth Neal一同设计的花瓶,保留了传统花瓶的形状,以橡木为材料,突破以往我们对花瓶的印象,将花瓶的一部分拖出了一长条,拉长了整体造型,像是花瓶的延伸体,独特又另类。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7)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8)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9)

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通俗点说,解构主义就是打乱了固有元素,然后进行再次组合,达到新颖的创意。

Tela置物架

黑色的大理石置物架 Tela,坚硬的大理石和柔和弯曲的造型之间微妙的对比,水平向的大理石通过弯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悬臂结构,优雅而简约。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0)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1)

桦木椅

Apical Reform 工作室是印度一个很年轻的设计团队,他们用桦木演绎了解构主义流体美学。这把椅子充满了流动的线条,圆润的外观由渐变的桦木板拼接而成,解构主义流体美学和人体工学的运用,使得桦木椅稳定舒适,并具有结构美感。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2)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3)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4)

组合沙发

这组Confluences Sofa沙发,设计师将传统沙发分解成若干份,拼接部分都拥有90度角,所以可以任意组合。它如同儿时玩的拼图,整个沙发一块一块的组成,不对称的设计可以创建任何令人惊讶的形状。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5)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6)

石英躺椅

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的石英晶体结构,Quartz Armchair由许多的类似于石头的海绵几何体构成,组合在一起,它就是一把造型别致的躺椅,将这些“小石块”拆开,变拥有了“无数”个小座椅。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7)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8)

这个小座椅小编很喜欢,别致,高端的感觉,这种设计很独特,巧妙的利用了自然的石英晶体结构,设计的灵感真的来源于生活的事物。

变形的陶器

AANDRSSON是来自费城的陶瓷工作室,他们设计的重点在于关注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理性的结构空间中变形设计。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19)

这系列作品使用了中性白色调,将碗、杯子、横向或是纵向进行切割划分,尖锐的边缘和突出的外观概念,似乎在诉说解构的哲学。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20)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21)

解构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贝聿铭设计风格(解构主义设计)(22)

e n d

编辑 :辰陌

责编 :三旬

防 灾 文 传

视 觉 设 计 工 作 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